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公主若能寄养娘娘膝下,将来必定乖巧懂事,想必皇上也不会有异议的。”
听到槿汐来报说襄嫔殁了,甄嬛有意让端妃抚养年幼丧母的温宜。
“我是很喜欢温宜,但这样的事,不是咱们能做主的。”
“我愿意为娘娘尽力一试。”甄嬛知道端妃向来喜欢温宜,当即表示自己会为她争取温宜的抚养权。
“若真能如此,我将许她我能给的一切。”端妃大方承诺。
以前看到《甄嬛传》的这段剧情时,我以为端妃后来能如愿抚养了温宜,是跟甄嬛有莫大关系的。
所以,在皇后设局“纯元故衣”,甄嬛往日恩宠全失,端妃从未援手,我是觉得她辜负了甄嬛的情义。
但这次重温这剧,看到皇上特意问了苏培盛一句:“曹贵人出去的时候是什么表情?”。
我才知道,端妃能抚养温宜,跟甄嬛根本没什么关系。
皇上会有此一问,是怀疑曹贵人方才在自己面前的怜子之心有假。
听到苏培盛说“曹贵人高兴地快要飞起来了,直奔华妃宫里去了......”,他才打消了疑虑。
后来,华妃被降,曹贵人虽然揭发有功,封为襄嫔,但仍被皇上母子视为背弃旧主的不忠之人。
太后更是直言,念在曹贵人有功,给她位分就算了,但恩宠就不必了:“谁知道她睡在枕边脑中想些什么?”
可母子二人都没料到,襄嫔后来竟然会进言“杀之”,建议赐死华妃。
太后对襄嫔的为人,用了四个字来评价:狡猾阴毒。
还说要不是襄嫔没什么家世,也不得宠,不然早就不能留了。
“可是温宜年幼,不能没有生母。”听到太后要除掉襄嫔的念头,皇上顾怜女儿。
这也说明,皇上其实也早有心要除掉襄嫔,不过是念着温宜才没有动手。
“宫里没有孩子的女人多了,哀家瞧,敬妃端妃就很好,都很喜欢孩子,未必就不如她这个生母。”
一下子就想到了让敬妃或端妃来抚养温宜,可见太后早就有了主意。
不过,提到由谁抚养公主时,太后话里先说的是敬妃,而非端妃。
可见,在她心里,抚养温宜的最佳人选是敬妃。
那为什么是敬妃而非端妃呢?
很简单。
当初,华妃没了孩子,端妃是太后一手操纵的棋子,虽然端妃从来只针对华妃搞事情,但心里未必不会对太后皇上没有怨气。
太后与端妃,只是婆媳,没有什么感情。
她自然不想让一个对自己有怨气的人来抚养孙女,日子久了,难免端妃不会离间孙女和自己的感情。
但皇上到底与端妃老夫老妻多年,当初让端妃背了黑锅,他心里多少是有点想补偿的。
而且,皇上见过在温宜生日宴上,端妃拖着病軀,也要送上自己的陪嫁项圈给温宜当生日礼物,足见端妃是真心喜欢公主。
虽然,襄嫔是梦魇“病亡”,但有点心眼的人都知道,华妃一死,襄嫔跟着就殁了是什么下场。
如此一来,温宜难免受生母名声影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皇上的童年,是缺少母爱的,他知道当母子这事,也是需要缘分的。
在皇上这个父亲看来,出身高门又真心喜欢温宜的端妃,自然比敬妃适合更适合抚养温宜。
所以,在决定让襄嫔“梦魇”之前,抚养温宜的人选,皇上就已经选定了端妃。
当然,这是观众的视角看到的事实,端妃是怎么知道自己得了个女儿,并非甄嬛之功呢?
当年,端妃甘愿背下“红花汤”的黑锅,多年来任由华妃折辱,从未吐露事实真相,不是不想,而是她知道要活下去,只能认了。
只有一声不吭认下了,才能换来皇上一丝愧疚。
华妃倒了,端妃知道自己应得的补偿,也是时候该到手了。
不过,为保万无一失,端妃还是加足了筹码。所以,才会三翻二次在甄嬛面前表露自己很喜欢温宜。
华妃死后,甄嬛感慨她风光多年,最后却被枕边人给算计了。
“宫里头不就是这样吗?算计着荣宠,算计着名位,咱们能算计的,皇上为什么不能?”
对于亲自去冷宫逼死华妃,又在此时说些拧巴之言的甄嬛,端妃对“算计”显得很是坦然。
听甄嬛问出一句:“不算计就不能活吗?”端妃只差没冷笑一声,那表情耐人寻味。
端妃为人谋事,向来很有成算。
她心里很清楚,有没有甄嬛的“尽力一试”,自己抚养温宜这事,也是十拿九稳的。
所以,她根本不认为自己应该感念甄嬛。
她对甄嬛,是没有什么情义的,与甄嬛互相来往,皆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