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赵云,临终才告诉赵云真相!

一切回归史 2024-08-20 19:34:44

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继清朝之后又一个强大的国家,西汉时期的大一统更是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但有盛必有衰,400余年之后,西汉因为王莽的新朝被迫转入东汉,东汉末年又因为皇室的衰退,进入社会大动乱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朝廷无能为力。

各路诸侯均以勤王保驾的名号攻城略地割据一方,彼此之间相互争战不休,掀起了群雄逐鹿的盛大场面,先后有吕布,袁绍,袁术,等诸侯的兴衰起落,最终曹操占据北方,孙权稳居江东,刘备坐拥两川之地,形成三足鼎立的场景。

刘备作为其中最弱的一方,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完全得益于麾下的各路人才,例如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五虎上将的能征善战,他们协助刘备开创蜀汉基业,但刘备作为主公,却对赵云十分看轻,一生都不肯重用他,临终之前才告诉他真相。

赵云的个人能力

赵云和刘备算是患难之交,刘备最初的开基立业之路并不是很顺利,由于手中将领和个人势力有限,所以只能四处飘零,依附于其他各路强大的诸侯,居无定所。

后来董卓霸占朝政,甚至想退出皇帝另立新君,引发诸位朝臣不满,导致十八路诸侯群起而攻之,此时的刘备正投奔与昔日同窗公孙瓒处,便一同加入讨伐董卓的行列,此时赵云正是公孙瓒手下部将,在随军征战中认识了刘备,两人相谈甚欢。

因为各路诸侯在讨伐董卓过程中人心不齐,最终变得分崩离析,公孙瓒最终在斗争之中因为失败而自焚身亡,刘备因此另寻其他出路,与赵云走散,直至古城三兄弟相遇之时才和刘备再次相遇,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二人再也没有分开过。

赵云归顺于刘备麾下后,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早年荆州未取,刘表亡故之后,蔡瑁张允二人掌握荆州大权,与外戚蔡氏勾结,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后又强迫其投降,将荆州拱手让给曹操,随后开始追杀刘备。

听闻此消息,刘备在气愤之余,只能选择暂避其锋芒,曹操却马不停蹄,令手下军队趁深夜偷袭,刘备一行人马猝不及防被大军冲散,看到反向而行的赵云,众人皆以为他将投降了曹操,实则为孤身前去救援,这是赵云忠心的表现。

长坂坡一战赵云更是大显神威,他单枪匹马独自应对曹操八十余万大军,血染征袍,拼尽全力从万军之中带回了阿斗,杀死曹操战将50多人,毫发无伤回归,这个例子足以说明赵云战斗力之强悍,然而这些并不是赵云的全部优点。

对于一个武将来说,除了个人能力之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冷静的思维和强大的个人执行力,赵云则全部具备,和黄忠攻打城池之时,赵云见他久久未归,便断定老将军中途遭遇意外,当即决定发兵外出救援。

面对追赶而至的敌人,赵云沉着冷静,偃旗息鼓将城门打开,收起军旗,只令残将在门口驻守,巧妙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战退敌军,赤壁之战之时,赵云对诸葛亮的命令总是不折不扣执行,在巧借东风之后顺利将诸葛亮接回。

和关羽张飞相比,赵云几乎是一位没有缺陷的武将,关羽傲上而不辱下,并不看重与他齐名的其他武将,最终中吕蒙之奸计败走麦城,不仅失去了荆州,还终结了自己的性命。

张飞虽尊重那些武力非凡的武将,但却沉迷喝酒,时常鞭打士兵,最终引得小人嫉恨,夜晚被迫害致死,甚至是个人首分离的残忍结局,赵云则结合了二人的优点,他爱兵如子且处事沉着冷静,面对困难中能思考解决之道。

即使对刘备也没有盲目听从,当他决心报仇征讨东吴之时,赵云就曾竭力劝阻,分析当下形势,尽可能避免这次战争,当刘备不顾一切依旧选择东行之时,赵云也预见到了失败的必然结局。

刘备的不重视与夷陵惨败

但作为蜀汉基业建立者的刘备似乎对赵云不怎么重用,除去前往东吴时的必要陪同之外,赤壁战后便不怎么重用赵云了,尤其是关羽张飞亡故之后,刘备和赵云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远了,因为兄弟报仇的征讨吴国战争,赵云也没有参与。

这场战争的进行带有一定的情绪,刘备带领大军八十万,发誓要为二位兄弟报仇,彻底灭亡东吴,但诸葛亮和赵云并不在大军之中,而刘备身边之谋臣又不足以将其说服,所以最开始就不具备优势,但刘备在双方战争初期也取得了一定优势。

或许东吴在进攻方面略微欠缺但擅长防守,刘备在前期连续攻克好几座城池,奉命前来求和的诸葛谨也被暴怒的刘备当场拒绝,最终东吴派出陆逊并采用坚守不出的战略,这种对峙的状态让刘备十分为难,酷暑之际,几番叫阵都无人应答。

刘备最终决定拔寨撤退、全军撤退山林之中,依山傍树重新安营扎寨,陆逊得知后直接采用火攻之策,且是夜间偷袭,蜀国营寨瞬间大乱,八百里联营顷刻之间灰飞烟灭,刘备在诸将的拼死保护下逃出生天,但带来的军队却所剩无几。

最终在退守白帝城后重病不起,一场大梦之后,刘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将朝中高官悉数叫来,准备进行托孤,这是刘备的众人的最后一次肺腑之言。

真正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生命的最后时刻,刘备充分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悔恨当初不听诸葛亮之言盲目发兵,才招致今日之惨败,后悔的同时,他将国家大事全都托付给了诸葛亮等人。

随后将赵云单独召至龙榻之前,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对话,那是从这里刘备才透露了,他不重用赵云的真相。

刘备的小心思

刘备在弥留之际和赵云单独谈话,从内容来看并不像是一代帝王向臣子交代后世,而是像家庭长辈去世时的临终嘱托,大致意思是说,我死之后,希望你早晚照顾我儿,言下之意就是阿斗托日常付给了赵云,这一点值得深思熟虑。

因为在此之前,刘备也对诸葛亮说了类似的话,甚至让诸葛亮自行斟酌,如果认为刘禅没有辅佐的必要,便可以自立为成都之主,刘备对两人的这番说辞其实是对刘禅的双保险,因为此时刘备早已意识到蜀汉人才凋零的现状。

站在发展的角度来讲,赵云是刘备留给儿子的一个支柱,因为蜀汉建立基业靠的是人才,国家人才数量的多少,基本确定了将来的发展趋势,然而五虎上将之中,关羽张飞黄忠先后去世,马超乃中途所收并不放心,只有赵云最适合留给刘禅。

这也是刘备选择不重用赵云的主要原因之一,藏锋守拙方能长远发展,既然招人是留给自己儿子的人才,并不能在他当皇帝时太过耀眼,况且刘备称帝之时,朝中人才并不缺乏,即使没有赵云也可以是正常运转。

但刘禅不同,他当皇帝之时,蜀汉已经没有名满天下的武将,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存在,也是独木难支,重视心中计策千万,如果没有武将前去执行,那就是于事无补的,如此赵云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并非是刘备不重用,而是留给儿子重用。

最后赵云的存在也能对朝廷中的势力争斗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这种派别的斗争其实在历朝历代尽皆有之,但在蜀汉这种两州对立的状况下更加明显,原本跨经荆益两地的蜀汉政权,官员也被分为两个派别,荆州者主战,益州者主降。

更重要的是,在益州官员眼中,对刘备是有些许不服气的,认为他是背信弃义夺刘璋之领土,不得已委身于麾下,因为彼此之间距离较远,所以鲜有交集,后来荆州丢失,所有官员涌入益州,同朝共事,难免会产生分歧和许多矛盾。

这种矛盾会伴随朝政的稳固程度不断变化,按最初所说,诸葛亮曾经的连续北伐造成了蜀汉国力衰弱,荆州之臣多愿意继续征战,而益州的臣子主张休战养兵,这便容易形成朝廷之中的矛盾,这种矛盾仅凭诸葛亮一人根本无法解决,赵云的存在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因为在两方对立的情况下,请诸葛亮一人的意见不一定能获得多数人的支持,但只要赵云存在,凭借他在朝廷乃至军队之中的威信,可以短暂化解朝中的对立和矛盾,这一点更有利于实现刘备最初的愿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蜀汉国力的消耗也会加剧。

这便是赵云不被刘备重用的意义所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重视,而是过分看重,才会选择让他在自己朝代时走向低调,将真正的锋芒留给刘禅的朝代上发挥。

参考文献

[1]费靖博.蜀汉关张马黄赵五将比较研究[J].孙子研究,2022,No.40(04):53-61.

[2]杨建高.《三国演义》赵云形象演变史[D].渤海大学,2021.

[3]王前程.论赵云的悲剧性命运及其成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7):9-1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