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经济草木治理入侵物种紫茎泽兰

守望自然 2025-01-25 11:34:31

贵州关岭县曾经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四处是荒山,耕地也被荒山、荒坡阻断。近年来,由于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强力入侵,本土植物生长遭到严重破坏,关岭县石漠化现象愈加严峻,这对当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农业发展面临着极大挑战。经过不懈努力与实践,关岭县探索总结出了以饲草治草、乡土植物治草、以椒治草、以果治草、以林治草等多种遏制紫茎泽兰并生态修复石漠化的治理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如今,昔日石漠化严重的“乱石岗”已变成“绿洲”,花椒树、李子树等枝繁叶茂。

关岭县的百姓通常把紫茎泽兰称为“破坏草”,这形象地说明了其对环境的破坏能力。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性强,损耗土壤肥力,破坏群落结构,易形成单优种群,排挤其他植物生长,影响农作物生长。关岭县自古有着养牛放牧的传统,关岭黄牛则是贵州省内外闻名的地方优良品种,但‘破坏草’生长的地方长不出青草来,而且它有毒性,牛一旦误食就会中毒死亡。近年来,关岭县转“守”为“攻”,以草治草,大大丰富了紫荆泽兰治理模式。

1、种植皇竹草。黄竹草根系发达、耐旱、生命力强劲,对遏制紫茎泽兰有显著作用,还营养丰富,是优质饲草,不仅如此,皇竹草适宜在石漠化地区种植,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在政府扶持下,金龙村尝试种植皇竹草,至今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种植区域的紫茎泽兰正在显著减少,石漠化程度已由2013年的47%下降到2023年的10%以下,山坡上基本看不到紫茎泽兰的影子。通过发展皇竹草种植,村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不仅生态环境变好了,优质饲草供应更充足,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村集体经济也逐渐壮大。取得点上经验后,关岭县在石漠化严重、紫茎泽兰入侵严重的荒山荒坡,大量种植以皇竹草为主的饲草,已累计种植皇竹草、紫花苜蓿等牧草15.55万亩,大力推动了牛产业的发展。

2、种植白刺花。每年3月至4月,在关岭县上关镇冬足村的仕荣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漫山遍野开满清丽脱俗的白刺花,树下花香四溢,无数中华蜂前来采花酿蜜。他们发现白刺花生长茂密的地方紫茎泽兰很少,于是就带领养殖户把山上的紫茎泽兰拔出来,全部种上了白刺花苗,经过近几年大力发展白刺花种植,该区域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紫茎泽兰了。白刺花是黔中石漠化山区乡土植物,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等优良生态特性,研究和试验表明其抵御紫茎泽兰的能力较强,种植白刺花替代紫茎泽兰,发展养蜂产业,使当地紫茎泽兰防控率超过85%,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3%~5%。目前,关岭县通过白刺花替代紫茎泽兰发展养蜂产业,已带动中蜂养殖户1400余户,养殖中蜂1万余群,累计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以上。

3、种植花椒。多年前,在关岭县百合街道红星村,紫茎泽兰入侵形势严重,导致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产量非常低,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降低,影响了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当地政府为石漠化地区农户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石漠化地区治理紫茎泽兰的特色产业路。他们发现种植花椒以后,紫茎泽兰也在逐年减少,经济效益明显提升。韦元富是该村首批种植花椒的农户,从最初种植的几亩发展到如今的25亩花椒林,年产值达到了20万元左右。花椒属于浅根系植物,根系发达,抗旱、抗瘠薄能力强,适合喀斯特地貌,既能治理石漠化,也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如今,全县大力推广花椒种植,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值近亿元,花椒产业已成为花江镇、岗乌镇、新铺镇等乡镇(街道)的“拳头”产业和治理紫茎泽兰的关键“法宝”。

4、种植水果。在断桥镇戈尧村,优质枇杷畅销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卢发应是断桥镇远近闻名的枇杷种植大户,他介绍原来村寨里的道路旁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紫茎泽兰,自从发展枇杷、椪柑、果冻橙等产业以来,紫茎泽兰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村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由点到面,关岭县根据每个乡镇的土壤、气候条件,因地选产发展精品水果产业,推进柑橘、枇杷、蜂糖李、火龙果等精品水果的标准示范果园建设。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通过水果产业的发展有效抢占了紫茎泽兰的适宜生存区。

十年时间,山乡巨变。关岭县以草治草、以产治草,让荒山变绿山,绿山变“金山”,在嶙峋石漠上创造出绿色奇迹,正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最美注脚。

摘编自“治理“破坏草”护绿又生“金”“,原载《农民日报》,作者刘趁。

0 阅读:1

守望自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