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遗言诸葛亮自取,除了帝王之术之外有无真情?

歪史 2022-01-23 23:59:47

彰武三年三月,征战一辈子的刘备经历夷陵大败之后一病不起,自知时日无多的他召诸葛亮、李严等人前往白帝城托孤,在病榻之上,先是告诉刘禅对诸葛亮父事之,封李严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

然后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而不能辅佐的话,诸葛亮可以自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道遗诏,等于把自己儿子送给诸葛亮,把诸葛亮拔高到和自己一样的地位,这大概是刘邦以来汉朝诸帝第一个如此主动放权的,当然,诸葛亮自然只能表忠心,亮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里刘被托孤的行为非常微妙,既把诸葛亮拔高到自己的位置,让刘禅父事之,而又提高了李严的地位,把蜀汉兵权交给李严,然后又叫他镇守永安,而作为丞相的诸葛亮有了掌握政权的资格,并且要回到成都辅佐幼主。

而李严和诸葛亮,显然不那么协调,双方后来为了争权,导致李严被废。刘备以识人著称,他显然早看出来,诸葛亮和李严是不太对付的,抑或是看出李严并不满于诸葛亮一人掌权,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他不择手段掣肘。

这样看,刘备的托孤就很有意思,如果说他不放心诸葛亮,自然没有必要让刘禅父事之,并且给与他可以自取的遗言,如果他放心诸葛亮则没必要把兵权交给李严,并且把他们分开。

汉朝托孤,自从汉武帝以来,都是以大将军掌握军政大权,但是刘备建立蜀汉之后,并没有设置大将军一职,而且他托孤的时候,明确违背了先例,也没有给丞相大将军的职务,他并不打算依靠惯例来托付后事。

显然,当时刘备在有意分权,以诸葛亮领政,以李严统军,使这二人互相牵制,两人合理牵制之后,这样刘禅的皇位才会稳固,所以,当时的刘备对于诸葛亮很放心,但是又不完全信任。

他对李严和诸葛亮的安排,就是标准的帝王之术的展示,我相信你的能力,但是又不完全信任你的忠心,毕竟,人性就是这样微妙,可是,一时间又没有更好的选择,尤其这种临危受命的事情,必须果断的做出选择。

刘备不亏为乱世枭雄,能够当机立断,关键时刻也会显露帝王权术,可是,歪史一样以为,这个人作为起自微末的人,他对刘禅的安排,完全是真情满满的,他知道诸葛亮的能力,也知道自己儿子和诸葛亮的差距,要刘禅父事之,这时候绝对是真情。

所以呢,白帝城托孤,刘备既有帝王权术,又有人间真情,枭雄就是这样!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