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老一辈的日子艰苦,三餐都吃不饱,主食是主要的果腹食物。
但随着社会发展,物产丰富,主食变得越来越精细化,甚至于网络上不少人将主食视为“洪水猛兽”,推崇不吃主食的饮食方式。
减肥的人不敢吃,靠水煮菜和水果度日;慢病患者不敢吃,怕升高血糖,影响健康;老人也不敢吃,怕吃多了胀坏身体不消化。
主食是我们身体必备的食物,不吃主食绝对不是个好主意。
一、43万人研究:主食吃得少,寿命或减少4年
有资料显示,近20年我国居民主食的消费量明显下降,与1982年、1992年相比,2002年谷类摄入分别下降21%和10%,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研究发现,主食吃得少,其实并不一定是健康的。
2018年,一项历时25年,覆盖43万人的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该研究发现,总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人的预期寿命呈现U型关联性。
在全天摄入总能量中,饮食模式为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低于40%和能量占比高于70%时,都与死亡风险增加有相关性。而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比为50%~55%的中等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者,死亡风险是最低的。
具体而言:50岁后若碳水吃得少会缩短4年寿命,而吃得太多会缩短1年寿命。
不少中老年人认为上了年纪后代谢减慢,主食就要少吃。其实这是错误想法,因为主食摄入不足反而会减少寿命!
202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类似的说法。研究发现,在50岁后若适当的增加主食的摄入,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
研究人员指出,在男性60岁和女性70岁时,蛋白质供能降低到11%,脂肪功能降低到22%,而碳水占比增加到67%,死亡率将是最低的。
生活中,高龄、身体衰弱或消化力差的老年人,饮食上可以减少粗粮的摄入,宜多摄入米糊、米浆等,也可以尝试粗粮细作。
二、长期不吃主食,4个危害或不知不觉来临
一直以来,人们对主食都存在认识误区,总担心主食吃太多会导致升糖发胖,说是吃饭要七八分饱,那就故意减掉主食的摄入量。事实上主食很重要,《黄帝内经》中强调“五谷为养”,膳食指南也把主食看做膳食金字塔的基石。
四川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中心转化研究部主任熊竹娟表示,若不吃主食,很容易对身体产生四个危害。
反应迟钝:主食是碳水的重要来源,不吃主食会导致身体碳水摄入不足,短时间看会让我们情绪低落,也会让我们反应变迟钝。
影响内分泌:主食吃不够常常影响内分泌系统,比如影响性激素可致女性月经紊乱,影响睾酮可致男性性功能障碍或精子数量减少。
缺乏营养:像杂豆、全谷物等主食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减少这类主食的摄入就可能导致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
增加疾病风险:主食吃得少会影响整体健康,容易诱发心脏病、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病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还会提高早亡风险。
三、这4种优质碳水,很多人都不知道
说到碳水化合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米饭?面条还是馒头?其实,有些优质碳水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2023年,世卫组织就更新了关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指南,推荐摄入四种碳水化合物:全谷物、水果、蔬菜、豆类。
1.全谷物
全谷物是保留了胚乳、胚芽以及糊粉层、谷皮等结构的一种谷物,如糙米、藜麦、玉米、燕麦等完整的谷粒,或者全麦粉、燕麦粉等谷物碾磨和粉碎后制成的粉面。
2.蔬菜
某些根茎类蔬菜也可以作为主食食用,比如芋头、红薯、土豆、南瓜等。日常需注意摄入这些蔬菜时,要适当减少谷物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量。
3.水果
新鲜的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以及钾、镁等微量元素。膳食指南中建议成人每天吃200-350g水果,宜选择本地应季新鲜水果,每天两种以上是最好的。
4.豆类
像红豆、绿豆、豌豆、鹰嘴豆等杂豆都可以和全谷物、精米白面搭配做成主食,也可以三餐中有一餐以全谷物做主食。
四、聪明吃主食,记住这3个方法
科学的膳食模式应该是碳水化合物50%~65%,蛋白质10%~15%,脂肪20%~30%。而日常生活中想要吃好主食,还要注意三个方面。
1.保证多样性
成人日常主食建议包含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全谷物是玉米、小麦、稻米等,杂豆则是红豆、绿豆等各种多累,薯类是土豆、红薯等。
相比与精制米面,全谷物+杂豆+薯类的搭配更能提供丰富的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同时也能更好的控糖.
2.粗细搭配
主食更建议粗细搭配,比如在精米的基础上加上粗杂粮,通常成人每日粗杂粮的摄入要占到主食的1/3。
3.换种烹调方式
油条、油饼、炒粉、炒饭、炸酱面等主食的油盐糖含量均超标,应少吃,或者更改烹调方式。比如炒饭只放一次油,油饼不用油煎而是蒸烤,带馅的主食少肥肉,多方豆制品与蔬菜。
日常饮食要遵循科学膳食模式,同时饮食多样化,做到粗细合理搭配,只有吃得健康,身体才会棒棒。
参考资料:
1.《主食没吃对也影响寿命!5种主食的错误吃法,赶紧改!》.健康时报.2023-06-08
2.《主食吃得少,寿命长不了!这4大危害都是不吃主食造成的!》.科普中国.2023-04-03
3.《一项颠覆性研究:50岁后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死亡率》.生命时报.2020-12-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