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国家称为“江山社稷”。“社稷”是“社”和“稷”的合称,社是古代的土地之神、按五行方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稷,指五谷之神,有时特指其中的原隰之神--生长五谷的土地神,这是农业之神。
传说,发明“社”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其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发洪水的时候,旬龙就让人们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没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规模是每丘能住25户,之为“杜”。句龙死后,被奉为土神,也叫社神。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专门建造了房屋祭祀,称之为“后土”。烈山氏的儿子柱做夏的稷正(主管农业的官职),在其死后,被为农神,也叫五谷神。这是神与其原型的对应。
从词源角度分析,“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字一样,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在春秋时代,还可以看见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余韵。“社”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本”,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社戏、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一词,也与社日活动有关。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也与社日活动有关。
中华文明是从农耕社会开始的,由于人们崇拜大地和能生长谷物的神灵,于是产生了“社稷”的概念,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祭祀活动。“社”和“稷”这两个神灵相近,人们便一起祭祀他们,久而久之形成了“社稷”的概念。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
社稷坛
社稷坛是古代祭祀土地和谷物之神的地方。现存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官之右。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二者合称“社稷”。北京社稷坛有内外两重,呈长方形布局。红色墙身,黄琉璃瓦顶。每面墙正中辟门,北门为主门,两边各一偏门,均为拱券式。东、南、西各置一拱券门,仿木绿琉璃单翘单昂五踩斗拱。
皇帝的坟墓叫“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成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
这是李白的《忆秦娥》。词中说到的“汉家陵阙”,是指现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西汉帝王陵墓。在中国,帝王陵墓很多,比如秦始皇陵、乾陵、明十三陵、明孝陵、清东陵清西陵、定东陵、崇陵等。慈禧的定东陵是中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陵陵寝建筑群墓,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的坟藠称为“陵”呢?这种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周初以前,看王的坟墓也都称"高”。大约从战国中期以后,帝王的坟逐渐开始称为“陵”。《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水陵,孝文王葬寿陵。”
“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帝王为了显示王权地位的至高无上,便将坟墓建得像一座山陵,故皇帝的坟藠得名陵藠。帝王陵墓,实际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不仅古地广阔,而且还有相当的高度。帝王以“九五”为尊,所以,规定将建成九丈高,可实际上,多数皇陵都超过了这个高度。唐代皇陵“因山为陵”,气势恢弘,有诗句描写乾陵“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
古代封禅大典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式?
封禅大典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是指“祭天”,“禅”则是“祭地”,如《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封禅”在《管子·封禅篇》和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均有记载。
封禅的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当时由于自然科学的不发达,人们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宗教祭祀活动,“祭天地”便是其中的一种礼仪,并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发展到后来的“泰山封禅”。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宣扬天命观念,便有了封大典。
封禅中的“祭天”一般选在很高的地方,嵩山和泰山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但以泰山封禅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封”为“祭天”,在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禅”为“祭地”,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大地的恩情。至于天坛为圆,地坛为方则反
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自然观念。
封禅仪式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而非民国初年史疑论者认为的“系齐人杜撰”据《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然后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记起,并在文章中间引用《管子·封禅篇》的“……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到了秦汉,封禅已经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秦皇汉武都曾举行以彰其功。
封禅需要一定的条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提到:帝王在当政期间,如果出现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即可封禅,“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也就说,帝王治理天下,使得四方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禅、向天报功。至于天降祥瑞,则是古人天人感应学说的产物,认为统治者贤明,天下太平,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表彰。
“太子洗马”真的是为太子洗马吗?
“太子洗马”对很多人而言是个陌生的词汇。它当然不是指太子给别人送马,也不是
替太子洗马,而是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官职名。据《国语》记载:“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洗马这个官职了。吴越争霸前期,越国战败、国君勾践被俘。为了将来报仇,他忍辱负重,甘为吴王夫差做臣子奴仆,其中就包括充当夫差的马夫,任由驱。《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录了“太子洗马”这个官职。“太子太傅、少傅的属官有洗马之官。”颜师古注引张晏说:“洗马原十六人,秩比谒者”,又引如谆注:“前驱也。”可见在汉朝“太子洗马”是太子太傅或少傅的下属,一共十六人,职在“前驱”隋唐时期在司经局置“洗马”,一变而为掌管书籍的官。可见“洗马”有替太子做辅助工作的含义,引申为书籍官,以后历朝历代均设“洗马”。清代司经局所设洗马用满汉各一人,为从五品官。
可见,“太子洗马”最初是为太子服务的专业人员,后来词义发生变化,洗马之职成了掌管书籍的官。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了,但其表达辅助或次要角色的含义并未发生变化。
太子东宫庞杂的官僚体系
东官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故以东官指太子。如《诗·卫风·硕人》:“东官之妹,邢侯之姨。”清朝李渔的《玉搔头·收奸》:“朱彬冒姓称儿,有窥伺东宫之想。”都以东官代指太子。
东官在早期存在很多的幕僚和臣属,因此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如太,又可简称为“傅”,属东官官僚系统,负责辅导、教育太子,一般由德高望重、文化素养较高者担任。“傅”是太子“三师”的一部分,古代设太子太师、太傳、太保等职;此外还有“三少”,分别为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另有“相室”,为太子管家。后来,这些官职逐渐虚化,很多只有头衔而无实际的职权。
契丹人的国号“辽”是什么意思?女真人国号“金”又是从何而来?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等。那么契丹国号“辽”是什么意思,女真一词又源自何处呢?
“辽”这个国号不是契丹立国之初就有的,而是后来改来的,中间还经历过一次变故。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公元937年(说为公元94年)改国号为辽,公元983年夏又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契丹建国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定都上京,其疆域东临北海、渤海,西至阿尔泰山、流沙,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问、色杨格间流域,东北论外兴安岭南触,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史载,契月人起于口水,更加之国的疆域非常广网,因此定国号为“辽”。辽国到后期,由于女真的崛起和内部的主权争夺,辽逐渐衰落。1125年,辽天作帝进往西夏途中为金民追获,辽亡。女直又称女贞,历史更为悠久。据《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麻期氏。鞋期本号勿言。勿吉,古肃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聚末部、曰伯融部、日安车骨部,日拂部,日号室部,曰黑水部,日白山部。称鞨,而七部井问。唐初,有黑水鞨,票末,其五部无闻。”关于国号“金”,比较权威的观点是,金人起于安出虎水,这条河译成汉语就是金水河,金国号因此河面得名。
除此之外,国号“辽”和“金”的来历另有说法。据《金史·太祖纪》记载,1115年,阿骨打称帝。他说:“辽以实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从这段话里可知,“辽”取铁坚硬之意;“金”取黄金不变不坏之意。但是,这个说法并不为史学界所认可。
“宦官”就是“太监”吗?
“宦官”在古代是侍奉皇帝及后宫的人。在清朝,“宦官”和“太监”是划等号的,都是陶人,二者在外延上一致。但纵观中国历史,二者却不完全是一回事。
据记载,先泰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陶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人。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宦官悉用陶人,不复杂调它士。”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人,难免会发生秽乱官
闱的事,所以绝不允许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太监”一词则产生于辽代。据《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出现了刘瑾、魏忠贤那样的奸臣太监。
可见太监在辽元时期是官僚机构的长官,与专门服侍皇宫大内的宦官是有很大区别的。明朝时不再设立“监”这一官僚机构(用别的名称替代),监专指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的长官。这说明宦官和太监扯上关系,是在明朝。宦官和太监的区别在于,太监专指宦官的首领。
清朝时,宦官和太监已然没有区别了。只要在宫廷服侍的阉人皆可称太监。宦官和太监的存在,是中国王权腐朽和残忍的标志。辛亥革命后,太监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才最终彻底消失。
“黄泉相见”讲的是什么故事?
“黄泉”一词的来历说法颇多。有人认为天地玄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泉水因黄土而变黄,故称为黄泉。此外还有术数方面的解释,大地为土,土的五行颜色所属为“黄”,而泉行于地下,故曰“黄泉”“黄泉相见”之事,说的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郑庄公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在母亲一再强求下,庄公不得不把共叔段分封到京地,然而段贪欲不止,大修城邑,图谋不轨。郑庄公忍无可忍,发兵平定了叛乱。他一怒之下把母亲放置于城顾,发督“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可不久又后悔了,于是出现了颖考叔献计的情节:“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郑庄公听从了颗考叔的建议,如此,他对内对外都有了交代。
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经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夷,使齐公
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很尊敬他,由于其名仲,因此以“仲父”称之,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那么“仲父”这个名称如何产生,历史上只有管仲这一位“仲父”吗?中国古代兄长之间以伯、仲、季排行,老大称“伯”,老二叫“仲”。《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后来指月份也有“仲季”之说。所谓“仲父”就是仅次于父亲的人。在中国古代讲究三纲五常,父为子纲,父亲在家长制度下非常有权威。对于自己尊敬的人“以父事之”,但又不能认别人为父亲,所以就有了“仲父”一词。
吕不韦也当过“仲父”。他原来是一位韩国商人,投机政治后一跃而成了秦国宰相。按理他已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了,可他并不满足,非逼着年幼的秦王赢政封自己为“仲父”。但是“仲父”这个称号应该是帝王自愿给的,自己硬要来的,终归是个祸患,最后
吕“仲父”被毒死,成为所有“仲父”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位。西周初年的姜尚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伐商灭纣,开创了周朝800多年的基业,他就被周武王亲切地称呼为“尚父”。楚汉相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被称为“亚父”,其实和“仲父”含义完全相同。“亚”是第二的含义,都是尊称。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张昭,位高权重,被人称为“江东仲父”。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刘禅称为“相父”。
可见君主对臣子的极大荣誉便是称“父”,意为值得尊敬的长辈。其中又以“仲父的称呼为多,表示仅次于父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