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韩红再次冲上热搜。
不过这次并不是因为韩红出事了,而是因为她的母亲雍西于4月13日去世了,享年78岁。
她的离去,如同一颗璀璨星辰的陨落,让整个文艺界陷入了悲痛之中。
西藏文联率先发布讣告,将这个悲痛的消息宣告天下,之后各大媒体纷纷转发,有的还发文悼念。
不过除了这一群悼念的人外,还有一部分人一脸懵逼,毕竟雍西难道不只是韩红的母亲吗?怎么还引来这么多人的怀念呢?
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说起成就,其实雍西远在韩红之上。
1946年的冬天,雍西出生在西藏一个十分贫穷的牧民家中。
父亲因病早早去世了,母亲只能以瘦弱的身躯扛起整个家庭。
正因为贫穷,雍西没有办法去上学,每天只能一边牧羊一边眼馋的看着其他孩子奔赴学堂。
或许是为了乐趣,亦或者是为了掩盖自己不能去上学的失落,她开始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压在歌声上。
好在上天对她总是格外怜悯,1963年,雍西终于迎来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能力,她顺利进入了被服厂,成为了一名缝纫女工,家里的经济条件也稍微好了一点。
不过就算生活有了好转,歌唱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基本上她每天都会歌唱几句,而她优雅动人的歌声也让她顺利成为了缝纫工友眼中的大明星。
很快到了1964年,她再次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改变。
就在当年,恰巧有一首叫做《北京的金山上》的歌,但当时因为规定,所以这首歌只能交给业余的演员前来演唱。
雍西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歌声,顺利获得了创作者的青睐,就这样,雍西顺利登上了北京的舞台,给毛主席和周总理演唱了这首歌曲。
果然,她精彩的演绎受到了周总理的青睐,还获得了周总理亲自改词的殊荣。
就这样,雍西一举成名,还因此被特招进歌舞团,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绎生涯。
不过雍西并没有洋洋得意,她清楚的知道,和其他队员相比,自己的能力很差,她必须做出改变。
在那段时间,她白天表演,晚上努力学习,硬是考进了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并在这里进行系统的训练。
果然,毕业后,她加入战旗歌舞团,创作了《一个妈妈的女儿》《卓玛驾起拖拉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获得上级奖励。
当然,除了事业上的成功外,她还收获了属于她的爱情。
在部队里,她认识了另外一位叫做韩德江的歌手。
在遇上他的一瞬间,她就明白,自己的春天来了,同样的,韩德江也是这样想的。
彼此有情,两人顺利进入爱河,并在不久后就结婚。
1971年,韩红在两人的期待下出生,纵使生活压力加大,可女儿的到来依然让两人欣喜若狂。
每天,雍西和韩德江总是围绕在韩红身旁,想尽一切办法给韩红最好的生活。
就在雍西以为日子会永远这样幸福下去的时候,上天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1977年,韩德江不幸在演出的时候意外离世,雍西在得知消息的一瞬间,感觉天都塌了。
她悲痛的将丈夫的身后事办好,然后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拉扯年幼的韩红长大。
奈何那个时候,一个女人独自抚养孩子实在是太困难了,她不得不带着孩子改嫁给第二任丈夫周宇翔。
雍西的本意是好的,毕竟这样一来既可以让自己的负担减轻,也可以让韩红重新感受到父爱。
可谁也没想到,雍西的改嫁居然成为了母女俩疏离的导火索。
韩红那个时候虽然小,可已经有了自我思想,她并不喜欢自己的继父,开始渐渐疏远母亲。
眼看韩红不愿意待着继父这边,雍西无奈只能将她送到祖父母那边生活。
那个时候通讯并不发达,距离又太远,再加上韩红遇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辍学,身材走样,学业碰壁等问题,导致她的性格越来越孤僻。
雍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要和女儿接近,可女儿并不待见她,她每次都会被韩红拒之门外。
好在随着韩红的成长,她开始了解到母亲的不易,母女俩的关系这才逐渐缓和。
2003年,雍西登上了韩红的演唱会,两人共同合作歌曲《归来》,这也表示两人已经彻底消除隔阂。
在之后的日子里,雍西和韩红就如同其他母女一样。
雍西虽然经常对韩红的感情生活担忧,可一旦韩红有什么事情,她总是冲在第一线为韩红出力,甚至就连自己的退休金都捐给了女儿的事业上。
就在母亲去世后,韩红也发布讣告,宣布母亲的后事她将会按照母亲的意愿进行办理。
母亲希望一切从简,她也不设灵堂,不举办告别仪式。
她的一生,从草原上的放羊女,一步步成长为知名的军旅歌唱家,不仅见证了西藏文化的发展,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歌声,就像高原上的清泉,会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中,她的故事,也将一直被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