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新闻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大量转发后,成都的“雪村”彻底火了——可惜是被吐槽而火。游客们冲着漫天飞雪的浪漫宣传图去打卡,结果发现漫山遍野铺的是棉花,气得直呼“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景区倒是光速认怂,拆棉花、关大门、鞠躬道歉三连,但这场闹剧背后,暴露的可是旅游行业急功近利的乱象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7283542087e2925b70e61ad4587e3e.png)
(景区宣传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3296c5e91f57a4b37cf21fa4b0d9b8.png)
这届游客真不好骗了
景区用棉花造雪,本质上和“康帅傅方便面”“雷碧饮料”没啥区别,都是想用山寨货蒙混过关。短视频里无人机一飞,滤镜一加,棉花堆也能拍出“林海雪原”的味儿。可现实呢?游客伸手一摸就露馅——棉花粘一身,太阳一晒还飘絮,原本的“雪村仙境”愿景一下变成纯纯的“诈骗现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f25162b5782ce5fb0568c92c32a0392.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b3ed18dabcd88ba2d8ead909b08a83.png)
(旅游博主实拍“雪村”视频截图)
现在年轻人旅游早就不吃这套了。举着手机放大十倍找细节的“列文虎克”网友,分分钟能把棉花和真雪的差别扒个底朝天。景区以为搞点“氛围感”就能糊弄人,结果被全网群嘲:真当大家没见过雪?还是觉得游客都人傻钱多?![](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3e70a63bf1ce4545542301cb4565e03.png)
抄作业没有抄明白
近年来,国家对冰雪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202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冰雪经济。再加上这几年东北冰雪游爆火,各地景区眼红跟风可以理解。但冰雪旅游的“魂”根本不是铺层白色就完事了——哈尔滨的冰雕是老师傅一刀刀刻出来的,滑雪场的快乐是实打实从山顶冲下来的,北方人家里热气腾腾的铁锅炖才是真氛围。这些“活”的东西,哪是撒点棉花能模仿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d970dcfa9032e144129d73d5983f41.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359896351e18a6f0dfd5b0e251c098.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4df4a397d5995db20b70520fcaa31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