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推动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

铭晨汽车 2025-03-31 04:34:32

在3月29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宣布,将对整车央企启动战略性重组,旨在整合研发、制造及市场资源,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这一表态引发行业对央企改革方向及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的广泛讨论。

整合资源提升集中度 直面全球竞争压力苟坪指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智能化、电动化的深度变革,中国车企需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以应对国际竞争。国资委将通过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央企内部专业化整合,重点布局动力电池、汽车芯片、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同时,鼓励汽车央企与其他企业深化合作,“贸易与投资并举,合资与合作共进”,加速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是继2024年国资委启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后的又一关键部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份额的35%,但核心零部件对外依赖度仍超40%。重组或有助于集中资源攻克“卡脖子”技术,但央企间如何平衡协同效应与市场竞争,仍需审慎推进。

长安与东风重组先行 市场化挑战待解事实上,央企重组已迈出实质性步伐。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双双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组事项。在东风集团2024业绩沟通会上,管理层证实与长安的整合正在进行,但未披露细节。目前,两家企业合计年销量超500万辆,占央企汽车板块总量的60%。对此,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专家表示,央企重组需避免“拉郎配”式整合,应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活力。“规模扩张仅是第一步,如何融合研发体系、供应链及品牌战略才是关键。”亦有行业观察人士提醒,过去部分央企合并后出现管理冗余、决策效率下降等问题,新重组方案需建立更灵活的治理结构。

国际合作与安全并重 全球化路径考验战略定力国资委同时强调,重组后的汽车央企需“发展与安全统筹”,在拓展海外市场时精准把握需求。2024年,中国车企海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8%,但在欧美市场仍面临贸易壁垒与技术标准挑战。苟坪提出,未来将支持央企“自主与抱团结合”,通过合资、技术合作等方式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回应。近期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进一步收紧本土供应链要求。分析认为,央企重组后或能通过规模化优势降低出海成本,但需在技术标准话语权、本地化生产等方面突破现有模式。

行业期待政策落地 市场化改革仍是关键国资委的规划为汽车央企描绘了清晰愿景,但具体实施路径仍待观察。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指出,央企重组需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等配套措施同步推进,“仅靠行政力量难以培育真正竞争力”。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央企战略性重组能否破解资源分散、创新不足的积弊,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与改革决心。市场期待,这一轮重组能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为中国车企参与全球竞争注入新动能。

文/贾斯帕

0 阅读:23

铭晨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