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六月,清廷册封的青海和硕特部亲王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纠合他所统领的和硕特本部以及青海各地番众妄图分裂自立,一时间青海各处烽火燎原,清廷任命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参赞大臣率军平乱,于次年三月告定,维护了中央在青海的统治,加强了对青海的治理,下面就来说说这场叛乱的始末。
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示意图
注定反叛:青藏分治,罗卜藏丹津怒火中烧。话说在康熙末年,盘踞于西北的准噶尔汗国入犯西藏,已入暮年的康熙帝深知西藏的重要性,前后两次进兵西藏。终于在康熙五十九年九月,驱逐了准噶尔势力。而在驱准之后,清朝中央也趁机将原来统治西藏的蒙古和硕特势力排除在外,确立了以清朝为主导的众噶伦合议的统治模式,实现了青藏分治的战略规划,改变了青海、西藏为和硕特部长期占有的局面。从大一统的角度来说,清朝通过青藏分治来巩固中央对当地的统治当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但新体制运行,很明显让青海的蒙古贵族势力十分不满,尤其让地位最高的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着急上火,对清廷十分怨恨。
罗卜藏丹津生于康熙三十一年,是青海和硕亲王达什巴图尔之子,也是当年和硕特汗国建立者固始汗的孙子,他对祖宗建立和硕特汗国的功业十分向往。在康熙五十五年,承袭父爵为和硕亲王后,其野心进一步增长,自认为统辖青藏,恢复和硕特汗国是他伸手可及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一直秣马厉兵,在随清军入藏驱准后,留驻西藏,满心希望这藏王的桂冠能戴到自己头上。
《圣武记·卷三》:达什巴图之子罗卜藏丹津袭亲王爵,从大军入藏。归,以青海及唐古特旧皆和硕部属,而己固始汗嫡孙,阴觊复先人霸业,总长诸部。
《圣武记》
没想到现实却扇了罗卜藏丹津一个大逼斗,清廷的青藏分治政策直接将他的藏王梦敲碎,罗卜藏丹津在愤懑中回到了青海,“伊等本意,招地本为伊祖顾实汗所立,得招及黄教后,必会委派其中一人接替拉藏汗汗之位,一如既往总理事务。兹招地之事与其全然无涉,伊等以为此乃奇耻大辱”。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他就召集青海和硕特各台吉会盟,嘴舔枪口立誓,效忠其本人,并废弃清廷封号,恢复使用蒙古旧号,自称“达赖浑台吉”。在盟誓后,又开始了一系列叛乱准备,命各部以清剿匪徒为名准备军械,并勾结准噶尔汗国,求其出兵助攻,“去年十月会盟名义上是禁匪,实则舔枪口发誓,勠力同心引准噶尔兵马征伐汉人”。可以说在藏王梦想落空的那会,罗卜藏丹津就已经决心与清廷分道扬镳。而在雍正年间,清廷为了制衡罗卜藏丹津的权力又扶持察罕丹津为亲王,这更让罗卜藏丹津很难绷,一场叛乱蓄势待发。
临危授命,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守定西宁。雍正元年,蓄谋已久的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反迹越发明显,开始兼并和硕特部内不愿追随其叛乱的王公。五月十九日,他聚集4000~5000的兵力攻击未入叛盟的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奋力抵抗,与罗卜藏丹津大战六、七日,死伤惨重,率领“溃兵五百及妻子共千余口”投奔甘州抚远大将军营。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
《平定准噶尔方略》
而清廷对罗卜藏丹津的谋叛并非一无所知,早在雍正元年四月以前就察觉到了罗卜藏丹津的谋叛可能迫在眉睫,命年羹尧为川陕总督赶往西安部署,并在五月剥夺办事不力的抚远大将军延信的职权,让年羹尧统管四川、陕西军务。年羹尧即令四川提督岳钟琪率兵2000出松潘口声扬兵威,同时命绿营兵、土司兵、番兵9500人随时待命,陕西土司杨汝松准备3000人听令,“暗中准备”,“断不致误大事”。
年羹尧部署
当时清廷的战略重点是准噶尔汗国,雍正帝即位不久,首要任务是稳定内部,所以哪怕在罗卜藏丹津反意已决的情况下,清廷仍然让兵部侍郎常寿谕以利害,劝罗卜藏丹津罢兵。孰料罗卜藏丹津非但不听劝告,还将常寿拘禁,公然与清廷对抗,事已至此,局势已经不能挽回。
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罗卜藏丹津纠集本部兵马12000人攻击戴青和硕齐亲王察罕丹津,察罕丹津部在交战中“因兵力薄弱,兵败而逃”,二十一日,察罕丹津率妻子等113人,马176匹投奔河州老鸦关。除了本部的反叛兵力之外,罗卜藏丹津还与塔尔寺大喇嘛察罕诺门汗勾结,煽动寺院喇嘛和当地番民响应反叛,参加叛乱的人数一时间高达二十余万,“西宁周围数百里之内一切有名寺院喇嘛皆披甲执械,率其佃户僧俗人等,攻城打仗,抢虏焚烧,无所不至”。在西宁外围的南川、西川、北川,“每处有贼二三千人,以势驱逐附近番子攻城,放火烧毁民间积聚草谷,抢掠财物”,给青海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
雍正帝见罗卜藏丹津反叛已经势成燎原,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将西宁、松潘、甘州等处军兵整备,务期剿灭”。而年羹尧接到清世宗的“剿灭”命令,立即调兵,以四川提督岳钟琪、西宁总兵黄喜林为主将,先调集川陕精锐8800镇压叛军,确保西宁,控制叛乱事态扩大,并另外调兵堵截,防止叛军逃亡准噶尔和西藏。
年羹尧兵力部署
年羹尧见军情紧急,青海叛乱四起,为了防止重镇西宁有失,决定九月二十日从西安出发前往西宁坐镇,指挥全局,一路上轻装简从于十月初六到达西宁城。
事实证明,年羹尧的判断还是相当准确的,罗卜藏丹津得知清军各路兵马抵达西宁尚需时日,于十月十九日,从南川、北川、西川绕过各堡对西宁发动抢攻,罗卜藏丹津十分狡猾,既想攻城,又想保存实力,“番子在前,贼兵在后”,直薄城下。而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为了激励士气,稳定军心,“率左右数十人坐城楼不动”,麾兵施放枪炮,给叛军予以重大杀伤,“打死番子每一处城外堆积数百”。
《清史稿》
叛军见西宁防守严密,无机可乘,遂引兵围攻城外各堡以及各处守口官兵,而年羹尧见叛军放弃围攻西宁,亦发兵依次救援。十月十九日,罗卜藏丹津强攻西宁不成,发兵4000多人攻打南川边口,守边兵丁100人被击溃,遂进围申中堡。守备马有仁、李英龙率领兵丁600人奋力抵抗,击毙叛军50多人,官兵阵亡7人。二十一日,叛军督率千余名反叛番军在火力的掩护下凿挖城墙,因清军发现未能得逞。同日,年羹尧派参将宋可进、游击元继尹率绿营兵1000人救援,最后,歼灭叛军90人,“贼不能支,即刻逃窜”。申中堡之围解。
解申中堡之围
同日,罗卜藏丹津亲率叛军5000多人攻打西川镇海堡,其头戴一顶老旧黄狐皮帽,身穿棉甲,挎一支鸟枪在行军帐篷中指挥,其对镇海堡势在必得,攻势猛烈。镇海堡的清军只有参将张佳翰率领700士兵把守,形势吃紧。
年羹尧于十九日当天,先派都统武格率察哈尔兵400人、西安八旗兵100人前往先行救援,入城协守。随后前锋统领苏丹率领400名西安绿营兵赶到,年羹尧让其稍作休整,与西宁绿营兵1500名,共1900名士兵由参将宋可进、游击元继尹率领,于二十五日四更第二批救援镇海堡。
援军在抵达堡前山下后,突然遭到两侧叛匪伏击,清军速分两翼,左翼的西安绿营兵连放火炮,先将山谷内敌军全歼,后又以火炮掩护推进,杀死叛军100余人;右翼西宁兵施放鸟枪,奋勇登山,击毙数百叛军,叛军不甘心失败,连续三次反攻,均被清军击退。而镇海堡中的守军出城夹击叛军,击毙罗卜藏丹津麾下台吉厄尔克,叛军夺路而逃。此役,歼灭叛军600多名,清军阵亡骁骑校1人,阵亡兵丁5人,受伤兵丁1人。
镇海堡之战
而西宁城北面九十里之要塞北川新城由游击马成辅率兵800镇守,被2000叛军围困,年羹尧命西安、固原、西宁绿营兵3000人携带70门子母炮前去解围。二十九日,叛军占据山梁抵抗,清军利用子母炮装填速度与射程优势向叛军猛轰,并分两路包抄突击,叛军支持不住溃逃,斩杀叛军100多名,清军无一人伤亡。
北川新城之战
至此,年羹尧指挥西宁战守,前后11昼夜,不眠不休取得完全胜利,让在京师雍正帝极为高兴,当接到捷报时,雍正帝在折中批道:好心疼,真正社稷之臣!
肉麻批语一角
抚远大将军再发力,肃清周边,稳定后方。在西宁围解后,身为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一刻也不敢懈怠,立刻派兵肃清西宁周边地区。北川之外,有上、下塔回民村屯,驻扎有协从叛军的蒙古化回兵3000余名。年羹尧决意智取,剿抚并用,令本地出身的千总马忠孝先行招抚力量稍弱的下北塔30村屯,上北塔500名叛乱回兵反正,归顺清军。马忠孝从归顺回兵中挑选1000名向剩余叛军发动进攻,歼灭了助叛的上北塔三村势力,杀敌500余名,缴获牲畜1800余头,所余回兵全部降附。
歼灭上、下北塔地方叛逆
罗卜藏丹津在围攻西宁的同时,还派出从叛的罗卜藏察罕等人分兵攻打凉州永昌、甘州打马营等关口、城堡。当地清军仅足自守,当时西宁路远,也难以救援,受到了相当损失。十月三十日,叛军围攻新城堡,放火烧堡,守备李国强竟然只率领7~8名士兵出战迎敌,因寡不敌众阵亡。把总李孝重伤,30名士兵死于大火,而打马营外委守备冯光永为了夺回被叛军抢去的百姓牲畜,出战阵亡,年羹尧遂命各处严防死守,附近百姓迁入永昌城避难,拨出当地官仓粮食救济。
面对困局,年羹尧决定攻其所必救,他料定罗卜藏察罕攻打凉州永昌堡、甘州打马营等地时,其驻牧地指定空虚,若派兵攻打,叛军必然回救。十一月初八,年羹尧即派总兵黄喜林率兵直捣罗卜藏察罕的老巢,先剿平了不愿意向清军投降的郭莽寺、奇嘉寺的喇嘛和番众,共歼灭叛匪1500余名,“余下喇嘛、番子二千余人,皆弃器械,叩头请求饶命”。在烧毁叛乱庙宇后,继续长驱直入,将罗卜藏察罕等人所属的游牧地烧尽,在得知2~3天前敌军已经逃跑的消息后,撤军回西宁。不久,围攻甘凉之敌均已撤走。
黄喜林直扑贼巢
在清扫周边叛军势力的战斗中,又以剿平郭隆寺的战斗最为激烈。雍正二年正月十二,年羹尧得到消息,郭隆寺有“番土一万余人抗拒官兵”,遂命四川提督岳钟琪、总兵吴正安、前锋统领苏丹等率兵5000多人围攻郭隆寺,参加战斗的约有3500多名士兵。正月十三日,清军在枪炮的掩护下,对郭隆寺进行包围火攻,经过2天战斗,共歼灭叛众6200余人,郭隆寺庙遂告平定。雍正帝对年羹尧的表现高度赞赏,批道:清理余党,一点无疑方好。
平定郭隆寺一
平定郭隆寺二
罗卜藏丹津连吃败仗,颓势明显,内部解体,胁从党羽纷纷投降。早在元年十一月,就有贝勒塞布腾札尔率领属下2000多人来投,年羹尧一律做好安抚,此后胁从来投者连绵不绝,就连此前攻打凉州的罗卜藏察罕都亲至西宁归顺。十二月十三日,罗卜藏丹津将此前扣押的常寿放回,请求雍正帝宽恕其罪,雍正帝以其辜负朝廷厚恩,断不宽恕,命年羹尧持续进剿。
风卷残云:岳钟琪千里转战剿穷寇。鉴于雍正帝的进剿决心不变,年羹尧准备进一步调遣兵马对罗卜藏丹津给予重拳出击,此次调兵高达19023人,议定从西宁、松潘、甘州、布隆吉尔四路进剿,兵力分别为:西宁、松潘两路为11023人、甘州一路为4000人、布隆吉尔一路为4000人。待来年进剿时,四路进兵。
年羹尧计划总兵力
年羹尧原计划四月出兵,岳钟琪表示反对,提出准备时间太长,叛军就能做出应对,“贼若散而诱我,反四面受敌,非计也”,提出自己率5000人二月进剿,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年羹尧将此方案上报,受到了雍正帝的赏识,并批准了岳钟琪的计划。
《国朝先正事略》
雍正二年二月初八,年羹尧以大将军纛、令箭以及雍正帝赐给自己的腰刀交给岳钟琪,让岳钟琪以“大将军例”行事,率领总兵官吴正安、黄喜林、参赞御前侍卫达鼐,率精锐骑兵5000人赴剿,“降我者收之,不降者灭之”。
岳钟琪兵出西川,行军三天,不见敌军踪影。二月十二日,得知罗卜藏丹津麾下台吉巴尔珠尔阿喇布坦在乌兰博尔克地方(青海湖北部),就兵分三路兼程前进,抵达时却扑了个空。于是,岳钟琪命吴正安率兵1500人由北路;总兵官宋可进、黄喜林一路1500人由中路;岳钟琪和侍卫达鼐1500人由南路,三路追击逃敌。副将王嵩、纪成斌率兵500就地搜山。从午夜追至第二天凌晨,抵达伊克哈尔吉,抓获首领阿拉布坦俄木布。黄喜林一路狂追30里,抓获巴勒珠尔阿拉布坦及其叔父,他们属下部众向清军发动进攻,被清军击败,斩杀叛军500余名。雍正曰:岳钟琪尔等二人,真大将军也!真将军也!!
岳钟琪败叛军
十四日,岳钟琪率军抵达席尔哈色(刚察县境内),并得知叛军台吉今吹拉克诺木齐在察罕岭。傍晚继续挺进,于十六日到达天城,又连续追击,只发现蒙古包150多座。于是进山搜索,杀死叛军300余人,俘获男女老幼无数,从审问中得知今吹拉克诺木齐已经逃走。
十八日,岳钟琪率兵至布尔哈屯地方,有罗卜藏丹津属下来投,供述罗卜藏丹津闻得大军讨伐,已经向西逃窜。十九日,岳钟琪兵分两路急行军追击,侍卫达鼐、总兵官黄喜林一路率兵1000由北路直抵柴达木,岳钟琪亲率主力由南路挺进。二十日早晨,岳钟琪抵达必留特依(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大柴旦镇),抓获喇嘛2人,供称罗卜藏丹津已往乌兰穆和儿之地,岳钟琪派兵1000名追击,途中抓获罗卜藏丹津母亲和两位妹夫、男女无数以及牛羊数千只。罗卜藏丹津身穿女人的衣服逃走,先至柴达木,见有清军把守,从小道往方向逃跑。
岳钟琪穷追猛打
岳钟琪当日抵达柴达木,与达鼐、黄喜林部会合,令两人继续穷追。两人率部追赶五天五夜,约行800余里,一路上斩敌直至腾额里,二十五日抓获罗卜藏丹津属下60多人,获马100多匹,得知罗卜藏丹津已逃往准噶尔,已经追赶不及,遂陆续返回柴达木。三月初一,岳钟琪从柴达木回军。
本次搜剿之役前后17日,虽然没有抓获首恶罗卜藏丹津,共斩杀罗卜藏丹津叛众3110多人(注:《圣武记》、《国朝先正事略》等书谓“斩贼八万有奇”,实是夸张,从奏报),收容男女1万多人,所获器械、马匹、骆驼、牛羊无数。
斩获数目
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清廷根据年羹尧拟定的“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在青海地区实施改革,对青海蒙古编旗设佐,设立青海办事大臣,整顿黄教寺院,强化了清廷对青海的统治,并孤立了准噶尔部,在一定程度上为消灭准噶尔汗国做了铺垫。
引用文献:《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译编》、《年羹尧满汉奏折译编》、《平定准噶尔方略》、《清世宗实录》、《圣武记》、《国朝先正事略》、《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