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15号发射升空
昨晚,就在大家刚刚进入梦乡的时候,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
3名航天员此行将赴中国空间站“天宫”,6名航天员在太空“会师”后进行人员轮换。

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代表人类顶尖科技的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堪称完美。
中国的空间站有多牛中国空间站,距离地球表面400-450公里,重量达到了180吨。倾角为42~43度,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为10年。

中国空间站的构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外加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阵列。装载了空间生命和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大量先进实验装置的中国空间站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舱内活动空间,超过110立方米。配置2个航天员出舱舱口和1个货物气闸舱,并提供6个睡眠区和2个卫生区,可实现长期3人航天员、短期6人航天员驻留。

回想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历程,从“一”到“L”,再到“T”,这是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变形记”,也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续奋进的印记。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空间站,大到舱段,小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我们独立自主建造的。所以,发言权、主动权都在我们自己手中。
空间站是航天、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空间站,说到底是一个太空科技实验室,它有着无比广阔的科研和军事战略意义。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贯彻科技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谁掌握了航天科技核心技术,谁就可能占领先机,谁就可能赢得巨大优势。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掌握世界顶尖技术的航天大国,这也为人类探索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普遍人的认识里,空间站属于尖端科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航天员在空间站参与研究的一定都是高精尖的科学实验,跟我们老百姓的吃喝拉撒没啥关系。
其实,空间站能为研究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航天医学、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燃烧科学等提供比地球上好得多的条件
空间站是航天、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科技为民,科技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科学技术发展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那么,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呢?
一、提高民族自尊心,提升老百姓的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已经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了经济繁荣,人民安康的社会主义强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航天领域,我国已经成为了掌握世界顶尖技术的航天大国。
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更提升了老百姓的民族自豪感。
二、研究新材料,用之于民。
生产力的发展,对新型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空间站具有低重力、真空和净化空间等独特的条件。在太空这样的环境里,可以生产制造出在地球上生产制造不出来的材料。

比如,航天器上使用量大的碳纤维,质量轻,强度大,现在已经在民用设施和使用。
再比如研制和冶炼的高性能合金,可以生产性能更优越的半导体晶体。
未来,还可以建立外太空太阳能电站,对地球输电。绿色无污染,前景可期。
三、在空间站研制新型药物。
在空间站的特殊环境中,研发新型药物,探索医药热门领域,可以完成合成新型药物的实验。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就曾将益生菌搭载至太空进行了3天太空实验。
空间站能提供给老百姓更多的科技福祉,让老百姓更多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便捷。
四、太空育种,提高农作物产量,丰富老百姓的食品。
太空繁育植物种子,周期短,效果好。太空环境中培育的农作物的种子,抗病虫害、抗旱性更强,让农民增产增收。

一般来说,传统式的育种方法,需要时间为6年或者是10年,在航空繁育这类种子一般需要4年或者5年。
在太空环境中繁育蔬菜种子,繁育的周期时间会缩短,品质更好,营养成分更加均衡,丰富普通百姓的饭桌。
五、气候观察,天气预报。
空间站能帮助科学家观测和监视地球环境,了解并最终预测地球周围庞大的太空天气系统、太阳紫外线和带电粒子太阳风等影响地球大气动态区域。

对天气的研究,能使地球上的人们及早预知天气变化,避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老百姓生活的影响。
六、太空旅游
随着空间站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对太空的不断适应,制造出新型的飞行器,普通人上太空不是梦。

未来有一天,太空旅游成为常态,老百姓也能到太空体验一把太空生活,真是太酷了。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祝福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前进,勇攀高峰。我们老百姓也能得到航天科技带给我们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