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网民注意了!韵达快递被立案调查,原因曝光:竟是骗子帮凶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5-04-10 09:59:14

经常网购的人要注意了,你在收快递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被骗子盯上了!

在如今的快递行业,顺丰、中通、圆通、韵达等公司,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就在3月19日,韵达快递却突然被国家邮政局立案调查,而原因竟然是与“诈骗”有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卡片的秘密

相信很多人在拆快递时,都会发现其中有一张类似于“刮奖卡”的卡片,这时就要注意了,这张卡牌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

来自杭州的李女士在拆开网购的洗洁精后发现了一张卡片,抱着好奇心态,她刮开了卡片,而上面清晰显示的“一等奖”字样和烤箱图案让她又惊又喜。

虽然李女士也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她还是忍不住扫码联系了客服,而客服的热情和5元“关注奖励”也迅速让她放下了戒备。

之后的几天,在客服引导下,李女士下载了APP,加入了刷单群,看着账户余额不断增加,她沉浸在轻松赚钱的喜悦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

直到银行卡里的20万突然消失,李女士才彻底醒悟,后悔不已。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湖南湘潭的何女士身上,她莫名其妙地收到了一个空包裹,里面的卡片同样诱导她一步步走入了诈骗陷阱。

卡片上的“扫码刮奖,赢取福利”几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了何女士的目光,而在扫描二维码后,客服告诉她中了五等奖,能免费获得一份水果。

看似白送的“免费午餐”,实际上是个巨大的圈套,客服一步步引导何女士下载了软件,让她开始了“刷单赚钱”的尝试,结果却被骗走了十万元。

令人震惊的是,有两个互不认识的女性,在2024年都碰到了类似的骗局,但这并非偶然,而是当下新型快递诈骗产业链所暴露出的问题。

罪恶的源头

现在网络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像脱缰的野马,在互联网上乱跑,黑客就像隐藏的猎人,用技术偷电商平台、社交软件和生活APP里的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地址、购物记录。

这些被盗信息在黑市里公开卖,成了坏人赚钱的工具,我们自己在社交媒体上随便发东西,也方便了黑客下手,比如晒孩子、晒旅游、晒买的东西,都可能暴露个人信息。

更危险的是,一些坏人会用短信、邮件群发垃圾信息,像撒网一样想捞到有用的个人信息,他们会假装客服、商家、朋友,骗你信任,让你点链接、填表格、下软件,偷取更多信息。

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通报,明确指出韵达快递在客户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一些员工甚至参与倒卖信息,成了诈骗犯的帮手。

根据后续的调查显示,国内竟有三分之二的诈骗快递事件都和韵达快递有关,坏人利用境外聊天软件,像Telegram、WhatsApp搜集大家的信息,再勾结一些黑心的快递点,低价买快递单号。

然后他们会寄一些带有诈骗性质的包裹,比如一张不起眼的刮奖卡,一个看似实惠的“免费领水果”活动,或者一份声称轻松又赚钱的兼职等等。

等到取得了受害者的一些信任后,他们就会找各种理由,比如要充值才能提现、完成更难的任务才能拿到更高的回报,想方设法让受害者不断地投钱进去。

而在庞大的网购人群里,宝妈、学生和上班族特别容易被骗子盯上,因为这些人平时上网的时间比较多,网购也很熟练,对网上兼职、刷单之类的信息更感兴趣,所以他们也更容易掉进陷阱。

不过,最让人担心的是,很多受害者被骗的钱,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迅速转移出去,由于跨境执法难度大,追回的可能性很小。

但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投诉韵达快递泄露个人信息、收到骚扰电话、推销短信,甚至还有快递丢了的情况。

这种种情况都说明,韵达快递的一些加盟商为了赚钱,在安全管理方面十分松懈,对寄的东西也不好好检查,甚至和坏人串通一气,让那些骗人的东西进了快递渠道。

对此,不少网友气愤地表示,快递公司怎么会让骗子快递进入市场?难道没有审核吗?

还有人明确指出,没有快递公司提供的单号,骗子也搞不到这么多单号,所以快递公司在这个诈骗链条里很重要。

总结

快递诈骗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信息泄露、贪小便宜心理和行业监管不严,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只有这三个方面一起抓,才能有效阻止快递诈骗继续扩大,让大家更放心地在网上购物,享受方便的同时,不担心被骗钱。

但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法律建设,加大查处力度,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让商家更加规范,只有多种方法一起用,才能保护好我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参考资料:

0 阅读:63

漫悠芸端的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