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密谈12小时暗藏玄机,停火协议或成空中楼阁

郭思琪聊国际 2025-03-26 23:05:30

沙特首都利雅得近日成为国际焦点。美俄高级代表在一家酒店内展开长达12小时的闭门会谈,而乌克兰代表则被安排在另一楼层,这场精心设计的“错峰会晤”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尽管美国总统高调宣称“即将达成积极成果”,俄方也以总统肖像画作为“友好回礼”,但种种迹象表明,双方在核心议题上仍存在难以弥合的分歧,所谓的“停火曙光”可能只是外交烟雾弹。

从公开信息看,此次会谈的核心议题聚焦黑海航运安全。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黑海局势始终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尽管俄罗斯一度控制乌克兰大部分海岸线,但乌军通过无人艇战术重创俄黑海舰队,导致俄方被迫退出《黑海粮食协议》,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紧张。美俄此番讨论的“航运安全”,本质上是对既有矛盾的修补,而非根本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近期频繁释放乐观信号,甚至提出“复活节前停火”的设想。然而,这种表态与其过往言论风格高度一致,夸大短期成果、回避深层矛盾。例如,其宣称“美国援乌资金远超欧洲”,但实际数据表明,美国对乌援助中超过半数并未直接用于乌克兰。这种“语言包装”已成为美方谈判的惯用策略,旨在制造舆论优势,而非实质性推进和解。

即便美俄就黑海问题达成临时协议,对俄乌战局的影响也极为有限。2022年由联合国和土耳其斡旋的《黑海粮食协议》曾短暂维持航运安全,但并未阻止双方在陆地战场的持续交火。此次若仅围绕黑海问题妥协,无异于“治标不治本”。俄乌冲突的核心矛盾,包括乌东四地归属、乌克兰“去军事化”要求及西方驻军问题——至今未有松动迹象。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近期在战场上的优势日益明显。乌克兰面临兵力短缺和西方援助延迟的双重压力,而俄军则逐步推进防线。在此背景下,俄方缺乏动力接受全面停火,美方的“分阶段停火”计划恐难落地。

这场会谈的真正价值,或许在于为双方争取战略缓冲时间。对美国而言,通过展示“外交努力”可缓解国内舆论压力,同时向盟友传递“掌控局势”的信号;对俄罗斯来说,利用谈判窗口巩固战场成果,同时分化西方阵营,同样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然而,酒店里的“特殊安排”已暴露了问题的本质:俄乌双方连共处一栋楼都需刻意回避,何谈真正的和解?当外交成为表演,停火协议便只是空中楼阁。未来一段时间,战场态势仍将是决定局势走向的唯一标尺。

0 阅读:2

郭思琪聊国际

简介:简析世界热点,确保给你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