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或许不能改变命运,但民智可以

罗sir职话 2024-07-08 19:22:04

民智者,富强之原,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作为近代我国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化大师,严复可以说是第一个传播西方现代思想的国人。

但他显然没有日本福泽谕吉的地位,这位日本近代教育之父,和严复所属几乎是同一个时代,同时也是日本一万元纸币上的代表性人物。

尽管两人的主张都相同,强调向西方现代思想学习,但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日本成了,而我们没成,自此也注定了严复不会在近代史上留下和日本福泽谕吉类似的地位。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原强》阐述了其“增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变法维新主张。

其中严复说:“民智者,富强之原,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但很可惜,后来者在提到严复的时候,光顾着民智的重要性了,完全忽视了严复所说的那句“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

严复认为,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兴盛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民力”、“民智”、“民德”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三者关系中,严复又认为“三者又以民智为最急”、“民智者,富强之原”。

但今天,我们的民智有没有开启呢?这一点还有待商榷,但可以确定的是,知识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升。

但这一切,依然可以最早追溯到近代对于国外,尤其是西方知识的引用。

当时清廷召集的一批留美学子,成为了我国近代海外知识精英的第一梯队,后来随着这个群体不断壮大,最终我们才摆脱了八股文的限制,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现代教育体系。

今天我们的本科率、乃至高等教育群体不断壮大,知识可以说是有了充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在民智阶段,坦白讲,我们仍有一段距离。

早期我们当然可以仅靠知识,但在后期,我们恐怕需要借助民智来完成整体宏观经济的转型。

80年代乃至90年代,只要读了大学,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基本上都可以在今天成为扎实的中产群体,在那个一切腾飞的年代里,知识的确可以改变人们的命运。

但今天,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以及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反而让学历有了贬值的趋势,这个阶段下,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也让本科变得不那么“值钱”了。

当几乎所有年轻人都是本科学历的时候,民智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民智成为了传统意义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它是一个经济体内在经济韧性的基石。

什么是民智?

如果说民智和知识有什么不同的话,很显然,知识你从别人那里被动汲取的知识,其中大多数都是不经批判性思考和辩证得来的东西。

而民智呢?

它一定具备独立性、批判性、以及开放和包容性。

这就好比今天谈到经济学,很多人说不要用西方那一套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国内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

如果西方的物理学可以解释国内的物理现象,那么西方的经济学凭什么又不能够解释国内的经济现象?

难道说同样作为人类,国人和外国人在经济方面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在我看来,当然没有什么不同,人都是自私的,本质上都是趋利避害的,都是会做出取舍和权衡的,都是会看重长期利益的。

而这些,就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如果我们认可了西方经济学不应该套用国内这一观点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就认可,国外的月亮、物理世界乃至数学,甚至都和国内的不一样呢?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过去我们对知识的“盲目崇拜”,或许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今天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

尽管我们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退休群体的养老金月均只有3000元左右,不仅仅低于日本月均养老金的六千多元人民币,甚至也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值。

更重要的是从引入市场经济到今天四十多年,满打满算普通人吃饱饭实现肉类自由,也不过二十余年时间,甚至今天还有一些孩子不能够保证每天都吃到肉类。

这些客观事实并非是贬低自我,而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那些适用于其他人类社会的知识和基础定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而我们也本质上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其中也包括月亮。

如果我们坚信知识就一定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外卖配送员中本科的比例占比越来越高。

如果一个经济体不能够转型为内需驱动型,那么我们可能根本就无法提供那么多的高学历工作岗位,于是才会出现我们今天看到的学历贬值,以及内卷的现象。

以菲律宾为例,截止2023年6月,菲律宾的高等教育参与率达51.38%,仅次于新加坡;但菲律宾有超过60%的青年失业,年轻人大多只能选择出海,女孩当菲佣,男孩做海员。

菲佣之所以被誉为全球最专业的保姆,那是因为她们人均本科学历、且英语流利,专业技能也熟练,还为全球提供了30%的高学历,以及高技能船员。

但显然,菲律宾没有做到把这些高等教育群体留在国内,答案或许也很简单,那就是国内的工商业不发达,提供不了这么多的就业机会,于是出现了“学历外逃”的现象。

而菲律宾历史上也并非如此。

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殖民时期,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还一度被称为“亚洲小纽约”,曾是亚洲第二富裕的国家,经济总量甚至仅次于日本。

菲律宾的剧本和南非惊人的相似,在赶走传统意义上的“白人”后,菲律宾终于实现了“菲人治菲”,但今天的菲律宾早已经不复往日荣光。

而夏威夷则成为了美国的一部分,结果变成了人间天堂,旅游胜地。

菲律宾的高等教育群体非常高,仅次于新加坡,但这依然挡不住菲律宾国内就业的疲软,在高等教育群体打开了眼界,却败给了现实之下,菲律宾人只能走出国门寻找工作机会。

在某些情况下,民智是比知识更重要的存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严复还是北大的第一任校长。

作为第一批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的国人,严复在回国后积极投入建设工作,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还培养了我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

作为近代第一批留学的国人,严复积极传播西方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国内,他也是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国人”之一。

严复一生历经清廷和民国,是一个维新派思想家。

今天在这样一个节点提到开民智,当然并非是谄媚西方,而是实事求是地把今天的西方和它曾经的知识体系分开,讨厌的我们应当秉持,但有用的,我们仍需拿来学习。

民智不意味着全盘的否定,以及全盘的接纳,任何事物的走向一旦进入极端,那么最终都不会变得太好。

而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客观辩证地看待,我们既需要看到西方的优点,同时也需要正视它们的缺点。

一味地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那都背离了我们对民智的初衷。

在今天这样一个分歧愈来愈大的十字路口,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开启民智,理性的探讨宏观经济的未来,任何情绪化的东西,最终可能都会让我们离过去遵循的轨道越来越远。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3 阅读:42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