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4日,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该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着日本军事指挥体系的重大调整,并可能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经过、领导层、指挥结构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四个方面对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进行评介。
关键词: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日本防卫省,日本自卫队

2025年3月24日,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联合作战司令部)成立大会在东京都市谷的防卫省举行。会上,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亲自为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授旗,该作战司令部首任司令南云宪一郎接过旗帜。随后,南云宪一郎发表讲话称:“我们的使命是,无缝应对从和平时期到紧急事态的各种情况,坚决保卫人民的生命和和平生活以及我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为了在防卫大臣的指挥下有效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我们将不懈努力,打造一支更强大、更健康的军队。”成立大会的完成标志着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正式成立。
据报道,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总部设在日本东京都市谷的防卫省内,将负责指挥日本陆上自卫队、日本海上自卫队、日本航空自卫队、网络防御部队和太空作战群。统合作战司令部由一名将官(四朵樱花的军衔标志,相当于大将)领导,其军衔与日本陆自、海自、空自的幕僚长相同。统合作战司令部将充当日本自卫队与美国印太司令部的联络点,以便日本的统合幕僚长能够集中精力与防卫大臣和政府中的其他相关人士进行沟通并提出建议。成立初期,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人员编制为240人,但其计划进一步扩编。据NHK报道,有官员建议将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的人员编制增加到280人。
成立经过据日媒报道,2011年,日本东北部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时任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折木良一身兼数职,既要指挥日本自卫队开展救灾行动,又要向首相和防卫大臣提供建议,还要与驻日美军联络。这样的指挥和沟通流程可能使得统合幕僚长精力分散,并使相关指挥工作和联合行动的开展受到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并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日本防卫省开始考虑成立一个“常设联合司令部”。
2022年,日本防卫省发布的《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提到了建立联合司令部的构想。该文件建议日本政府建立一个“联合司令部”,以“建立一个能够在从和平时期到突发事件的所有阶段无缝执行跨域行动的系统,目的是加强自卫队各军种之间联合行动的有效性”。同年,日本防卫省发布的《国家防卫战略》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2023年9月,日本防卫省宣布,其将于2025年3月成立“常设联合司令部”,并在2024财年范围内申请105亿日元(7120万美元)的资金,以用于支付成立该司令部的费用。
2024年5月,日本政府通过了《防卫省设置法修正案》,批准设立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2025年3月11日,时任统合幕僚副长的南云宪一郎被提名为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司令。2025年3月24日,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成立仪式在东京都市谷的防卫省内举行,南云宪一郎被正式任命为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第一任司令,俵千城被任命为副司令。防卫大臣中谷元向南云宪一郎授予了统合作战司令部旗帜。
指挥体系的改变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可能会对日本自卫队的指挥体系和美日协同作战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自卫队指挥体系方面,统合作战司令部成立之前,自卫队主要由统合幕僚长领导的统合幕僚监部指挥。统合幕僚监部需根据形势做出研判,向下属的各军种部队下达指令,并监督其行动,同时该部门还要向日本防卫大臣和首相提供建议和最新情况。可以说,在旧体系下,统合幕僚监部承担了“辅佐防卫相”和实际“指挥部署”部队的双重职责。在统合作战司令部成立后,自卫队各军种部队的实际指挥职责将由统合作战司令部承担,统合幕僚监部只需承担“辅佐防卫相”的职责。

统合司令部成立前后的日本自卫队指挥体系对比
在美日协同作战方面,日本新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将显著提升美日两军的协调水平,丰富两军的沟通渠道。在作战领域,日本的统合作战司令部与美国的印太司令部将直接对接,通过专门的沟通机制,实现对前沿作战部队的快速协调。这种直接对接不仅缩短了指挥链条,还提升了作战决策的时效性,使美日两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迅速地采取联合行动。在战略层面,美日两军的协调工作将通过日本的统合幕僚监部与美国的联合参谋本部之间的沟通来实现,以确保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协同性。这种高层协调机制有助于在“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制定统一的战略方针,并在必要时迅速形成战略级别的联合应对方案。

统合作战司令部成立后美日两军的协调体系
此外,有日媒报道,驻日美军司令部计划迁至东京市中心,与统合作战司令部在地理上更靠近,以进一步提高协同效率。这一调整将使驻日美军司令部能够更直接地参与日本自卫队的指挥体系,实现更高效的联合训练和作战行动。总体来看,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着日本军事指挥体系的重大调整,并且将对未来自卫队指挥体系的发展和美日联合作战体系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领导层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为南云宪一郎,副司令为俵千城。以下为二人的部分履历:
南云宪一郎出生于日本山形县,1989年3月毕业于日本防卫大学(33期),后加入日本航空自卫队。加入军队后,其曾担任F-15J战斗机飞行员。2008年5月,南云宪一郎曾到美国空军大学学习进修。2009年7月,南云宪一郎回到日本航空自卫队,历任航空幕僚监部总务部总务庶务室长、中部航空方面队司令部防卫部长、航空幕僚监部人事教育部厚生课长、第6航空联队司令官兼小松空军基地司令官、中央航空方面队副司令官、航空幕僚监部防卫部长。2020年8月25日,南云宪一郎晋升为空将(日本航空自卫队三星将官,最高为四星),并被任命为西部航空方面队司令官。2023年3月30日,南云宪一郎出任统合幕僚副长。2024年2月15日,统合幕僚监部宣布,现任统合幕僚长吉田义秀因病入院,南云宪一郎暂时代理统合幕僚长一职。2025年3月24日,南云宪一郎被任命为统合作战司令部司令。

南云宪一郎履历
俵千城出生于日本岛根县。1989年3月,俵千城从日本防卫大学毕业(33期),加入日本海上自卫队,历任海上幕僚监部指挥通信情报部指挥通信科指挥通信班长、第3潜水队司令、海上幕僚监部防卫部防卫科防卫调整官、海上幕僚监部防卫部通用支援课长、统合幕僚监部运用部副部长、对潜支援群司令、海上幕僚监部指挥通信情报部长、潜艇舰队司令官、佐世保地方总监。

俵千城履历
这一人事安排折射出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多重考量。从军种角度看,空海双主导模式体现日本防卫省对海空联合作战的高度重视。南云宪一郎作为日本航空自卫队前西部航空方面队司令,拥有一定的应对日本西部和西南部空域紧急情况的经验,这一人事安排突出了日本防卫省对这一区域的高度重视;俵千城曾任潜艇舰队司令和佐世保地方总监,具有一定的通信和后勤保障经验,其海军和后勤支援背景体现了自卫队对海上交通线及后勤保障方面的战术侧重。这种组合既体现了日本自卫队的转型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印太司令部对日本承担更多海空拦截任务的期待。
此次人事安排背后或许潜藏着深刻的历史隐喻与现实意义。南云宪一郎的姓氏和出生地与二战时期偷袭珍珠港的联合舰队司令南云忠一高度相似,尽管官方强调纯属巧合,但在日本右翼历史修正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这种符号关联很可能寓意深远,远非“巧合”二字所能解释。更具实质意义的是,南云宪一郎曾在美国空军大学深造,对美军的作战指挥体系较为了解。这种经历使其成为提升美日两军协调程度的最佳人选,特别是在统合作战司令部需与美军印太司令部直接联通的架构下,拥有留美经历的将领显然更有利于消除指挥协调障碍。
此外,该任命也暴露了日本自卫队转型的结构性矛盾。表面上海空协同彰显联合战力,实则反映出陆上自卫队的边缘化。作为拥兵15万的最大军种,陆自在“离岛防卫”战略下被赋予更多两栖作战任务,但其在实际联合作战中的作用却正在被弱化。例如,日本正通过新组建“海上输送群”和强化机动部队的方式,将陆自定位为快速反应和支援力量,而非核心作战主体。这与其庞大的规模和传统的主体性地位相矛盾。同样,此次以海空将领为主的统合作战司令部任命也反映出了这一点。
带来的影响日本成立统合司令部的决策,本质上是多重战略意图交织的结果,其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十分深远。从日本内部看,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可能将使日本陆自、海自和空自的作战协调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相比以前兼具向上“辅佐”和向下“指挥”职责的统合幕僚监部,新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拥有更明确的分工和更专一的职责,其精力可以专门用于部队的指挥控制,这无疑将提高各个自卫队的联合作战指挥效率和协调水平。此外,统合作战司令部副司令的后勤保障背景可能有利于该部门有效应对各种日本国内的紧急情况,使得自卫队在救灾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显著提高。
不仅如此,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可能将使日本加速突破“专守防卫”框架,推进军事正常化。2022年,日本政府修订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点明了台海对日本的重要性,并允许自卫队对敌方导弹基地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日本的“专守防卫”的宪法约束遭到突破。此后,日本政府于2023年宣布,其计划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2025年初,日本政府开始探讨在九州部署千枚射程覆盖台海的12式改进型反舰导弹的可能性。这一系列举措正在赋予自卫队更多的攻击能力,并使日本逐步突破“专守防卫”框架。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将使这些进攻性能力得到更好地整合和运用,并为未来更多的新能力部署提供较为坚实的指控基础。这无疑将使日本进一步加速突破“专守防卫”框架。
从外部来看,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可能将进一步推进美日军事同盟的深度整合。新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拥有与美国印太司令部和驻日美军进行沟通的专门渠道,相比以前自卫队需通过统合幕僚监部和统合幕僚长与美军进行沟通的方式,新的沟通渠道可能更加直接、更加有效,能够极大地提升沟通效率。这必然将提高美日军事指挥体系的协调程度,进一步推进美日军事同盟的深度整合。此外,在2024年7月的美日外长和防长“2+2”会谈中,美国表示,其将重新调整驻日美军体系,新设“联合作战司令部”,以配合日本即将设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届时,日本自卫队与驻日美军的协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美日军事同盟的深度整合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统合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可能会为亚太安全态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统合司令部的成立可能提升自卫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联合作战效率,同时与驻日美军实现深度对接,强化美日军事合作。自卫队联合作战效率的提升以及美日军事同盟的进一步深度绑定,不仅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还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使周边国家重新评估与日本的外交关系和军事互动,从而破坏原本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此外,日本通过设立该司令部,试图在美日同盟框架下提升自身的军事能力,同时“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力,这种战略指向恐将加剧东亚地缘对抗风险,使地区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