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1月的某一天,开国上将苏振华在零陵冷水滩的海军农场干活呢,只见他拿起一根扁担,弯下腰,打算挑起跟前的两个粪桶。
突然有个长得挺漂亮的女的把苏振华给拉住了,然后跟旁边专案组的人讲:
“您瞧瞧,这老头浑身上下都是伤!他当年为咱老百姓打江山,到现在身体里还留着弹片呢,而且还得了好几种病,咋能让他去挑粪下田呢?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嘛!”
女子说着就要去掀苏振华的衣服,苏振华赶忙温柔地拦住了她。苏振华笑着讲:
“小陆啊,咱庄稼人有句话,‘三天不拾粪,锅里没饭顿’。这大粪可是好物件儿,能让田地更肥沃呢!”
这女子瞅见苏振华这样子,那是心疼得不行,她拼命讲理争取,可到最后也没被宽容对待。
就这样,身子单薄的她把那百来斤重的粪桶扛到了自己肩上。
她挑东西挑得特别费劲,走一步晃三下,身子都不稳当。苏振华瞅着她的背影,想起他俩一块儿经历的那些事儿,眼睛里就湿乎乎的……
【造化弄人:开国上将的坎坷情路】
这位女士是苏振华的老婆,叫陆迪伦,苏振华比她大了整整 24 岁呢。在他俩认识之前,苏振华有过两段婚姻,特别是第二段婚姻,让苏振华好长时间都缓不过来,一直陷在阴影里。
苏振华,原名苏七生,湖南平江人,在家里排行老七。他打小就过着苦日子,而他的婚姻也跟他的童年似的,满是波折与辛酸。
苏振华的头一遭婚姻是让他母亲给“逼”着成的。那时候,他才刚满十八岁,正劲头十足地打算去参加红军呢,结果被满心忧虑的老母亲给“吓唬”住了:不结婚就别想走。
苏振华那叫一个憋屈,心里有苦都没法说。这一回他离开家,都不晓得啥时候能回来呢。再说了,出去干革命,那可是把命拴在裤腰带上的事儿,要是有个啥意外,那不就把人家姑娘给耽误了嘛!
哎呀,真遗憾!老母亲的态度那是相当坚决,苏振华没办法,只好妥协了,跟母亲看好的姑娘结婚了。
这有个姑娘叫余姣凤,命挺苦的。她不认识字,也没啥文化,不过特别勤劳,能把家操持得很好,干活也踏实,是那种特别传统的农家女。
他俩的婚礼挺简单的,啥彩礼也没有,宴席也没办,就是跟亲戚一块儿随便吃了顿饭。
新婚次日,踩着那一地干了的红烛泪,苏振华打开屋门,这就要出发啦。
余姣凤那是相当舍不得啊!她怕婆婆心里不好受,就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一声不吭地给丈夫煨红薯、煮鸡蛋。
苏振华要出门了,有人往他怀里塞了几个还热乎的红薯和鸡蛋。余姣凤抽了抽鼻子,跟丈夫说一定要多加小心,可别让炮子给伤着了。
夫妻俩一块儿走着,余姣凤不停地说了老半天。走了一段路后,苏振华跟妻子说让她回去:“真是辛苦你啦,帮我照顾好咱娘!”
余姣凤听到这,实在是忍不住了,哇地一下就哭了出来。她泪眼朦胧地看着丈夫那高大的背影渐渐远去,最后消失不见。
苏振华离开了之后,一去就是八年。这八年当中,由于通讯条件不好,再加上战斗不断,他始终没办法和家人取得联系。
老公没了音信,余姣凤只得用自己并不结实的肩膀挑起生活的大梁。她得照顾孩子和老人,得操持家里的各种事儿,还得想方设法打听老公的情况,一个人当成好几个人来使。
哎呀,余姣凤的本事确实不咋地,怎么都打听不着苏振华的情况。
她把所有的相思和痛苦都往肚子里咽,顶着“匪属”这口黑锅,于乱世之中拼命挣扎,努力求活,可最后还是因为又穷又病,丢了性命。
苏振华的第一段婚姻挺惨,是以悲剧结束的,而他的第二段婚姻呢,也没个好结果,最终也是不尽人意。
1937 年,日本鬼子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到了第二年,苏振华去到延安抗大,跟政委胡耀邦一块儿组织学员搞学习。就在这个地方,他碰见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孟玮。
孟玮长得苗条,眉眼清秀,思想挺先进,学习也特别认真。她和苏振华都有着一样的革命理想,所以他俩特容易就能说到一块儿去。
那阵子,苏振华和孟玮老是一块儿散步聊天,他俩从学习的体会说到过去的事儿,从兴趣喜好讲到革命的信念。
苏振华看中孟玮的活泼机灵,孟玮呢,也很钦佩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苏振华。咱要是用现在的话讲,这就是“英雄情结”呗。
大家都知道苏振华和孟玮的事儿,也都挺乐意看到他们能成。领导见苏振华一直没娶上老婆,挺着急,瞅准时机出手了,让教育长罗瑞卿的夫人郝治平给介绍介绍,撮合撮合他们俩。
最后呢,经过组织的同意,苏振华和孟玮结为夫妻啦!
结婚以后,他俩相互照顾,彼此支持。在抗日战争跟解放战争那炮火连天的日子里,一块儿并肩奋斗。他俩还生了七个孩子呢。不过让人难过的是,有一个孩子因为受不了那艰苦的条件,早早地就没了。
苏振华和孟玮结婚后,他们的生活其实就是好多革命夫妻的真实样子。通常来讲,他俩一块儿经历了各种困难,感情那是越来越深,会一直相互陪伴,走到老。
没想到啊,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两口子的感情就有问题了,出现裂缝了。
1954年有一天,孟玮说要离婚,原因是她跟另外一个同志好上了,而且那同志一直等着她呢,于是她就不想跟苏振华过了,要把苏振华给抛弃了。
苏振华简直不敢相信。他语气变软了些,想让妻子改变想法:“咱在延安抗大的时候,是教育长罗瑞卿的夫人郝治萍给咱介绍认识的啊。”
孟玮听苏振华说起过去的事儿,特别不耐烦地说:“那时候我还小呢,也就十八九岁,啥都不懂!”
苏振华挺难过的,接着好声好气地劝道:“咱俩可有6个孩子呢,就冲这些孩子,也不能离婚呀!”
孟玮不吭声了,也不再说离婚这事儿了。
苏振华觉得孟玮是在说气话,所以没当回事,还是像以前一样疼爱着她。
可是呢,过了三年,有一天,孟玮毫无预兆地离开了他俩的小房子,住到机关宿舍去了。
这下可好,大家都晓得苏振华和孟玮的感情不太对劲了。当初把他俩凑一块儿的同志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一个接一个地去劝孟玮,可没啥好效果。
孩子们晓得妈妈要走,哭着跪在地上,央求妈妈别走,可孟玮压根没心软,坚决地把离婚报告给交上去了。
苏振华原本想留住妻子,所以拖了两年都没签离婚协议。后来,估计是发觉孟玮去意已决,不会回心转意了,苏振华这才在离婚报告上签了字。
两人签了离婚报告,这下算是各走各的路了。可高兴的只有孟玮,苏振华呢,除了孩子,啥都没落下。
他都快五十岁了,老婆没了,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尽心尽力地照料着六个孩子。
“你放开了找,找个合适的就行。”
苏振华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儿,还挺无奈:想找个合适的人,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啊!
不过啊,苏振华哪能想到呢,毛主席说的话那可神了,这话刚说完没多久,他的“命中注定的那个女人”就现身了……
【患难与共:爱是柔软坚韧的盔甲】
1959年的秋天,苏振华去了大连,他当时是海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去那儿参加海军党委扩大会议。这会议完了以后,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给部队的官兵演节目。
苏振华在观众席里坐着呢,眼神被一个年轻的女演员给吸引住了。
她皮肤特白,脑袋漂亮眉毛弯,那模样就像春天破晓时的花儿一样好看,一笑起来呀,苏振华的心都化成一摊软软的春水了。
这位女演员是陆迪伦。陆迪伦的家庭可是红色家庭呢,她妈妈周缦子在大革命的时候,给周总理和邓颖超当过交通员。
陆迪伦受母亲影响,思想挺先进的,到了参军的年龄,就立马入伍了。她使劲学习政治文化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最早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优秀演员之一。
苏振华那可是根正苗红,又有才有貌,他对陆迪伦一见倾心,这没啥好奇怪的。等演出完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和副司令员方强就去找陆迪伦,打算把她介绍给苏振华。
肖劲光仔仔细细地给陆迪伦讲了讲苏振华的家庭状况,还有他以前的婚姻过往,一点儿都没藏着掖着。讲完之后,肖劲光就把是不是愿意的选择权利交到了陆迪伦手里。
一开始,陆迪伦心里挺犯嘀咕的。苏振华比她大好多岁,而且人家还带着六个孩子呢!都讲后妈不好当,更别说这是六个孩子的后妈了,那难度岂不是跟地狱模式差不多?
然而,一想到苏振华是个老革命,陆迪伦就心软得不行。
她听说呀,苏振华这人呢,家里挺穷的,不过特别好学,毛主席还说他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呢。另外,苏振华能为了革命不要自己的家,这真的很了不起,他的经历也让人挺同情的。
左思右想之后,陆迪伦同意跟苏振华见面,打算先相处相处瞧瞧。
在相处的时候,陆迪伦觉得苏振华这人性格好,特别温和,还很有礼貌,对她也特别尊重。苏振华看着挺低调朴实的,可实际上很有谋略。这不就像毛主席说的嘛:“苏振华这个人,可不一般,相当了不起。”
相处了好些日子,陆迪伦对苏振华挺有好感的。她没在意那 24 岁的年龄差,跟这个男人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他俩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很快就融合到一块儿了,变成了彼此懂对方心思的灵魂伴侣。
1960年,陆迪伦不管家里人和朋友的阻拦,跟苏振华成了夫妻。
这段婚姻大家都不看好。苏振华的老朋友对陆迪伦挺有意见,他的孩子们也不愿意后妈进家门,最小的女儿更是在客厅挂了一幅画,画的名字叫《极不相称的婚姻》。
陆迪伦把孩子们和周围人的态度都瞧在眼里了,可人家一点儿都没动气。
她用心照料着丈夫,把六个不待见她的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一样对待。这夫妻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度过了差不多十年的日子。
1969年,全国刮起了一场风暴,苏振华和陆迪伦,还有他们那两个年纪还小的孩子,都被这场风暴卷了进去,遭了难,被关起来了。
这俩人啊,都有过一段特别痛苦、不愿回想的黑暗日子。苏振华早年到处打仗,身体落下好多暗伤,有些重体力活儿他实在干不了。陆迪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主动帮苏振华去承受这些。
有一回,苏振华打算挑粪去田里,陆迪伦怕他身体吃不消,赶忙抢过粪桶,用自己那并不强壮的肩膀挑起上百斤重的大粪,晃晃悠悠地往田里去。
这粪桶实在是太重了,陆迪伦只好半蹲着身子去挑,可挑了老半天也没挑起来。后来好不容易给挑起来了吧,又因为这担子负荷太大,一个没站稳,身子一歪,差点就摔地上了。
陆迪伦不让想来搭把手的苏振华帮忙。她咬着牙,强撑着,一步三摇地把粪桶挑到了田里。当她放下粪桶时,她的鞋子和裤脚都被洒出来的粪水给弄湿了。
苏振华心里不是滋味,鼻子直发酸。想当初,陆迪伦那可是个特爱干净的漂亮姑娘,然而现如今,她为了他,能做到这种程度。
苏振华心里又疼又觉着对不住,可一点办法也没有。他长期忙这忙那,心里憋闷得很,再加上前些年打仗时候受的伤,这下可好,各种病都找上来了,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将军啦。
陆迪伦瞅着病得挺重的老公,心里着急得饭都没法吃了。
她呢,一方面请求能把苏振华的生活条件给改善改善,另一方面又得照顾孩子,还得想各种办法来调养苏振华的身体。那好不容易弄来的鸡蛋,她自己一个都不舍得吃,全都留着给苏振华补身子了。
还好啊,陆迪伦一直没放弃,不断努力,这下子苏振华的问题总算被重视起来了,人被转到了301医院去治疗。
那时候,陆迪伦老是住在医院里,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丈夫,连衣服都不怎么脱下来好好休息。同时呢,她还不停地打听六个孩子在啥地方,想尽各种办法把孩子们都接到了自己跟前。
这会儿,苏振华和陆迪伦遭难已经过去五年啦。
五年时间里,陆迪伦始终陪着苏振华,对他死心塌地。她就如同一把既柔软又结实的伞,帮丈夫把好多困难都给挡下了。啥叫患难时候见真心,在陆迪伦这儿那可是体现得明明白白的。
陆迪伦的付出,苏振华全记在心里。他没啥特别能做的,就只能加倍用心地疼老婆。这人本来挺内向的,现在却常常跟亲戚、朋友讲他对妻子的爱和感激。
苏振华在给自己亲戚的信里面讲:
这五年啊,她在精神上受的刺激还有身体上遭的罪,可比我严重多了。我都看在眼里,心里那是一个疼啊!可是呢,我对她除了满心的感激,实在没啥能给她带去安慰、帮上她忙的。
以前那些不看好这桩婚事的老同志们,现在都承认自己错了,还说陆迪伦值得人敬重。
“有个学生,一个和苏振华一起生活没几年的年轻女同志,能做到这样坚定不移,愿意一起享福,一起吃苦,一起面对困难,这实在是太宝贵啦!”
苏振华的孩子们对陆迪伦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以前说他们的婚姻“极不相称”的小女儿,还做了检讨,不好意思地说:“那时候我不懂事,请求原谅。”
接下来的几年,陆迪伦一门心思陪着苏振华,苏振华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啥危险的地方都不怕。她觉得,他俩啥难处都经历过了,没啥能把他俩分开的了。
哎呀,陆迪伦咋就忘了呢,这世界上还有死亡这回事儿呢。
1979年2月7号,苏振华突发心肌梗死,就这么突然地走了,离开了这个世界。
陆迪伦简直没法相信自己的丈夫就这么没了。就在前不久,丈夫还啥事儿没有呢,咋说没就没了呀!
她趴在苏振华的遗体那儿,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盼着他能回应自己一下,然而,自始至终,苏振华的眼睛都没睁开过。
陆迪伦那叫一个伤心啊,整个人都跟丢了魂似的,恍恍惚惚,心里头全是悲痛,就这么不舍地送了自己丈夫最后一程。当她抱着那个沉甸甸的骨灰盒时,那颗空落落的心才算有了点儿着落。
依着苏振华的遗愿,陆迪伦和孩子们把他的骨灰撒到了南海里。
苏振华啊,生前为了海军建设那可是费尽了心思。如今他不在了,按他的心愿,也该在这蔚蓝的大海中安息,这儿就是他灵魂的归宿。
苏振华走了以后,陆迪伦可没就此消沉下去。她身子本来就不太好,还硬是坚持着,沿着丈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走了一遍,一路上又是调查,又是采访,想办法收集丈夫生平的那些史料。她还找了丈夫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海军作家一块儿,着手编写苏振华的传记。
好些电视节目都想对将军遗孀陆迪伦进行采访,她呢,谁来采访都答应。在节目里,她会讲苏振华的事儿,给观众说说她丈夫的思想还有品格啥的。
在陆迪伦心里,苏振华一直都在。他存在于那充满书香的传记里面,存在于能流传下去的史料当中,更存在于陆迪伦永远不会忘记的记忆深处。
那可以讲啊,陆迪伦的生活里,哪儿哪儿都有苏振华的痕迹。
这说不定是另外一种彼此守护与相互陪伴呢。
【信息参考:】
《文史博览》:我的父亲苏振华——好干部是不会被打倒的2016 年 5 月 5 日,我想跟大家讲讲我的父亲苏振华。在我心中,父亲是个真正的好干部,那些困难和挫折是打不倒他的。
《湘潮》里讲了苏振华和他的三位妻子。这事儿发生在2004年11月20日。
《文史春秋》:苏振华上将的婚姻历程 2012 - 01 - 10苏振华上将的婚姻故事挺特别。他的婚姻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不少波折。在他的人生中,婚姻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看看苏振华上将的婚姻之旅到底是怎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