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之战后败逃的孙可望有多狼狈?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历史系的一个小学生 2023-03-14 08:56:36

历史人物传记《南明战神李定国》系列连载NO.61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孙可望这边。

朝着贵阳方向一路狂奔了四五百里,孙可望实在跑不动了,很想找个地方歇歇。路过安顺,他派人去叫门,结果等了半天,等来的不是敞开的城门,而是城墙上火炮的怒吼。

安顺的守将,是“南明三马”里的马进忠。

有不明所以的部下好心提醒马进忠,城下的人是国主孙可望。只见老马哈哈大笑着说:“国主带着十四万人誓师出兵,现在城下的人却只有几十个,怎么可能是国主?必是贼人无疑!”

既然已经断言对方是贼人,那就没啥好客气的了。炮声刚停,马进忠就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出城,杀向了孙可望。

如此看来,马进忠也是装糊涂界的一把好手。

进城休息的愿望没达成,还被城墙上的大炮轰了个灰头土脸,此刻喊打喊杀冲过来的队伍更不像是来欢迎自己的,孙可望无可奈何,只好带着可怜巴巴的几十个人继续亡命天涯。

好不容易才甩掉了追兵,暂时没有性命之危的孙可望一边逃跑,一边复盘自己出兵云南的整个过程,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他想起了留守贵阳的冯双礼。

早在孙可望做战前准备的时候,冯双礼就多次劝他不要对云南动兵,孙可望却非要一意孤行。

大军誓师出征的当天,冯双礼再次冒险苦劝,被孙可望狠狠地责骂了一顿。冯双礼无可奈何,只能痛哭而回。

想到这儿,孙可望忍不住仰天长叹:“当日冯双礼劝我不要向云南动兵,我坚决不听。没想到现在落到了这步田地,这是天要亡我啊!”

接下来,他反思的是另外一件事:“出兵之前,听说有个仙台老僧能预知未来之事,我特意派人去询问此次出兵的吉凶。他说只要不让白马跟随出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当时以为白马会对战事不利,还专门下令禁止大军中所有的白马出征,我哪儿知道他说的是白文选和马宝啊!”

老孙呐,后悔归后悔,当着部下的面说这些话,真的不怕尴尬吗?

九月下旬,历经千辛万苦,一脸狼狈的孙可望终于逃回了贵阳。跟随他一起回来的,仅仅只有可怜的十五六骑。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贵阳的城门没有拒绝他。还好,冯双礼好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背叛自己。

考虑到刘文秀和白文选还在带着兵马玩命地追杀自己,贵阳肯定是不能待了,还是接着跑吧。

为了能在追兵到来之前安排好家属,收拾好行李(主要是金银财宝,这个很重要),孙可望给冯双礼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带兵防守追兵前往贵阳的必经之路——威清。

冯双礼临行前,孙可望对他反复叮嘱:如果刘文秀和白文选的追兵赶到,立即连放三声号炮向我报信,我好提前跑路。

面对孙可望毫无保留的信任,冯双礼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刚带兵赶到威清,立即下令连放三炮。

贵阳城里的孙可望听见号炮声响起,来不及去想明明被自己甩得挺远的追兵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就慌慌张张地带着妻儿老小和金银财宝,在几百名亲信的保护下,逃出贵阳,前往他认为比较安全的湖南。

事实上,刘文秀和白文选的追兵此时距离贵阳还有一段不算近的路程。冯双礼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让孙可望赶紧滚。

等刘文秀和白文选带着追兵赶来,冯双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归降。

各位读者可能要问了,冯双礼既然已经决心投降,为什么不就地抓住孙可望,等待追兵到来呢?这不是大功劳一件么?

我想,冯双礼很有可能从孙可望的悲惨遭遇里认识到了一个真理:凡事万万不可做绝。

在孙可望的认知里,湖南距离云南更远,按说应该比待在贵阳更安全。可是自打出了贵阳,却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

由于跑得匆忙,他们并没带多少食物和水,必须一边跑路一边找人接济。可一路上连续经过了新添卫、偏桥、镇远、平溪、沅州等好几座城池,每到一处,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的城池大白天的也把城门关得紧紧的,摆明了不想开门。偶尔遇到情况好一点的地方,喊上半天,喉咙都喊冒烟了,守将才勉强从城头吊下一篮食物和水,连个面也不想见。大多数城池的守将干脆选择了直接无视。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曾经牛气哄哄、不可一世的秦国国主孙可望大概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惶惶如丧家之犬。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孙可望绝对无法接受的。虽然,逃到湖南靖州以后,靖州道吴逢圣亲自带兵迎接,让孙可望难得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但这并不足以平息他满腔的怒火。

在靖州刚喘了一口气,孙可望就得知了一个差点把他气到原地爆炸的消息:白文选的追兵已经逼近了靖州,随时有可能兵临城下。

好你个白文选,欺人太甚!

就地召集兵马,与追兵拼个你死我活?百分之百是会拼死的。束手就擒,然后被白文选押送到昆明,接受所有人的嘲讽和耻笑?这个选择还不如拼死算了。

大脑飞速运转着思考应对之策的孙可望想起了一件事。

上一年,贵州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十个大字:“来是观音面,去是老僧头”。当时他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似乎终于有点明白了,这是老天爷要让他剃发降清啊。

对于孙可望这种毫无廉耻的人渣来说,做出降清的决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慷慨激昂地对寥寥无几的几个亲信说:“这次被李定国如此侮辱,头上的这点头发我也不在乎了,本王这就去投靠大清,血海深仇,一定要报!”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孙可望选择降清,失去的可不仅仅只是头发。

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1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