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价”,这是今年2025年开始听到最多的词。
北京现代11 代索纳塔一口价 11.98 万元;
一汽奥迪 Q2L 限时一口价,Q2L 35TFSI进取型12.98万元;
广汽丰田威兰达全系一口价12.98万元起,锋兰达全系一口价8.98万元起;
迈腾众享款280TSI豪华型一口价14.98万元;
东风日产推出“不限时一口价”政策,其中轩逸经典舒适版一口价6.98万元起;
天籁真心版指导价17.98万元,一口价12.78万元起;
.......
合资车企们,疑似失去所有力气和手段,一口价是最后的妥协。那么试问,合资车企的这份妥协,能换回可观的销量么?私以为,还有待观察。
因为去年,就有上汽大众推出途岳新车型,一口价7.99万元;上汽通用别克也曾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16.99万元的全新别克昂科威PLUS,这一操作,的确短暂的为其换回了销量,但是本质上,并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甚至还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各位还记得,当年12.19万元的雪铁龙C6么?当初的确在短时间内换取了销量和热度,但是这种以价换量的行为并未能持续带来销量提升,反而损害了品牌形象。
而合资车企们之所以推出一口价的背后,本质上其实是合资车企对自身品牌价值信心不足的表现。过去依赖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积累的溢价能力正在逐渐消失。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曾经稳固的市场份额,如今却逐渐被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品牌蚕食,简单来说,就是合资车企,不吃香了。
结语
所以合资车企的一口价策略是行业困境的真实写照,它既暴露了企业在品牌、技术、市场适应性上的短板,也揭示了整个行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系统性挑战。话虽这么说,但是对于合资品牌而言,“一口价”模式是目前应对市场竞争的唯一的手段,至少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哎,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