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团狮子头

狮子头,起初原名葵花斩肉,又称葵花肉丸,其做法传说起源于隋朝。相传隋炀帝沿大运河游玩至广陵(今扬州)时,扬州名厨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借景入菜,创制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品,大受隋炀帝喜欢,后引入宫廷,遂成为宫廷和官府菜品。
江团,是四川地区的称法,学名长吻鮠,又称鮰鱼、肥坨,贵州称习鱼。其肉细嫩、其味鲜美,富含脂肪,无细刺,蛋白质含量高,为淡水鱼中上品。泸州“江团狮子头”诞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大量江浙人口内迁到山城重庆,由于重庆城市狭小,容纳有限,不少移民又沿长江溯流而上,来到川南中心泸州定居生活,江浙餐厅在泸州开业,江浙菜系烹饪技艺与泸州本土烹饪技艺很快相互融合。泸州本地厨师借鉴传统狮子头做法,选用江团,创制了江团狮子头。将江团片去刺,取其鱼柳、鱼腹细嫩之肉,切黄豆粒大小鱼丁,与鸡蛋清、马蹄、猪肥膘肉等混合拌匀,制成大肉丸,掺高级清汤小火煨炖或蒸制而成。江团狮子头改变传统清蒸江团的做法,创新出每人每的上汤河鲜狮子头,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江团狮子头一经问世,以其汤清如水、鲜香味美的特色,被列为顶级高端筵席的标配大菜,也成为泸州鱼鲜的经典菜品。
主料:江团1条(约1500克)
配料:鸡蛋清2个 马蹄50克 猪肥膘肉50克 菜心1棵
辅料:老母鸡1只 老姜20克 大葱30克 绿豆淀粉20克
调料:精盐3克 胡椒粉0.5克 料酒5毫升
制法:
1.江团先放血宰杀,取净肉待用,鱼头鱼骨等汆水另用。马蹄削皮切小颗粒、猪肥膘肉切小颗粒,菜心洗净焯水备用。
2.老母鸡洗净,斩块,汆水,与鱼头、鱼骨等放入清水中,加入老姜、大葱、料酒、胡椒粉等熬制成鲜汤,取部分鲜汤经过滤去渣扫汤成清汤备用。
3.江团肉切丁,加入料酒、鸡蛋清、精盐,姜葱水(用老姜、大葱泡制的水)、绿豆淀粉,用手拌打呈胶状,加入切好的马蹄、肥肉粒和匀,团成狮子头生坯。
4.将熬好的鲜汤入砂锅中,放入狮子头生坯,小火炖1个半小时至软烂入味,舀起放入器皿,配上熟菜心,舀入清鲜汤即成。
菜品特点:形如狮头,色白如雪,汤清明亮,细嫩爽滑,汤鲜味美。
制作关键:
1.鱼肉、猪肉、马蹄等均切成颗粒,不能用绞肉机绞成泥状。
2.老母鸡熬汤,斩成小块更容易出味,熬汤前汆水,能有效去除血污和腥味等。熬制时应先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熬,保持汤沸而不腾,确保熬制的汤清澈。有条件或要求高者,可以进行“扫汤”处理。
3.鱼肉要沿一个方向充分搅打,使其完全融合为一体。炖制时要使用小火长时间慢炖,鲜汤要一次掺足,不能在炖的过程中二次加入。用砂锅而不用铁锅,使成菜的汤色和品质更好。
菜品提供:泸州阿林晓馆 石自彬/文
当归鸡

当归炖鸡是泸州一带传统的鸡汤菜品,具有滋阴、补血、益气等功效。在纳溪区上马镇321 国道公路边,有一家以自家住宅为餐厅的当归鸡店,经营者为杨承夫妻,自1985 年开业卖当归鸡,已经39 年了。炖鸡汤的锑锅常年累月使用,锅底补了一层又一层,最多的一口锅已经补了8层,把锅的深度拉得长长的,犹如岁月一样漫长,这是经营历史的见证,也是老板引以为傲、津津乐道的故事。
当归鸡既是店名,又是招牌菜,引得路过车辆纷纷停车吃饭,不乏社会名人纷纷光临,还题字合影。名人效应为这个小店平添了几分文化底蕴和口碑。
制作当归鸡要选用散养两年以上的老母鸡,因为母鸡含油量多,炖好的汤色泽金黄。将鸡肉砍成大块,用山泉水与当归、黄芪、党参、红枣、枸杞、白豆一起炖制2 小时至鸡肉软烂,汤汁略有稠度,加少许盐便好。
原料:老母鸡1 只(约1800 克) 白豆150 克干山药100 克当归、黄芪、党参、沙参、红枣、枸杞、老姜块(拍破)、盐各适量

制法:
1.把老母鸡宰杀治净,掏去内脏另作他用,鸡肉砍成大块洗净。另把当归、黄芪、党参、沙参、红枣、枸杞洗净,白豆、干山药用清水泡涨。
2.把鸡肉块、白豆、山药、当归、黄芪、党参、沙参、老姜块一起放入锅内,掺入山泉水烧开,撇去浮沫,开小火炖至软熟,下入红枣、枸杞,炖约2 小时至鸡肉软烂,加盐即成。
特点:汤色金黄,略有稠度,肉软烂鲜香。注意当归味不宜过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