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社交没问题,认知正常,甚至超过同龄孩子,应该是误诊吧?”
小博今年七岁了,已经读了一年的小学。
这个暑假,妈妈给他报了篮球、游泳等兴趣班,和同龄的普通孩子一起上课。
很多圈子里面的家长在知道小博也曾经被诊断为自闭症之后,都觉得是误诊。
小博的妈妈每次都笑着回答说:“是是是,当初应该是误诊。”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内容无关
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4年前的小博,各方面都有自闭症的典型特征。
那时候只有三岁的小博,嘴里整天嘟囔着重复的语言。
他会在地板上将家里的玩具摆成一长条,然后去问妈妈:“为什么地板上有那么多玩具?”
妈妈回答:“这不是你摆的吗?”
他又走到玩具队伍那边,看一眼,又继续跑来问妈妈:“为什么地板上有那么多玩具?”
这样重复的问句可以持续一个多小时。
即使妈妈走开去做其他的事情,他也要追过去问。
妈妈试图用食物转移他的注意力,但他已经沉浸在了自己重复的世界。
无论妈妈是打他或拿其他的东西给他,再或者问他其他的问题,他一概置之不理,还是继续问相同的问题。
如果中途把他的玩具收起来,他会哭着一一摆回去。
只有妈妈强行给他穿上鞋子,带他出门,换一个环境,他才不问了。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无论是机构的老师还是妈妈,在教小博认知的时候,都是一教就会。
描述事件,看绘本,讲故事,小博都做得很好。
而自闭症孩子特有的社交障碍,在小博这里似乎也不存在。
在机构里和其他的自闭症孩子上团课的时候,小博是表现的最好的那一个。
但是小博很喜欢捉弄其他的小朋友,尤其是一些语言表达能力比不上他的。
在机构里上团课,老师对上课的小朋友都是以鼓励为主。
如果老师表扬了哪个小朋友而没有同时表扬他,他会偷偷的用手掐那个小朋友。
喝水的时候故意去撞别人,看到别人摔倒就哈哈大笑。
当大人或者老师询问起来,小博会说是小朋友自己摔倒的。
而被撞的小朋友语言能力比较弱,也没办法完全描述事件。
于是,每次捉弄了别人,小博都很得意。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如果是去游乐场,遇到了普通的孩子,小博会跟他们玩到一起。
但再想捉弄别人,却反而被别人捉弄的时候,他又会大发脾气,大哭大闹。
小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没有让他去融合幼儿园,选了一家孩子比较少,老师比较多的私立幼儿园。
小博在幼儿园的表现和普通孩子差不多,老师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异常。
小博的妈妈很欣慰,但是,心底的阴影依然存在。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小博在上小学之前,读了一段时间的幼小衔接班,班上的同学都是同龄的普通儿童,他在里面也跟得上。
独立上了小学之后,小博在学校适应良好,但妈妈还是不敢放松。
每天都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同样,小学的老师,也没觉得小博是特殊孩子。
可以说,小博已经“脱帽”了!
然而,他很多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有些行为也很刻板。
比如家里摆放的物件,一定要摆放在他认可的地方,一旦移动位置,哪怕只是微小的改变,小博也会大哭大闹。
妈妈提醒他,在家里可以哭闹,但出门在外,就要学着接受外面的不一样和环境的随时改变。
小博可以理解,但似乎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妈妈教他,如果在学校想哭闹的话,就闭上眼睛,握紧双手。
妈妈知道,这些需要自己长期注意和引导。
一旦有孩子发现了小博的这一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来捉弄他,可能小博多年的干预学习会毁于一旦。
对于小博的学习,妈妈从来不担心,可是孩子的情绪问题,只能慢慢的“磨”!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和本文内容无关
因为有小博这个优秀的“脱帽”孩子在前,小博的妈妈接到了一份影子老师的工作。
每天上午在幼儿园半天,一对一的辅助上了幼儿园的自闭症小朋友。
“久病都能成医”,小博妈妈引导孩子的水平自然不错,而相应的薪资也不低。
小博的成功入学,让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看到了希望。
而小博妈妈却始终不能彻底放心,她知道,小博和普通孩子还是有差距。
但这些是没办法短时间去提升和改变的,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的缩小差距,直至接近于“无”。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一步步,总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