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二年十一月,皇宫中传来喜讯,皇贵妃孙氏诞下一位皇子,宣宗朱瞻基闻讯大喜,要知道此时朱瞻基已经三十岁,这个皇子属实来之不易,经过深思熟虑,朱瞻基为儿子取名朱祁镇。
这个时候,朱瞻基对爱妃孙氏更加满意,内心已经开始酝酿着将孙贵妃“扶正”,朱瞻基之所以敢这样做,取决于两个现实因素。
首先,朱瞻基已经登基,没有了朱棣、朱高炽的约束,他有权利更换皇后的人选;其次,孙贵妃必须生下长子,这样朱瞻基才能拿儿子做文章,封后阻力才不会那么大。
朱祁镇出生后,条件都已经满足,朱瞻基就开始着手实施废后行动,结果胡皇后无过被废,成为大明第一位被废的皇后,世人皆同情她的遭遇。
天降与青梅有一种说法是,青梅不敌天降,但在朱瞻基这里,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永乐十五年,朱棣下诏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经过层层选拔,16岁的胡善祥成为皇太孙妃,而此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无意中介入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感情。
男方自然是朱瞻基,而女方则是孙氏。明朝初年,很多官宦人家都喜欢将女儿送到宫中,比如朱棣正妻徐皇后,在十岁左右时就被送到宫中马皇后身边抚养,孙氏娘家与朱高炽之妻张氏有旧,因此孙氏在十余岁时就被送到张氏身边。
孙氏自幼便有美色,少年朱瞻基自然为之心动,到了选妃之时,恐怕朱瞻基心中的正妻人选就是孙氏,或许是因为孙氏有“媚顺之态”,朱棣并没有顺着孙子的意思,而是另选女子为太孙妃。
这位女子就是胡善祥,当然朱棣念在孙氏服侍朱瞻基多年的份上,于是下旨册封孙氏为太孙嫔,所以当朱瞻基举行大婚时,女主角并不是太孙嫔孙氏,而是胡善祥。
朱棣突然改变主意选了胡善祥为朱瞻基嫡妻,出乎所有人的意外,朱瞻基内心显然希望娶孙氏为正妻,奈何他不敢挑战朱棣的权威,只能听从爷爷的决定。
孙氏内心对胡善祥这个“第三者”显然不会有多少善意,她和朱瞻基明明是两情相悦,她也自认为会是朱瞻基的嫡妻,谁知却成了侍妾,这两者的身份可谓天差地别。
虽然朱瞻基想娶的并不是胡善祥,但他前两个孩子还是与胡善祥所生,他希望能尽快生下嫡子,可惜胡善祥却接连生了两个女儿,这也成为胡善祥日后命运的转折点。
胡皇后无过被废朱瞻基是太孙、太子时,自然不能随意废黜嫡妻,等朱高炽去世,朱瞻基登基后,胡善祥的处境就不一样了。
按照明朝规定,只有皇后才配有被册封的金册和金宝,其他嫔妃,包括贵妃只有金册而无金宝,但朱瞻基却打破了这一惯例,特意请求皇太后张氏,给孙贵妃也制作了金宝。
从这也可以看出,朱瞻基册封胡善祥可能是出于礼法,也可能是出于爱情,但册封孙贵妃肯定是因为爱情。
之后,朱瞻基与胡善祥之间的夫妻感情也出现裂痕。朱瞻基生性好动,喜欢骑马涉猎、出宫微服私访,即便当了皇帝之后也是如此,胡善祥性格淡泊,谨记皇后职责,时常劝谏朱瞻基。
朱瞻基虽然很早就被选定为皇位继承人,但他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爷爷或父亲的管制,这种人一旦大权在握,最反感的就是受人约束,而胡善祥不巧触碰到了霉头。
试想,后宫中两位女主人,一人经常扫兴,劝谏他以国家事务为重,一人百依百顺,还有“媚顺态”,你要是朱瞻基,你会喜欢谁?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尤其是孙贵妃为朱瞻基生下长子后,朱瞻基愈发希望将孙贵妃扶正,于是他召见内阁大臣们透露了废后想法,而朱瞻基给出的废后理由是,孙贵妃为生下朱祁镇,母以子贵,想立孙贵妃为后。
蹇义、张辅等人都认为皇后不可轻废,需要从长计议,其中杨士奇更是旗帜鲜明反对废后,并举出当年宋仁宗废黜郭皇后旧事,劝谏朱瞻基不要轻言废后。
大臣们的态度令朱瞻基很是不满,他让大臣们下去再商议一下,朱瞻基的意思很明确:这个皇后他废定了。
一个月后,朱瞻基硬逼胡善祥上表退位。
死后追复位号胡善祥当了3年皇后,除了无子之后没有任何过错,朱瞻基也知道,他废后的原因不在于胡善祥有无过错,而是他不想让胡善祥占着皇后之位。
朱瞻基也不愿给胡善祥身上泼脏水,于是他只能让胡善祥以无子为由自请退位,史料中没有记载胡善祥愿不愿意,问题是,即便胡善祥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反抗朱瞻基的意志。
之后,胡善祥出家为道姑,居住在长安宫中,大明第一位废后就此诞生,同年三月,朱瞻基改立孙贵妃为后。
新皇后孙氏洋洋得意,被废后的胡善祥郁郁寡欢,皇太后张氏怜悯胡善祥,经常将胡善祥召到自己居所谈心安慰,每逢宫廷设宴,张太后都让胡善祥坐在孙皇后上首,搞得孙皇后很不痛快。
在张太后的庇护下,后宫中无人敢轻视胡善祥这个废后,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胡善祥只能以普通嫔妃身份哭丧,不得靠近灵柩,正统七年,张太后去世,胡善祥失去内心中最后的依靠。
张太后去世次年,胡善祥也随之去世,在孙太后的的干预下,明英宗朱祁镇下旨以嫔御礼将胡善祥下葬,未能与朱瞻基合葬在一起。
天顺七年,在孙太后去世后的第二年,朱祁镇在妻子钱皇后的建议下,为胡善祥上尊谥、重修陵寝,恢复了胡善祥的位号,不过,胡善祥毕竟是朱瞻基亲自废黜的皇后,因此胡善祥的神主不祔庙。
胡善祥婚姻的悲剧在于,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第三者,插足朱瞻基和孙氏之间的感情。
这并不是胡善祥的错,如果当初朱瞻基敢顶住压力,坚决娶孙氏为妻,哪里还会有胡善祥的悲剧,只可惜,朱瞻基没有反抗爷爷朱棣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