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的很多篇目,是发生在淄川本乡本土的故事

任叔岳 2021-11-21 15:54:50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花了几十年心血写成的。聊斋里有大大小小好几百个故事,而且故事发生的地方也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还涉及了外国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聊斋志异中的很多篇目,是发生在淄川“本乡本土”的故事。

蒲松龄,故居在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蒲家庄,建村时间大约是宋代,一开始因为村里有三棵大槐树而命名为三槐庄,明朝中期以后因为姓氏而改名蒲家庄。蒲家庄附近有一口水质非常好的水井(也可以说是泉水),这就是著名的“柳泉”了。蒲松龄曾经用柳泉的水烧茶接待来往的客商,然后搜集材料,编写故事等。

聊斋中发生在淄川本乡本土的故事有二三十则了,大部分是精短的故事。稍微长点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山魈》、《王六郎》、《山市》等。

淄川区正好是平原和丘陵山地的交界地带了,在淄川城区的东面、西面和南面都有挺多山脉和山峰了。有山就有寺庙,淄川城区南面南三十五里瑚山下就有一座寺庙叫柳沟寺,是风景优美而且环境幽静的地方。蒲松龄的朋友孙太白的曾祖曾经隐居在这里读书,然后遇到了鬼——孙太白把故事讲给了蒲松龄,于是就有了这一篇《山魈》。柳沟寺遗址仍然在,可以算是一个值得游览并且打卡一番的地方了。

淄川的河流,比较大的有淄河、孝妇河等。淄河上游有太河水库,水量比较大,但是淄河已经接近淄博和潍坊的交界处了。从淄川城区流过的河流那是孝妇河,《王六郎》中的渔人就在孝妇河边上捕鱼。王六郎是醉酒后淹死在河里的醉死鬼,和渔人是一对“酒友”。于是,渔人每天晚上请他喝酒,他就帮助渔人捕鱼于是渔人每天晚上满载而归。王六郎虽然是酒醉后的淹死鬼,但仍然有“仁爱之心”,不忍心看到母子二人死亡给自己找“更替”于是救了他们的性命,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被委任为一个小镇的土地神,修成了正果。孝妇河发源于淄博南部山区,是山东省的大河“小清河”的支流之一。在明清时期,这一带还没有什么现代工业,环境还挺好,水质也不错的。河里的鱼类比如鲤鱼、草鱼、鲫鱼、泥鳅、黑鱼、鲶鱼、白条鱼还是比较多的,渔人有王六郎帮助,自然就能够满载而归了。《王六郎》一篇,可以算聊斋里面最有人情味、最暖心正能量的故事之一了。

《山市》与其说是一篇故事,不如说是一篇写景散文了。淄川城区的南面、东面和西面都有山,只有北面是平原啊。《山市》中的山叫做奂山,经过热心的研究者考证,奂山在淄川城区的西边,北起周村萌水镇张家沟,与萌山相邻,南至淄川城南镇西楼村,有十好几座山头,长20多里,确实地方挺大的。奂山山市,说的是淄川区某人在一座高楼上观景,突然就看到西面的奂山山里出现了虚无缥缈的街市,亭台楼阁,然后还有高塔等等,确实可以算是神奇的秘境了。然后一阵风过去了,一切自然景观又都没有了——有现代科学知识的都明白,这不就是海市蜃楼么?不过,海市蜃楼一般发生在海里或者沙漠里,发生在山地丘陵的真挺少见的。

除了这三篇以外,聊斋里面发生在淄川的其他故事一般都比较精短,但是虽然短,也有它们的独到之处和特别的价值。

比如,聊斋里面发生在淄川本土的很多故事虽然短小,但写到了很多村庄的名字。这些地方还真有,名称至今尚存。比如《水灾》里讲到的石门村,就在淄川城区西南2.5km处。《泥书生》里讲到罗村,淄川区真的有罗村镇。然后《土地夫人》讲到的窎桥,就是淄川罗村镇的大小窎桥村。《农妇》讲到的磁窑坞,就是现在淄川的磁村镇等……

这《聊斋志异》不光是短篇小说集,也是研究文史,乡土风物的一本好文献呢啊,值得认真去读读了。

0 阅读:2

任叔岳

简介:军事爱好者,历史学半通,有怀旧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