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邓小平:打算送美5000个留学生。卡特:不够!来10000个

这历史不 2025-01-01 01:56:03

他让奥巴马感叹——

“每当我回想有机会与卡特总统的工作时光,他教会我们用一种正义奉献、尊严、优雅的理念贯穿整个价值观。”

让拜登今日签总统令——为他国葬

赞扬卡特伟大的品格,希望与乐观精神与巨大勇气。

邓小平是怎么评价卡特的?

“二十三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况。

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这样的大问题上,我们都是现实的、尊重对方的、胸襟开阔的。”

能让中国领导人有如此高度的评价,在整个世界少之又少。

多少年后卡特这样评价邓小平::“邓小平是勇敢且有幽默感的人,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卡特早就来过中国

吉米·卡特,这位美国历史上少数几个与中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总统,来中国的心竟然早在1949年便悄然萌芽。

当时的他不过是个随美军潜艇漂洋过海的年轻军官,跟着舰队穿梭于上海和青岛。

这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宣告诞生,一切都还在历史的孕育之中。但巧合的是,卡特的第一段中国记忆,恰好发生在“中国从一个帝国的碎片中重生为新中国”的这一历史节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那一天,卡特恰好也在庆祝自己的25岁生日。

1976年,正值美国政治陷入低谷,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让美国政治充满了黑色幽默。国民对于政治腐败失去了信心,正是这个时候,吉米·卡特如一股清流涌入政坛。

他竞选时提出的口号非常简单:“说实话”。

这句简洁的承诺,恰恰反映了他一贯的做事风格:真实、不做作、不玩虚招。他的选民承诺很明确:无论何时,他都不会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隐瞒真相,甚至即便这意味着可能失去选民的支持。

对于当时的美国民众来说,这个承诺几乎是天方夜谭,但卡特做到了。

有些人说,这样的做法几乎是自掘坟墓,毕竟在政治中,真诚往往比操作更难做到。而卡特就像一个极具理想主义的青年,在一片迷雾中坚持着自己“做正确事”的信念,哪怕这会让他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

他的言行和他的竞选承诺紧密相连,这种真正的“诚实”态度,深深打动了不少人。

1978年,卡特已经成为美国总统。邓小平和卡特就中美建交展开秘密谈判。

次年1月,邓小平和卡特相约在白宫见面。

连记者都感到惊奇的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气氛并不拘束,反而充满了某种微妙的默契,卡特称邓小平为“我的老朋友”。

直到分开。卡特还一再提起他与邓小平的往事,邓小平第一次见面送他的礼物,他一直珍藏着。

突然一天,凌晨3点,白宫一阵紧张而急促的电话声响起,一般这个时间敢给他打电话的,那一定是无与伦比的大事,卡特瞬间清醒。

电话是卡特北京的科学顾问打来的,卡特声音低沉,急切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方的下一句回答,把卡特整笑了——

“我现在就在邓小平旁边,他有话问您。”

卡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打电话跟美国总统说话的。

邓小平的问题简短,语气坚定:

能否派遣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那5000名那不能够啊,卡特总统直接回答:直接送1万名过来。

几十年过去,卡特的“1万人”早已变成了27万的庞大数字,浩浩荡荡的中国留学生大军占据了美国国际学生群体的28%,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卡特当年那个笑容满面的决策,几乎彻底改变了两国人才模式。

由此可以判断:

如果要总结卡特一生的做事风格,那就是:冷静、睿智、幽默,而又绝不失决断力。

在面对中国时,卡特能够展现出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灵活思维,同时又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这种方式或许正是他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快速做出决策、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原因。

卡特的故事从佐治亚州的一个小镇开始。他的家庭信仰虔诚,家庭成员常常带着几分宗教热忱,认为“拯救世界”就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使命。

小镇青年

当时注定了这个小镇青年的不平凡。

小时候,卡特对中国的理解简单得像是从教会传来的“好人”故事。在他眼里,中国正急需“帮助”,而“帮助”这两个字,代表着捐款、物资以及全身心的关爱。

但那个年纪的他知道,中国正深陷战火与贫困,在他眼里,中国是个需要帮助的地方。

进入青年时期,卡特的家族背景与海军的关系渐渐让他有了与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

他的叔叔汤姆·戈迪在中国驻扎的经历给了年轻的卡特不少启示。叔叔的信件中充满了对中国局势的描述,虽然卡特看不懂其中的深层含义,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民众的不满”却深深印刻在他心里。特别是国民党似乎并不讨喜,而他当时的解读简单又单纯:“这些中国人真的需要帮助。”

但年轻的卡特当时并未立刻明白自己眼前的这片土地有多么复杂。

1949年第一次踏足中国时,卡特还是个未曾饱经风霜的海军军官,来到一个满目疮痍、战火纷飞的国家。卡特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复杂的政治立场,他只是看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不堪一击的贫困。

这种初见中国时的懵懂,成了卡特政治生涯中一次难忘的教育。在他看来,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和复杂的政治气候。

正是这种逐步对复杂性的觉察,使得卡特的政治风格逐渐走向务实。他的外交政策,从最初的“单纯援助”到后来的“与世界对话”,

20世纪70年代末,美中两国的关系还处于一片“枪炮声中”。

美国与中国的敌对关系从1949年到1979年,几乎充斥了整个冷战期间,两国的“沟通”几乎为零,比月球的氧气还要稀少。然而,卡特这个外表朴实无华、性格沉稳的男人,果断选择了扭转局势。

在中国和美国开始对话的那个关键时刻,卡特做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决定:他坚决支持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卡特的中国情缘究竟如何延续下去呢?

从1996年到2012年,卡特亲自参与了中国乡村选举的观察,推动中国改革的故事在国际间的传播。人们不得不佩服卡特那种乐观,大局精神。

他与中国的联系从未间断。1981年卸任后,卡特多次访问中国,且每一次都能给人带来惊喜。

90岁时,他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依旧充满活力,仿佛时光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到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卡特始终保持着对中国深刻的理解与尊重。他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位见证者,也是中国日益崛起的一个支持者。

不得不说,卡特这位前总统,实在是“逆天改命”的人物。他的中国之行跨越了40多年,见证了中国从一个刚刚起步发展的国家,逐渐蜕变为如今举足轻重的国际大国。

他的理想主义色彩,尤其体现在他对于全球人权和和平的看法上,甚至与当时美国主流的外交政策有些格格不入。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外交理念,才成就了他在国际舞台上最具标志性的成就——《戴维营协议》。

本来,只需要几天的谈判,但这场谈判愣是拖了13天,原因很简单:两个中东国家——埃及和以色列两个历史仇敌站在桌子对面时,气氛简直比冷战还要冷,每一次谈判都充满了“我要你死”的火药味。双方不仅在外交和军事问题上各自坚持立场,连小细节也能引发冲突。

而卡特呢,变成了一个不停在两国间“跑腿”的调解员。

当卡特看到谈判桌上的双方都快互相扔椅子时,突然提议,先去参观附近的葛底斯堡战场,转移一下注意力,冷静思考。

于是,大家一边看着历史遗址,一边想着怎么让这场“历史性会谈”更具建设性。接着,卡特决定抛开传统的“各自拿出方案”式外交,他自己动手写了一个包含所有核心议题的框架,推给双方。

这个方式让谈判进入了新的局面——至少,大家都有东西可以讨论了。

接下来的13天里,卡特确实像耐心的园丁,不断修剪枝叶,让两国的谈判最终结出“和平果实”。

1978年9月17日,终于,三位领导人在《戴维营协议》中签字,埃及和以色列实现了历史性和平。

这就是吉米·卡特,一个把退休后的生活过得比许多人在职时还要充实的男人。他的传奇,或许并不在于他曾经的总统身份,而是在于他为世界带来的一点一滴改变。

参考来源:

《邓小平文选》

《优势谈判》罗杰道森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