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一切回归史 2024-08-16 16:56:46

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政权的兴衰起落和国家的更替变化十分常见,每一个封建王朝都呈现出一种盛极必衰的大趋势,纵观整个历史,建立,兴盛,灭亡似乎成了每一个政权的必经之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社会分为治世和乱世两种。

在国家兴衰的历程中,这两种社会状态会随时发生转换,比如在秦朝统一的末期,曾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乃至于后来的楚汉之争,东汉末年社会再度陷入混乱,相比于此前的秦朝情况更加严重,这段历史还曾被明朝时期的作家罗贯中写成《三国演义》。

主要讲述了东汉朝政昏庸之际,三大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彼此之间有合作,有战争,互有胜负,给后世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汉末年其实是四国并存,罗贯中在创作中只提到了其中的三个,这是为什么?被抹去的那一国很熟悉。

群雄逐鹿与政权并立

从历史角度来看,东汉末年应该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大混乱局面,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本意就是描写朝代末年,诸侯纷争的乱象,但是很多人都被名称所误导,认为三国演义所叙述的就是三个国家之间的争战不休,事实却并非如此。

提起三大势力和三大主角,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操所在的魏国政权,孙权所在的东吴政权,以及刘备所在的蜀汉政权,其实这种划分方法是错误的,东汉末年乃至后续国家之间的对峙局面,从来不是三足鼎立,而是诸多政权并立存在的形式。

出现这种现象的起因是东汉朝廷的混乱,彼时的朝廷皇帝频繁更换,外戚和宦官先后掌权,地方叛乱四起,各路诸侯蠢蠢欲动,十常侍乱政之后,长年盘踞在羌族的董卓进京,以勤王救驾之名独揽政权,甚至有另立新君的想法。

最终因为引起公愤而引来了十八路诸侯的合力讨伐,不料这些诸侯各怀鬼胎,最终也没能完全取得胜利,袁绍,袁术,孙坚等处于各自私心纷纷占据地盘,导致地方上更加混乱,这也为接下来三大主流政权的出现和巩固奠定了基础。

首先就是曹操,他很会把握天时,趁董卓被杀之际进入朝中独揽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快被册封为丞相,并假借天子号令骑兵讨伐四方诸侯,实则是为巩固自己的权力,朝中多数大臣虽托名为汉,实则只为曹操一个人服务。

曹操为了壮大自己,也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周闲那事之后,与官渡之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北方全都在他的统治之中。

至于孙权,他所掌握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和他并没有太多关联,众所周知,是孙策以玉玺为质,借口为父亲报仇,向袁术借了兵马,才陆续平定了江东六郡,依靠长江天险建立了东吴的基业。

刘备则不同,他的基业完全是靠自己打拼而来的,没有曹操那样朝政的支持,没有像孙权那样继承父兄的基业,刘备凭借人和优势,从荆州到益州,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中,主要描写这三大势力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但这时的它们,尚且不能以国家而论,只能算是当时较为强大的几个割据势力而已,也可以说是一方诸侯,因为当时汉献帝尚在,虽然手中没有权力,但皇室体系还算完整。

天下局面之变动是从曹丕篡汉开始,强迫汉献帝让位意味着国家的灭亡,他将国号更改为大魏,刘备坐拥两川之地,得知曹丕的行为后为延续汉朝称帝,孙权在江东也自立为帝,这才算是三国时期的开始。

其他割据势力

魏蜀吴三大势力先后建立国家政权,是人们意识中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社会局面中,只有这三个国家的存在,当年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之后,孙权稳固了在江东的统治,刘备趁机占领南方各大州郡,曹操则盘踞在北方不敢南下。

也就是说,刘备是三大势力之中唯一利用战争进行领土扩张的存在,而他所建立的蜀国也是三人之中最弱小的一个,所以就注定蜀国之中或周边有很多不稳定因素,这也是当时不属于三国的其他势力之一,比如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因为不服蜀国的管辖,在刘备去世以后,南王孟获在永昌地区发动叛乱,这是地方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不能算是国家,但却拥有了完整的国家制度和体系,甚至能与蜀国直接进行对抗,最终还是诸葛亮亲自带兵前往方才平息。

除了南方的蛮夷,三国鼎立的局面下,还有一些地方势力依然存在,如羌族,极北地区的匈奴少数民族等等,但这些势力,三国演义的小说情节中多少都有提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汉末年除了最终走出的魏蜀吴三大势力之外,还有一个国家存在。

也就是说,东汉末年的政治乱局之中,其实是有四个国家存在的,但罗贯中在进行描写时只提到了三个,最后一个国家直接被抹去,三国演义作为小说,定然存在部分虚构成分,对政权和国家的取舍是让内容更加完整,更具有可读性。

但从历史层面来讨论,这个国家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熟悉,它就是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家族,因为地处偏远,远离中原政权,所以中原地区的群雄逐鹿很少会影响到辽东地区的政局。

公孙家族的发迹和壮大

和当年的董卓势力类似,公孙家族在辽东地区有很强大的底蕴,最初的建立者名曰公孙度,他是辽东襄平人,曾在汉朝担任官吏,所以在当地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并不能算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后来获得平步青云的机会,是因为一次巧合。

公孙度恰好与调任的太守同宗,又和他膝下儿子同年,所以太守对他倍感亲切,很快提拔公孙度为冀州刺史,这便为公孙度日后割据辽东奠定了基础,因为他很快就出任辽东太守。

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公孙度也曾遇到一些困难,因为他此前官职低微,又没什么身家背景,所以辽东的官僚和豪族们都不愿接受公孙度的管理,对这种情况他选择了以武立威,对于那些不肯合作的豪门大姓,公孙度采用残忍的屠杀政策。

很短的时间内,当地百余个豪门全都被灭,整个辽东都十分震惊,震慑人心的同时,树立了公孙度在辽东的威望,也进一步确立了他对于辽东的统治地位,很快基本的国家体系就已经建立,在稳定局面后,公孙度决定对外征战转移内部矛盾。

高句丽,乌丸等都是他讨伐的对象,甚至远渡重洋,将东莱海岛的多数郡县全部攻下,并在此地另置官吏进行管理,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这时开始辽东地区的内外局面均趋于稳定,为了方便管理,公孙度选择将辽东地区一分为二。

分别是辽西和中辽郡,并各自派遣官员进行管理,此举实则为对自己子孙后代继承考虑,公孙度的子下一代顺利完成了对辽东地区的接管,还自立为辽东侯,建立祖庙,还准备了天子的礼仪和车仗,最适合东汉分庭抗礼的趋势。

公孙势力对辽东地区的统治从东汉末年一直延续到了三国时期,这个具有完整国家体系的政权先后存在了50年之久,也是各大地方政权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恰逢此时中原地区相互征战不休,辽东的公孙势力趁此机会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变得越发强大。

从地理位置看,东汉末年的辽东势力位于曹操和袁绍两大割据政权的正后方,一番商议后,公孙家族与袁绍达成了合作协议,但野心勃勃的袁绍知道这种关系只是浮于表面,并且暂时性的,这种脆弱的联盟早晚会走向破裂。

可惜袁绍在尚未有所作为之时,就在官渡之战中遭遇惨败,而公孙家族成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曹操自然是将辽东地区的公孙家族势力一并划分到了敌对阵营,此时的公孙康作为家族的头领见曹操势力强悍,已经有了投诚的打算,所以很快反水。

袁曹之间的斗争结束后,公孙家族变成了曹操的从属势力,后来继位到公孙渊野心勃勃,再度有了反叛的念头,很快和孙权走向联合,一同抵抗曹操,这也成了公孙家族最后的归宿。

结语

这便是东汉末年第四个国家的命运,起初发迹之时固然势力庞大,但后来因为政局的变化,不断依附于其他政权,甚至多次反水,这就注定了公孙家族的衰落,这种反复无常或许是罗贯中将它从小说之中抹去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廖浩佑.地方势力与东汉末年政局[D].(null),2016.

[1]孙立涛,.东汉末年党人清议及其相关问题阐释[J].天中学刊,2021,(03):8.

[1]庄海刚,.东汉末年家族事业传承的影响因素探究[J].(null),2019,(13):3.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