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外年味浓|新春走基层

农视网 2025-02-10 14:00:52

“叭叭……砰砰……”。

2025年除夕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万家团圆、举杯欢饮的时刻,江苏省睢宁县鲍滩村的大棚地里,王帅带着三个孩子却有家不回,他正在大棚里挥汗如雨,不停揭膜,与时间赛跑。

地头的棚屋房门上,一个刚刚贴上去的春联“福”字格外抢眼。临时的家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紧挨着厨房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塑料大棚。

(图:西瓜大棚地贴上了“福”)

(图:西瓜大棚地里的厨房)

(图:西瓜大棚地外头炖肉)

大棚外,西北风呼呼作响,气温零下五度。

大棚内,西瓜苗长势正欢,花开正艳,温度计显示36℃。

“大过节的怎么不回家?”我走进大棚问道。

“俺种瓜人,就像游牧民族,瓜地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种了六七年西瓜,都是在瓜地过的春节。”王帅边干活边说。

为了避免西瓜得土传病害,西瓜地必须一茬一换,为此,睢宁瓜农成了游牧一族、“四海”为家。

(图:王帅正在西瓜地干活)

“你种了多少亩西瓜?”

“今年我和父母亲种了58亩地。”

“回家过完年再来不行吗?”

“不行啊。”他指着一米多长的瓜蔓说,“这几天是西瓜生长的关键时刻,管理不能掉链子,上午揭膜、下午盖膜,给西瓜压蔓、授粉,冲施肥料等等,一样不能耽误,平时都是请人帮忙,现在工人都回家过年了,你看这个棚,下午四点前,没有来得及盖完膜,西瓜受冻了,叶片干枯发黑,得损失几千块,心疼死了。”

是啊,满足人们对甜蜜生活的需求是要付出汗水的。

“您的西瓜什么时候能上市?效益怎么样?”

“十几年前是五一就能上市,经过多年摸索、改进,提高棚内温度,现在提前到三月底就可以上市,效益也比以前好多了。”

“这大冬天的,怎么能让西瓜提早上市?”

“您看,我们给西瓜盖了六层被子!”他指着大棚内高低排列的小弓棚说,“除了上面三层和地上一层不动,这中间的小弓棚两层膜每天都要上午揭开,下午盖上,这样才能提高温度、控制昼夜温差,提高产量、改善西瓜品质,但是,这些都需要人力啊。”

西瓜种植,想要提前上市,取得更好的收益,需要用钢架大棚进行六层棚膜覆盖,早熟栽培。睢宁西瓜瓜瓤细腻、汁多爽口、味甜且鲜、风味浓郁享誉全国。

(图:三层的西瓜钢架大棚)

王帅说:“以前每亩能卖六千多块钱,现在提前一两个月,一斤多卖五毛到一块,一亩就多卖三四千块钱,加上下一茬水稻的收益,每亩纯收入能达到一万多。所以我们得赶时间,一来,越早上市越有可能卖个好价钱,二来,六月底之前,必须把所有西瓜全部卖完,地腾出来,种植下一茬水稻,否则拖到七月份栽,就会影响产量,所以,俺每天得跟时间赛跑,没时间回家过年。”

“那真的是西瓜好吃苗难栽啊!”我好奇的问,“你几个孩子?”

“三个。”

“那孩子谁带?”

“不用带,都在大棚外面自己玩了,爷爷奶奶得干活,他母亲还得做生意,只能让九岁的姐姐带着两个弟弟玩。”

(图:王帅的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举着福字齐声说:”过年了!”

“这么辛苦,不觉得会委屈孩子吗?”

“没有办法,俺想多赚点钱,送三个孩子到县城里最好的学校去读书,不想让孩子一直跟着我受累!”

(图:王帅的三个孩子在大棚地放烟花)

“你种了这么多年西瓜,生活有变化吗?”

“以前,我也打过工、创过业,开过店,都没存到钱,回乡之后,我是我们村第一个带头种西瓜的,不愁卖,也赚到一些钱,在县城买了一套140平的房子,现在全县已经扩大到十万多亩,瓜农也都挣到钱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走出大棚,看到三个孩子正在贴春联、玩鞭炮,我感受到这大棚内外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农家人的春节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显得格外香甜啊!

睢宁县地处故黄河流域,土壤质地肥沃,非常适宜西瓜种植,一直享有“西瓜之乡”的美称。江苏省农科院指导采用大棚种植以来,连续多年在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活动会上评为“好品牌”,为睢宁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农视网记者:邱琨林)

(图:西瓜大棚外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