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记者:王靓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于蓬勃发展的中国艺术市场时,中国书画院画家伦万鸿,凭借多幅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风尚的优秀油画作品,正日益走进大众视野。作为一位自上世纪80年代便活跃于美术与影视宣传领域的艺术家,他以稳扎稳打的艺术功底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当代中国油画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记者对伦万鸿进行了深度专访,走近其艺术人生,探寻他在创作中所蕴含的时代情怀与人文精神。

伦万鸿画家及其作品《城市之夜》,该油画《城市之夜》作品被中国书画院收藏馆收藏。
执着与初心:从军旅生涯到自由创作谈及艺术之路的起点,伦万鸿回忆起自己在1984年于海南军区政治部电影创作组工作的经历。彼时,他主要从事电影宣传工作,期间师从著名写意油画家汤垚老师,获得了系统且扎实的技法训练。“汤垚老师的写意油画风格,将传统笔墨神韵与西方绘画技法巧妙结合,这对我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伦万鸿说。
事实上,这段军旅与电影宣传经历不仅培养了他的艺术眼界,也在精神层面为他植入了坚定的信念与严谨的态度。此后,他并未拘泥于某种单一风格,而是积极探索多种表现形式,不断在创作中扩宽自我边界。

伦万鸿油画作品《宋城披云楼的故事》。
佳作频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刃有余近年来,伦万鸿陆续创作并发表了多幅重要作品,赢得了广泛赞誉。其中,油画作品《城市之夜》因其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构图和笔触,备受艺术界瞩目,并被中国书画院收藏馆正式收藏。“都市夜景有着独特的光影效果,我希望通过笔下的灯火流动,呈现出现代城市中蕴含的人文温度与精神底色。”对于这幅力作,伦万鸿如是解释。
紧随其后,他创作的油画作品《宋城披云楼的故事》成功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成为展览一大亮点;而另一件代表作《西江河畔》则在“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这些奖项不仅见证了伦万鸿艺术水准的精进,也彰显了他对时代发展、家国情怀的热切关切。
谈到《西江河畔》获奖的感受时,伦万鸿表示:“西江对于我而言,是故土与家园的象征,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象征。通过对河畔景致的捕捉,我想表达出对中国大地之壮美与人文之丰厚的深切礼赞。”

伦万鸿油画作品《西江河畔》。
多元表达:拥抱自然与人文的碰撞除了聚焦城市与历史题材外,伦万鸿也在作品中不断展现对自然与人文风貌的关注。油画作品《荷塘新姿》描绘了荷花盛开时婀娜多姿的情态;而《千里眼微波站》则入围了“铁军故里承初心 强国强军立新功”主题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生动地展示出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的军旅风貌。其他如《乡韵》《羚羊峡》《鼎湖峡口》《静物》等作品,更是在风景、静物和抽象意境之间穿梭,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元的视觉体验。
“艺术创作一定要有情感支撑。我在油画里往往注入真实的生活体验,无论是祖国山河的壮阔,还是城市夜幕的灯火,都让我有着强烈的创作冲动。”伦万鸿在采访中强调,他一直坚持艺术的真实与真诚,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伦万鸿油画作品《荷塘新姿》。
视野与格局:从传统底蕴到国际舞台身为中国书画院画家,伦万鸿深谙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他在谈及个人艺术理念时表示:“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艺术传统,油画虽然发源于西方,但并非与中国文化相悖。我希望将西方油画技法与东方的美学意境相结合,为中国当代油画注入新的灵魂。”
正是基于此初衷,伦万鸿不断参加国内外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自己的作品与国际观众对话。他相信,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去交流与碰撞,才能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也能让艺术家自身的创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伦万鸿油画作品《羚羊峡》。
在时代洪流中坚守艺术理想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及伦万鸿对于未来的期望。他坦言:“时代在快速发展,艺术也需与时俱进。但是,在追求表达形式与技巧突破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守艺术的初心与本质,不断思考怎样通过作品去传递真善美、去创造独特的精神价值。”
从军旅宣传到油画创作,从描绘时代风貌到表达人文情怀,中国书画院画家伦万鸿的艺术之路,恰如一幅不断延伸的画卷——在坚守和创新之间,既包含着对家国山河的深情凝望,也折射出一个艺术家对国际化视野的热忱追求。在这片文化与经济快速融合的伟大时代,我们期待伦万鸿能继续用画笔讲述更多动人的中国故事,见证更多属于当代中国油画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