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广辉
“感谢法官耐心调解,感谢原告的理解,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一定尽早还清欠款。”近日,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被告方代表对长春新区人民法院的高效调解表达了感谢之情。
该案原告系省外建设工程企业,被告系长春新区辖区民营企业,原告为被告的项目产业园钢结构施工,施工结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工程款,尚欠70余万元工程款未付。原告多次催缴无果后,起诉至长春新区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欠付工程款及利息。
在深入了解原、被告各自的生产经营情况后,法官得知,原告到法院起诉,主要是对被告的经营情况担心。而被告目前确实资金链吃紧,但在多地还有多个项目正常经营,同时被告也在承揽新的业务,尚有盘活的机会。
为避免“办理一件案子、垮掉一个企业”的情况发生,法官综合各方因素,从盘活企业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通过耗时少、成本低、程序减、服务优的方式解决该起纠纷。法官多次为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释法明理,将类案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向双方进行普及,并及时推进调解工作,避免案件久拖不结,助力企业资金快速回笼。
最终,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都理解到对方的难处,达成了分期还款的调解意向。
调解当天,因原告代理人远在上海,法官启用融合法庭,仅十几分钟就完成了线上调解。
在后续回访中,办案法官了解到被告已按时履行了第一期还款义务,并对企业经营提供了风险管控建议。原告也对法院的“售后服务”表示了肯定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