开国上将偶遇当年的副军长,怒吼道:穷成这样都不去找李先念?

史在没有弦 2024-12-03 08:23:0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1950年的春天,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在平静的日常中接到一封出人意料的任命书。这份由毛主席亲自签发的文件,命令他即刻前往北京,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长年在陆地上作战的他,对海军一无所知,这突如其来的任命让他感到不安。而在赶赴北京履新途中,他意外与昔日战友刘世模重逢。然而刘世模的生活窘境令王宏坤震惊不已,这位曾经屡创战功的英雄为何沦落至此?他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改变?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刘世模出生于金寨县的贫苦农家,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放牛,而青少年时期他学习裁缝,以此维持生计,革命的火种在斑竹园会议后被点燃,17岁的他加入了共青团,随后迅速投身于农民自卫军的行列。在1929年的立夏节起义中,他宣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这一年也标志着他从刘述刚改名为刘世模,走上了革命战士的道路。

短短几个月内,刘世模展示了他在战场上的非凡才能,迅速从一名士兵升为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他参与了苏家埠、七里坪等著名战斗,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指挥所部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1931年,作为连长的他带领队伍攻入独山镇,迫使敌军撤离皖西革命根据地,为党的事业赢得了宝贵的空间。那年9月他接到命令前往潢川县的仁和集、南亚港地区作战,他的队伍在战场右翼显示了非凡的战斗力。

战斗中,刘世模曾接替中弹营长王泽先的指挥棒,以他特有的冷静和果断指挥部队。他们的手榴弹和猛烈的火力让敌军措手不及,大量战利品被缴获,大片的地区被解放。

到了1932年,尽管部队疲惫不堪,他依然在苏家埠的战役中鼓舞士兵们坚持到底。他精心策划了在小河南岸树林的伏击,当敌军踏入陷阱区域,他下令全体开火。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的雨点般落下,敌军陷入了混乱。此后他的部队像猛虎般冲锋,敌军节节败退,直至完全撤回城池,不敢再出。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五小时,刘世模和他的部队俘虏了200多名敌军,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弹药。由于他们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被誉为“共产国际团”,这个名号成为了他们坚韧与勇敢的象征,也反映了他们为革命理念所作的牺牲与奉献。

1937年,与其他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不同,刘世模因为健康问题延后一年多才被派往抗日前线,与许世友、洪学智等人一起赴抗大深造。由于身体原因,抗战结束后他一度返回老家商城休养,但当地国民党的迫害未曾停息,迫使他重新拿起武器,组织游击队继续抗争。

战后刘世模奉命前往东北,担任辽吉五分区副司令员,随后晋升为辽吉一分区司令员。他在邓华的指挥下,展现出卓越的军事领导能力。当辽吉军区组建西满纵队,后更名为第7纵队时,刘世模被任命为20师师长。

在1938年的冬天,位于大别山区的一个偏远村落边缘,刘世模坐在倒马河畔的一块大石上,身上带着不少从战场上留下的伤痕,他正在沉思着当时紧张的国内局势。已隐居九月的他,恢复了本名,以避世眼。

那天几名陌生人出现在村口,四处询问刘世模的住处。由于村民们只知道他的旧名刘述刚,对刘世模这个名字毫无所知,因此他们都表示不认识。刘世模急忙回家整理行装,随即与李先念连夜前往新四军的集结地。原来新四军成立之初,极需经验丰富的高级干部来带领。李先念得知刘世模在家养伤,特来亲自邀请他重返战场。

军委很快发来电报,表达对刘世模(刘述刚)归队的欢迎。刘世模的威望在本地极高,仅凭一声号召,就吸引了1000多人加入队伍。经过简单的训练后,他带领这支新队伍驰援抗日前线,实现了他“上战场打鬼子”的长久愿望。

刘世模指挥的独立团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无论是抗击日军还是清除伪军和地方恶霸,均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深厚信任。通过连续的战斗,独立团锻造成为新四军在东线的一支精锐部队。

到了1943年底,连年征战加上肺结核的折磨使刘世模身体日益衰弱,经常发烧,反复咯血。在张云逸的直接命令和组织的多次劝说下,他不得不退出战场休养。刚休息几年,尚未痊愈的刘世模在解放战争爆发时,再次召集旧部,带队北上,进入严寒的东北战场。

东北的冬天异常寒冷,刘世模依旧只有一床1940年结婚时用的旧棉被。这床棉被破旧不堪,填充的棉花都已结块,难以御寒。他从未向后勤索取新补给,而是选择用干草来增加火炕的温度。但一次火炕烧得太热,导致半床被子烧毁。

战友们无法再看下去,坚持给他领取了新被。刘世模本着节约原则,坚持只领取了一些棉絮,让妻子李平帮忙修补,这床被子他一直用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1947年开始,第7纵队参与了东北战场上的几次重要战役,其中包括四平的三次攻坚战。这是7纵成立后首次参与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面对缺乏经验和资源的挑战,部队经历了多次艰难的试炼。第三次攻击四平时,就在部队即将取得胜利时,敌军增援迫使他们撤退,刘世模在撤离时深感不甘。

1948年3月,尽管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刘世模依然坚持参加第四次攻打四平的战斗。高烧未退的他,坚持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誓言要看到四平的胜利。他坚决表示,除非战斗结束,否则谁也不得将他从战场上抬下去。

四战四平之后虽然部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他的健康状况更加恶化。纵队司令员邓华和政委吴富善此时强烈建议他休息调养。虽然有传言称刘世模退役回乡务农,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作为前四方面军的资深将领,他的军事背景使得他回乡后成为国民党的重点通缉对象。在地下党的保护和策略指导下,刘世模成功避开了多次搜捕危机。他不仅安全地躲避追捕,还在地方党组织的支持下,组织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在鄂豫区域开展了有效的抗日游击战。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刘世模率领他的队伍奔赴东北,这里他的部队逐渐壮大为一个师级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刘世模担任的师长职务并非主力部队师长,而是地方部队的师长。他的部队参与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随后随大部队南下解放中南地区。

在整个战争期间,刘世模饱受肺病的困扰,这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一大障碍。当时的医疗条件极为有限,战时的频繁移动使得他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只能依赖于间歇性的休息来缓解病情。当部队抵达武汉后,由于健康原因,刘世模选择不再随军南下,而是留在汉口一家饭店中稳定居住。

1950年,刘世模的老战友王宏坤意外地在汉口相遇了他。当时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军人的生活津贴并不丰厚。1950年时如刘世模这样级别的军官津贴极低,每月仅5元人民币,难以支撑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1952年虽有所增加至70元,但在物价逐渐上升的情况下,这点收入依旧杯水车薪。1955年实行薪金制度后,虽然津贴有所增加,但对于已经深受病痛困扰的刘世模来说,这些帮助已为时过晚。

王宏坤与刘世模的关系颇为深厚。两人自从战争结束后就鲜少联系,这次重逢,两位老战友的对话中充满了感慨和回忆。然而当王宏坤拜访刘世模的家时,他看到了刘世模艰苦的生活状况:家中的孩子们衣衫褴褛,甚至连基本的尿布都不足,全家缺乏足够的生活费用和医药支持。

王宏坤了解到刘世模已在此处居住了将近8个月。愤怒与惊讶之下,王宏坤质问刘世模为何不早些向老战友求助。刘世模淡然回答道,考虑到每个人都忙于重建战后的国家,他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

面对这样的景象,王宏坤忍不住责问刘世模为何生活如此艰难,不向老战友求助。刘世模淡然回应,他知道大家都很忙,国家资源紧张,他不想增加别人的负担。刘世模的回答让王宏坤感到更加心酸,因为他知道刘世模一生都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方式,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未曾改善。

刘世模曾经拥有的唯一一件值钱物品是陶铸送给他的一只怀表,这块表早已失去光泽,表盘也发黑,但对刘世模而言,它是一件无价的宝贝。尽管王宏坤对刘世模的状况表示了深深的不满,但他也迅速行动起来,给李先念写信详细描述了刘世模的生活现状,并请求组织上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李先念和其他老同志得知情况后,都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纷纷表示要尽力改善刘世模及其家庭的生活条件。

不幸的是刘世模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在多年的战斗中,他多次受伤,并患上了肺结核等疾病。尽管得到了一些医疗帮助,但由于病情的严重和体质的虚弱,1952年6月,这位勇敢而坚韧的四方面军将领最终因病逝世。王宏坤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特别提到了这次在汉口与刘世模的偶遇。他写道:“刘世模是我所遇到的最勇敢、最机智的副军长,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战斗,他总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刻保持冷静和勇气。

参考资料:

红色皖西,2022-01-04,赤胆忠心的虎将刘述刚

刘述刚:清廉如钢好家风 中红网

【红色基因代代传】第五十期 刘述刚 磨砺自强 清廉如钢 六安好家风

0 阅读:9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