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名称
针对不同养殖规模的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综合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本综合技术主要包括条垛式堆肥技术、蚯蚓大棚养殖技术、异位发酵床技术、高温密闭发酵技术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技术等方面科研成果,适用于四川农区及盆周山区。针对不同养殖场规模大小,本综合技术分别采用四种技术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转化成生物有机肥料,再将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化肥使用到农田,构建畜禽粪污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新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治理畜禽粪污污染、改良土壤、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本项综合技术主要应用于不同规模生猪、家禽、肉牛、奶牛和肉羊养殖场及其配套种植区或邻近种植基地,各项技术在邛崃市、金堂县、大邑县、彭州市、简阳市、乐至县等养殖场和种植基地进行了大范围示范推广,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了种养循环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提质增效情况
本综合技术应用推广以来,建立高温密闭发酵罐生产线2条,年处理蛋鸡粪污能力为15000吨,年产生物有机肥8000吨;建立蚯蚓生态养殖示范基地1处,年奶牛粪污处理能力8000吨,年产蚯蚓粪肥3000吨,年产鲜活蚯蚓300吨;建立条垛式堆肥示范点2处,年猪粪处理能力720吨,年产生物有机肥400吨;年处理羊粪150吨,年产生物有机肥90吨。建立异位发酵床示范点1处,年猪粪处理能力10000吨,年产生物有机肥6000吨。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技术示范点3个,试验及示范面积累计220亩,带动示范面积1500亩,亩增产50公斤,减少化肥使用率达25-50%;科学试验示范和推广成效显著,大幅度地提高了四川畜禽粪污处理和利用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技术要点
本模式集成和组装了条垛式堆肥技术、蚯蚓大棚养殖技术、异位发酵床技术、高温密闭发酵技术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技术。
1.条垛式堆肥技术。地面需硬化,建设大棚。粪便与辅料比例遵循碳氮比20-25:1的原则进行混合,最适含水量为55-60%,堆体高度为1-1.2米,一次腐熟时间为2周,堆体温度需达到55-65℃,每隔三天进行机械或人工翻堆,彻底腐熟需60天。2.蚯蚓大棚养殖技术。建大棚,地面不能硬化,蚓床宽1-1.5米,高30厘米,长度根据场地确定。中间走道70-80厘米。饵料为粪便:草料(3:2),需充分腐熟,一个月左右适时添加新的饵料。蚓床最适温度20-27℃,最适湿度65-70%。
3.异位发酵床技术。粪污在贮存池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喷淋池,再用喷淋机将粪污均匀喷淋在发酵池铺设的垫料上,含水量为55-65%。垫料需按一定配比在发酵槽内翻抛均匀。发酵槽垫料表面以下350mm处的温度48h应上升至60℃以上,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4h后,可再进行下一次粪污喷淋。用翻抛机进行由底向上的深度翻抛,每1-2日翻抛1次。4.高温密闭发酵技术。(1)工艺一:高温密闭仓需控制物料水分为40%,需添加耐高温发酵菌剂,粪便与辅料比例遵循碳氮比20-25:1的原则进行混合,一次发酵时间为8-10个小时。需建堆肥场进行二次发酵,时间为15-30天;(2)工艺二:无需添加辅料,按1000:1比例添加发酵菌剂,温度90-100℃,发酵时间7天,无需二次发酵。
5.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技术。根据不同畜种粪便N、P含量和不同作物主要养分需求量,在土壤耕耙时,按25-50%比率施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作基肥,翻耕耙入土层中进行中层深施。有机肥和化肥作为基肥均在作物小苗移栽或播种前1-2天一次性施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5:5。施追肥及其他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按正常进行。四、适宜区域
本模式适宜在四川农区及盆周山区推广。其中四种畜禽粪污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养殖场,即,条垛式堆肥技术适用于小规模养殖场;相对于其他畜种的粪便,草食畜种粪污是养殖蚯蚓最佳的原料,适宜以蚯蚓大棚养殖技术处理各类牛场、羊场粪污;异位发酵床技术和高温密闭发酵技术适宜处理中、大型养殖场粪污。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技术适用于粮油作物、果树和蔬菜种植。
五、注意事项
针对具体养殖规模、畜禽和作物品种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本综合技术中的具体技术进行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