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军使用过的150毫米加农炮

铭晨说军事 2023-02-19 00:50:03

在写关于日本火炮的文章时经常想起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描述日军陆军战术的一句话: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这句话虽然道出了日军的精髓却也说出了当时中国抗日将士的无奈,缺炮。

东北军装备的150毫米迫击炮,但“918”事变后该炮失去了可以生产的工厂

前几期介绍德国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时说过,中国曾向德国进口过该炮的32倍径版本,如果仅限同口径榴弹炮那日军完全不是对手,这里说仅限是因为日军仍有远程加农炮可以压制该炮,今天就来盘点那些在中国战场上出现过的日军150毫米加农炮。

“三十二倍十五榴”是当时中国抗战将士手中口径最大、射程最远的火炮

明治四十五年式150毫米加农炮

明治四十五年式加农炮是日本在日俄战争后装备的一款加农炮,该炮口径150毫米,全重(算炮台和炮盾)26136公斤,炮管长7500毫米(倍径50倍),垂直射界-8°~+36°,水平射界360°,最大射程22600米,炮口初速875米每秒。

明治四十五年式加农炮

明治四十五年式加农炮是一种固定火炮,该炮虽然由移动炮架但非必要时刻不能发射,进入发射阵地后需要提前安置炮台,随后将火炮安置在炮台上可以实现360°的水平射界,该炮最早用于岸防炮,随后日本陆军独立炮兵部队装备了该炮并只在中国战场上使用。

明治四十五年式加农炮

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

八九式加农炮是日军为了取代老旧的大正七年式150毫米加农炮而设计的重型加农炮,口径150毫米,炮管长6000毫米(倍径40倍),全重10422公斤;垂直射界-5°~+43°,水平射界左右共20°;最大射程18100米,炮口初速734米每秒。

八九式加农炮

八九式加农炮在“918”事变后进入中国战场,“77”事变后逢大战必有该炮的身影,该炮射程远、威力大,当时中国装备的火炮射程都够不到难以反制,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伤亡。

八九式加农炮

该炮在冲绳岛上炸死了美军巴克纳尔中将,此人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美国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尔中将,死后第4天冲绳岛战役胜利

九六式150毫米加农炮

九六式加农炮是日军在八九式加农炮基础上改进的新式加农炮,在八九式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倍径,射程比八九式更远但炮弹威力有所下降。

八九式加农炮

九六式加农炮口径150毫米,炮管长7906毫米(倍径52.7倍),全重(算上圆形底盘)24314公斤;垂直射界-7°~+35°,水平射界左右共30(圆形底盘上有180°射界)°;最大射程26200米,炮口初速860米每秒,射速2发每分钟。

九六式加农炮

九六式加农炮在“77”事变后进入中国战场,在凇沪会战中首次出现,该炮射程比中国装备的32倍150毫米榴弹炮射程多出去11公里,而150榴弹炮是当时中国手中射程最远的火炮。

抗战时期的中国炮兵阵地,近处的就是德制150毫米榴弹炮

日本重加农炮能在中国战场上肆意妄为的最大倚仗就是当时中国军队手中缺少能够反制的远程火炮;以淞沪会战举例,日军在淞沪会战中光重炮旅团就投入了3个,从150毫米到240毫米重加农炮有204门,而当时中国军队手中的德制150毫米榴弹炮仅有24门。

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榴弹炮

一个工业国对一个农业国发动的战争造成了3500万人的伤亡,死去中国人的血浸染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更要记住的是落后是怎么形成的;《阿房宫赋》中说得好: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阅读:165

铭晨说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