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五六年前,有媒体将当时国内发展几个较快潜力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评估为三剑客,把这三家公司名字各取一个字打造了“蔚小理”组合。
即李斌创办的蔚来,何小鹏创办的小鹏汽车,以及理想创办的理想汽车。
如今到了2025年,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媒体果然没有预估错误,在国内已经倒闭了几十家叫得出名号的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蔚小理三剑客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坚挺。
不过三家公司虽然实力都很不错,但具体的情况却不可同日而语。
理想已经连续盈利李想一直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20多年前,理想抓住互联网的浪潮,开办了泡泡网,为当时的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些it方面的咨询。
在别人上网花钱的时候,他通过互联网已经能赚到几万块一个月了。
而他这时候是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果断做出选择,放弃学业,选择辍学创业。
此后他又成立了汽车之家,2016年汽车之家被转卖,虽未公布李想从中获利,但作为创始人的他绝对足以财富自由。
连续成功后没有停歇,理想又抓准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口,创办了定位于中高端的理想汽车。
作为成功商人的他有很多方面的优点,在市场打造、控制成本、核算盈利、拉取风投等方面远远强于其他创业者。
这也使得理想成为了三剑客中第一个实现盈利的公司。
除了创业之初出现大规模的资金使用,走向正轨后,理想汽车的亏损相比行业的投入简直不值一提。
2020年到2022年三年的时间,理想汽车的亏损仅仅只有30亿。
2023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赚到了117亿,直接把前几年的亏损都抹平了。
并且在最新出炉的2024年财报中,再次实现了全年80多亿人民币的盈利,领跑一众新势力新能源汽车公司,仅次于国内如同比亚迪吉利长城这种老牌汽车巨头。
不过和大多数汽车公司一样,在盈利的同时理想汽车饱受争议,比较常见的质疑就是认为收购江淮汽车的理想,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版的江淮。
还有的人质疑理想汽车一年就卖出几十万台,利润就能追得上国内一些卖了上百万台的巨型车企,认为理想汽车的价格利润过高等争议。
小鹏汽车即将盈利相比于李想的顺风顺水,何小鹏坐汽车简直要了半个身价。
何小鹏做新能源汽车是第二次成功的创业,第1次创业成功是他成立的uc浏览器。
现如今uc浏览器被阿里巴巴收购了,加上种种原因的影响已经不行了。
可是在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前,uc浏览器一度能够和百度打对台。
可以说uc浏览器是非常成功,而这次非常成功的创业,也让何小鹏从中足足套现了高达几十亿的收入。
此后拿到钱之后,自己的钱加上投资人的钱一头扎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大坑里。
一开始何小鹏几乎什么都不懂,高薪去聘请汽车行业的高管,结果却把何小鹏当作圈外人,高管联合起来搞贪污,不是几个人联合是几十个人上下串通,何小鹏被埋在鼓里,一点也不知道。
以至于小鹏汽车一直都是高价格,却低性价比。
最后还是大众集团投资小鹏汽车7亿美元,经过审查后发现小鹏汽车生产造价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何小鹏也终于悔悟了,自己开始深入一线调查价格,并且聘请了长城集团签总裁王凤英来审查供应链。
经过一番操作,小鹏汽车造出了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汽车。
2024年小鹏汽车的销量达到了19万台,亏损已经得到大幅度的削减。
何小鹏在最新的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更是喊出了要在2025年实现公司的盈利。
蔚来盈利遥遥无期说实话,几年前可能没有人想到李斌的蔚来汽车才是盈利最晚的那家公司。
一开始三剑客中蔚来汽车实际上才是关注度和呼声最高的。
从公司成立之初,蔚来汽车就获得了各大机构和地方政府高达数百亿的投资。
可是巨额的投资在短期内不一定能带来巨额的回报。
蔚来公司与其他走轻资产的新势力新能源公司不同,他从一开始就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慢的特点,在全国各地都兴建蔚来的换电站,以图拿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
可是这个规模的投资连比亚迪这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巨头都不敢贸然的闯入换电行业,更不要说蔚来了。
虽然蔚来现如今在换电业务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投资换来的资产确实是肉眼可见,实打实的。
但是随着电池业务的发展,充电时间不再成为阻碍,遍布全国的换电站存在的价值会下降这是无可置疑的。
根据蔚来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在最近的五年里在财报上蔚来公司已经亏损了七百多亿了,这还不算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财报上显示的蔚来亏损是在呈现着逐年扩大的趋势。
在这里我就仅仅评价一个蔚来汽车换电业务,其他未来公司的业务拓展我也就不多谈了,不然的话好像我写这篇文章是专门为了批评蔚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