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东征李朝并勒石记功,随后此石碑历尽坎坷,被其视为耻辱

史海撷英 2024-03-24 10:41:23

众所周知,韩国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甚至在清王朝灭亡前,韩国所使用的官方文字都是汉字。如今在韩国首都就竖立着一块刻有汉字的石碑,据说这块石碑与清王朝有关,见证过韩国的一段屈辱历史,还被许多韩国人视为国耻。

然而极好面子的韩国人却一反常态地将这块石碑保留了下来,并没有要销毁的意思,这是为何呢?这块石碑到底有什么来历呢?

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并于年底亲率十二万大军入侵李朝。要知道,当时的明朝还没有完全覆灭,为何皇太极宁愿先暂缓攻打明朝,转而先进军一江之隔的李朝呢?这还要从崇祯元年(1628年)开始说起。

崇祯元年(1628年),皇太极曾向李朝借兵船攻打明朝,而李朝作为大明多年来的藩属国,对明朝非常忠心,直言:“明国犹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国,可乎?船殆不可藉也。”显然,李朝是站在明朝那边的,也并不认可后金。

崇祯九年(1636年)2月,预备称帝的皇太极派心腹英俄尔岱向李朝王室送信,暗示李朝改变立场,上书拥护皇太极称帝。李朝仁祖李倧接到信时虽有犹豫,但内心还是更偏向明朝,而李朝朝堂内更是一边倒地支持明朝,直接痛斥皇太极是在以夷代华,甚至建议先斩后金来使向明朝表忠心。

爱新觉罗・皇太极

英俄尔岱见势不妙果断逃回了后金,并向皇太极禀明了李朝的态度,此时皇太极已经对李朝极其不满了。

崇祯九年(1636年)4月,皇太极称帝,李朝虽派来使臣恭贺,却拒绝行三跪九叩之礼,坚称自己只对宗主国大明行此大礼。面对李朝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皇太极终于怒上心头,决定给李朝一个下马威,也让其他跟李朝一样仍然效忠明皇的旧臣看看忤逆自己是什么下场。

崇祯九年(1636年)11月19日,皇太极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决定发兵讨伐李朝,并于12月2日起行。李倧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明朝发出了求救信,寄希望于宗主国出兵拯救李朝。

然而当时的明朝早已自顾不暇,哪还有空闲理会一个藩属国的求救,于是清军在渡过鸭绿江后一路高歌猛进,不到一个月便以压倒性的优势打到了李朝国都汉城,逼得李倧弃城逃往南汉山城。

很快,南汉山城便被清军层层包围,受困的李倧见势不妙想要与皇太极和谈,但皇太极坚持要求李倧出城投降,同时还优待了被俘的李朝王室,并承诺即便李倧投降亦可保住王位。无奈之下,李倧只得妥协,于崇祯十年正月初五(1637年1月30日)褪下王袍出城投降,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自此,李朝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

被大清征服后,李朝虽明面上改了年号并对清朝俯首称臣,但骨子里还是不太瞧得上清朝,皇太极为了立威,有意在李朝建立一块功德碑记录清军攻下李朝的过程,并歌颂皇太极对李朝的恩德。而李朝虽对此倍感屈辱,但迫于清朝的强权,也不得不将修建功德碑提上日程。

在选人为石碑刻字时,李朝书法家们纷纷以各种理由拒绝出面,生怕自己的名字与这块石碑沾上关系,结果导致修建石碑的工程一直拖到了崇祯十二年(1639年)12月才勉强完成,而且石碑上面的字迹还十分潦草,笔笔都透露着一股勉强之意。崇祯十二年(1639年)六月,仁祖命三田渡碑文速印以送,并令书写官不可互相推诿,于是李朝著名书法家吴竣书写正文,东阳尉申翊圣(贞淑翁主之夫)篆刻碑文,但申翊圣坚持以“既不能死于主辱之日,常怀痛恨,决不敢以病败之身当此事也”,终究不肯书,于是改由吕尔徵负责篆刻。直到当年十二月,由石碑和碑阁组成的三田渡碑役才全部完毕,《大清皇帝功德碑》汉文部分为:“大清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宽温仁圣皇帝以坏和自我,始赫然怒,以武临之,直捣而东,莫敢有抗者。时我寡君栖于南汉,凛凛若履春冰而待白日者殆五旬。东南诸道兵相继崩溃,西北帅逗挠峡内,不能进一步,城中食且尽。当此之时,以大兵薄城,如霜风之卷秋萚,炉火之燎鸿毛,而皇帝以不杀为武,惟布德是先,乃降敕谕之曰:‘来,朕全尔;否,屠之!’有若英、马诸大将,承皇命相属于道。于是我寡君集文武诸臣谓曰:‘予托和好于大邦,十年于兹矣。由予惛惑,自速天讨,万姓鱼肉,罪在予一人。皇帝犹不忍屠戮之,谕之如此,予曷敢不钦承,以上全我宗社、下保我生灵乎?’大臣协赞之,遂从数十骑诣军前请罪。皇帝乃优之以礼,拊之以恩,一见而推心腹,锡赉之恩,遍及从臣。礼罢,即还我寡君于都城,立召兵之南下者,振旅而西,抚民劝农,远近之雉鸟散者咸复厥居,讵非大幸欤?小邦之获罪上国久矣!己未之役,都元帅姜弘立助兵明朝,兵败被擒,太祖武皇帝只留弘立等数人,余悉放回,恩莫大焉,而小邦迷不知悟;丁卯岁,今皇帝命将东征,本国君臣避入海岛,遣使请成,皇帝允之,视为兄弟国,疆土复完,弘立亦还矣。自兹以往,礼遇不替,冠盖交迹,不幸浮议扇动,构成乱梯。小邦申饬边臣,言涉不逊,而其文为使臣所得,皇帝犹宽贷之,不即加兵,乃先降明旨,谕以师期,丁宁反复,不翅若耳提面命,而终未免焉,则小邦君臣之罪,益无所逃矣。皇帝既以大兵围南汉,而又命偏师先陷江都,宫嫔王子暨卿士家小俱被俘获。皇帝戒诸将不得扰害,令从官及内侍看护,既而大霈恩典,小邦君臣及其被获眷属复归于旧。霜雪变为阳春,枯旱转为时雨,区宇既亡而复存,宗社已绝而还续。环东土数千里,咸囿于生成之泽,此实古昔简策所稀观也!于戏盛哉!汉水上流三田渡之南,即皇帝驻跸之所也,坛场在焉。我寡君爰命水部,就坛所增而高大之,又伐石以碑之,垂诸永久,以彰夫皇帝之功之德,直与造化而同流也。岂特我小邦世世而永赖,抑亦大朝之仁声武谊无远不服者,未始不基于兹也。顾摹天地之大,画日月之明,不足以仿佛其万一,谨载其大略。铭曰:天降霜露,载肃载育。惟帝则之,并布威德。皇帝东征,十万其师。殷殷轰轰,如虎如豼。西蕃穷发,暨夫北落。执殳前驱,厥灵赫赫。皇帝孔仁,诞降恩言。十行昭回,既严且温。始迷不知,自贻伊戚。帝有明命,如寐之觉。我后祗服,相率而归。匪惟怛威,惟德之依。皇帝嘉之,泽洽礼优。载色载笑,爰束戈矛。何以锡之?骏马轻裘。都人士女,乃歌乃讴。我后言旋,皇帝之赐。皇帝班师,活我赤子。哀我荡析,劝我穑事。金瓯依旧,翠坛维新。枯骨再肉,寒荄复春。有石巍然,大江之头。万载三韩,皇帝之休。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臣吕尔徴奉教篆。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臣吴竣奉教书。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臣李景奭奉教撰。崇德四年十二月初八日立”。时人记载:“作彩阁,设层阶,立崇碑,其中围以垣墙,工役酷大且巧”。仁祖赏赐监役官以下有差,李朝史臣对此感叹道:“受赏之人,苟有士夫之心,岂不以为耻乎?”

为了加强对李朝动态的监视,清朝屡屡派使者来视察,至该碑完工为止。如《清太宗实录》记载,崇祯十二年(1639年)“朝鲜王颂上功德,树碑于三田渡地方,传示万世,以其事奏闻。上遣内院官查布海、李栖凤、毕礼克图偕户部承政马福塔、礼部参政超哈尔、刑部参政宗室吴达海等往观之。”清朝则对这块石碑非常满意,每次出使李朝时都会要求去参观一番。李朝一面感到羞耻,一面又不敢损坏石碑生怕惹得清帝不悦,李朝后来还专门定军守直三田渡碑阁,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后李朝被日本侵占,这块石碑才被作为中国的印记被日本抹去,从此深埋地下。

讽刺的是,石碑的建立见证了李朝曾经遭受的耻辱,而石碑的深埋又代表了李朝再次沦陷的屈辱历史。

不过石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民国二十年(1931年),这块石碑被朝鲜文物部门挖出,但到了1956年,韩国文教部长又认为石碑象征的是国耻,于是又将石碑埋回地下。1963年,经过一场洪水洗礼后,石碑又一次重见天日,此时的韩国政府出于尊重历史,决定不再将这块石碑掩埋,甚至还下令保护石碑。

于是,这块见证过韩国百年兴衰史的石碑终于落定首尔,许多不满韩国政府做法的韩国民众曾恶意破坏过石碑,但韩国政府始终没有拆除石碑的意思,还几次修复了石碑被损坏的地方。

1 阅读:29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