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轮回,朝代更跌,人类繁衍,生生不息!时代脚步进展至二十一世记,中华民族欣逢盛世,人民祥和安居乐业,思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国盛则正史志,民安则修族谱。国史,地方志,家族谱为三史,意在祥记国家.民族.先祖,修身齐家平天下之丰功伟绩,纪述先人奋斗的光辉历程。可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如今国泰民安,人民丰衣足食,当享此先祖先辈,为我辈创造,泽被下的幸福安乐之际,不禁思念列祖,列宗。为不忘先辈的伟业,功绩,育教,使后世后人牢记自己出身先人来历及作为。在政府大力倡导,族人呼声高涨之际,修续家谱族谱之事,己是当务之急。也是当辈族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达上对得起历代先祖,下可泽被后世。进而使家族更加发达,更加兴盛。为国家,为民族发展,做出更加辉煌的事业。
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要干什么?每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都会在时时思索,探讨!思正志明,方能更好的树立高远之志,更有明确方向,去实践修身齐家平天之大业。我等宗亲既然已不能为国奔赴边关驰骋疆场,那就应为我黄氏家族贡献微薄之力,理应明晰我等先祖来历事迹传承于后世,以慰祖先。使后人不茫然无知祖先来历及育后代之艰辛,亦莫使自己白来人世一回。
由于封建社会,民国之际,统治无方,国弱.家贫,民不聊生。又加历朝历代战乱,匪患不止,自然灾害频仍。致使项城县东南一带黄姓宗亲,一致公认老项城县城(明之前为珍寇城,秣陵镇),现为秣陵镇东南城角楼黄氏先祖后人,至今无糸统家谱,族谱发现。使众宗亲,族众茫茫然.。
居于城角黄氏一族宗亲呼声,为修编老项城城角楼黄氏族谱,经多方查找,探寻,问祖,访亲。现居住项城老城北偏西骨头冢,老城北高寺黄庄,老城西南东,西黄湾,老城东北丁集黄庄,黄楼。王明口黄徐营......(待补充),一致公认老城城角楼黄瑩葬有共同先祖,在民国时期,每逢清明,十月一,各村会齐聚角楼祖瑩扫墓祭祖,人数可达近一二百人, 由此可得出,老城东北黄徐营,至西老城西南东西黄湾一线,数村黄姓族人,为角楼黄氐先祖共同后人。
大致认为开基祖兄弟三人(待考),自明朝洪武四年大移民之时,,由山西洪洞大槐树枣龙庄迁居河南老项城城角楼。后来老大迁移骨头冢,老二迁移黄湾,老三迁移丁集黄营(出自项城地名志,不知是否准确待考)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二十六代,数干人。由于无碑文可查,又无较全族谱所据,故己不可祥记历代先祖之名讳,事迹。可叹,可愧!
但在问祖寻亲过程中,查阅了项城县明、清及民国四年项城县志,现有蛛丝马迹。发现有有关城角楼黄姓后人端公,濡公兄弟二人,及端公五世孙从德,从贵公兄弟二人,事迹简略记载。
又在老城北高寺黄庄,发现民国三年,由挺楷公执笔修续,其一村一宗老家谱一部。虽残旧,但尚可明辨清昕。经与老旧县志互相印证,及各村从老辈亲传实证。可得出城角楼黄氏一族发展繁衍生息的全貌! 据迋楷公所修本村族谱记载,其十世先祖从谦公,自老城二迁至老城北高寺黄庄,殒后仍葬城角楼黄氏祖瑩东南,余后世始在黄庄新立祖。至迋楷公修续族谱之时,黄庄黄姓一族,自从谦公起,己繁衍十三代。前十代,原老谱己有记载,挺楷公又后展三代,并拟新字辈,炳坤镇渐本......
二十字。廷字辈在炳字辈之上,为黄庄黄姓第十一代,当时己有炳,坤字辈几十人记载。故民国四年时,黄庄自从谦公起,己繁衍至十三代。现一百余年己去,又繁衍有四代人,共有十七代人!
据挺楷公修谱序言所示,当时修谱之际,城角楼黄姓一族后人,各村由于种种原因,俱已全无老谱存世。唯有该村一支族人,尚有自从谦公起十世谱,因族人共议,由挺楷公展至十三世。十三世以上,无老谱所依据,无法记载修续全谱。
但仍将在族人中堂卷轴中,存有先辈资料若干,附于谱中。有从德,从贵,从谦公......同辈等十四人名讳。并记从德,从贵公,糸端公五世孙,中有库公,倫公。可得出自端公起至挺楷公已有十六世。(应再仔细推算一下,再定 廷楷公以下至今又有六世人矣!故自端公起至今己有二十二代人。
又以从明洪武四年,诸姓移民家族谱看,至今都是繁衍生息到了二十六代。故城角楼黄姓一族,自始迁祖起,至今也在二十六代。故端公以上应有四代人。
又从项城县乾隆及民国四年县志所载,端公兄弟二人中举之年在明(年代查县志),距始迁祖来项己八十年左右,端公之上应有四代人实可确信。
至于骨头冢,东西黄湾何时由项城老城再迁于此。丁集黄庄,黄搂......王明口黄徐营黄姓族人,如何三迁,四迁于彼。由于无老谱可查(仅黄许营因年代较近可查)不得而知。
但有不争事实,大家一致公认老城城角楼黄瑩为共同先祖,并于民国时仍共同祭奠祖先,大家为同堂宗亲己无疑!
至于字辈、世代问题,同样由于族人共知的原因,早己无老族谱,无统一字辈派序,唯有现高寺黄庄,和骨头冢两村距离较近,交流方便。在挺楷公新序二十辈字后,炳,坤,镇,渐,本。数辈分之族人,基本统一,虽有同音不同字,但辈分,世代相符。但望后世后辈,基本统一起来。上世数辈人,可从以往交往中,按辈推定世代。其他各村也应以此为准,推定前人世辈,后世后人统一字辈,以使城角楼黄氏一族宗亲,汇聚一堂,老幼有序,亲亲有宗。
此次由黄家旗,黄家旺,黄振华,黄五松、黄同民、黄坤亭、黄民强、黄明文、黄春卫、黄参军、黄军涛等等族人积极倡导,不辞辛劳,精心组织,修续城角搂黄氏族谱。意在弘扬列祖列宗丰功伟绩,传承教育后世后人,汇聚城角楼同宗共祖黄姓族人亲亲之情,实可称嘉。
城角楼黄姓族谱修续,实仍黄氏族人百年盛事,功在当代,利泽后世。上对起先祖恩荣,下对后世负责。余受宗亲之托,作此序,由于文思所限,既有不配之惑,但又有同是黄姓同宗后人之责所负,故作此序以托之于此!
平舆东和店镇:黄国顶
项城市秣陵镇:黄家旗
(整理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