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群体中,我们会迫于社群的压力而做出行为和信念的改变,表现出了普遍的从众倾向。
早在约两千五百年前,墨子就教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还有名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那么,什么情况下个体更容易从众呢?
个体与群体越一致就越容易从众。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力就越大。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们公开做出反应时要比私下里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比如,竞选造势、集会游行示威等。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做出事前承诺,就会坚持到底,因为公开承诺后往往会使其难走回头路。比如,老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诺为员工涨工资,如果未能如期兑现诺言,那就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切忌不切实际的承诺、好大喜功的承诺和妖言惑众的承诺,尤其是那一帮政客。
个体为什么要从众呢?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规范性”的影响——个体要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规范以免遭拒绝、获得群体的接纳和赞赏。因为社会拒绝令人孤独,令人痛苦。偏离群体的巨大代价会使我们违心地附和群体,或至少压抑自己的反对性意见。这就是为什么处在一群腐败分子中保持两袖清风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又比如,儿童如果发现同一个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戴上了电话手表,他就会感到不适,也一定要喊父母买。
另外一个原因来自于“信息”的影响。处在某一群体当中,个体最常接触的就是本群体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有所依赖、或对信息所蕴涵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以几乎意识不到的方式被同化。于是,个体就会愈加主动靠近群体,群体再进一步同化个体,如此相互强化,使个体与群体越来越趋同。
从众心理与行为,使得人类数十亿个体不是一盘散沙,有利于构建社会良好秩序,但也可能会被一些政客、野心家、土匪、黑社会地痞流氓打手利用以组建成乌合之众。我们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从众,需要的是在人云亦云和个体意识之间保持平衡,谨遵儒家智慧《中庸》里的“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