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和插混是新能源车的两种不同形式,不管哪种方式,其实都可以选择,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买车,优先考虑的不是动力方式,不是增程还是插混,考虑是省不省油?动力强不强?故障率低不低?驾驶感受如何?
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理解为背着“充电宝”的纯电车,本质是纯电车,比纯电车多了一个“充电宝”,这个“充电宝”就是汽车发电机,增程式加进去的汽油,都是用来发电的,电能有储存在动力电池中,供汽车驱动。
增程车只有一套动力系统,就是电池+电机+电控,电池的电量够的话,由电池驱动车辆行驶,电池中的电量不够的话,发动机用汽油来发电,以驱动车辆。
插电混动式汽车可以理解为燃油车与纯电车的综合体,插混车有两套动力系统,一套是发动机+变速箱,另一套是电池+电机+电控。
从产品复杂性上来看,插混车的结构比增程车复杂,插混车的两套动力系统既可以单独驱动车辆,也可以合在一起驱动车辆。
插混车有电的时候,就用电驱动车辆,这就是一台纯电车;没电的时候,发动机就会工作,就用燃油驱动车辆,这就是一台燃油车,某些特殊的时候,油和电能同时工作,这就是一台油电混动车。
也可以把插混车理解为油电混动汽车的升级版,像丰田双擎这种车就是油电混动的,结构与比亚迪插混车是一样的,区别就是插混车可以充电,油混车不能充电。
增程车的优点:
1、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2、全程纯电,驾驶感受安静平顺。
3、可以上高阶智驾。
增程车的缺点:
1、持续长途行驶时,油耗较高。
2、动力性能不如插混车。
插混车的优点:
1、动力更强。
2、长途行驶油耗更低。
插混车的缺点:
1、结构复杂,理论上故障率高。
2、发动机直驱时,驾驶感受不如增程车。
3、不能上高阶智驾。
我自己买的是插混车,开了两年了,没出过故障,虽然说插混车有两套系统,结构更复杂,但技术显然是成熟的,插混车在国内市场都卖了十几年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插混车都是传统车企在做,比如比亚迪、奇瑞、长城、长安、吉利,而增程车都是新势力在做,比如理想、问界。
这是因为插混车更接近传统燃油车,需要一定技术实力,而增程车结构简单,更接近于纯电车。
增程车因为全程是电驱动,能够达到智驾的硬件条件,因此增程车可以上高阶智驾,但插混车不行,插混车只能上普通的智驾,比如L2辅助驾驶,不能上高阶智驾,因为插混车跑长途就是发动机直驱了,智驾不太好控制发动机,控制电动机却是很方便。
市面上有高阶智驾的车,要么是增程车,要么是纯电车,没有插混车。
插混车其中一个优点就是跑长途省油,因为发动机直驱,再加上电动机的能量回收,能够做到最低油耗,像比亚迪的秦L搭载第五代超级混动,最低油耗做到了2.9L/百公里,这个增程车是做不到的。
增程车跑长途时,动力电池中的电往往是不够用的,完全要靠发动机临时发电来驱动,发动机虽然一直工作在稳定区域,但是发出来的电马上就被消耗掉,这个过程会导致增程车一直是亏电行驶。
而且发动机工作时效率不是百分之百,有一部分能量会被浪费掉,产生损耗,高速行驶时,增程器要满负载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损耗,同样会导致油耗升高。
增程车的高油耗目前解决不了,说是高油耗,其实也就是比燃油车稍微高点而已,也没有高到哪里去,如果是低速行驶,即使是亏电状态,油耗也不会比高速行驶高。
插混车的动力明显比增程车要强,插混车有两套动力系统,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在一些特殊的场景,比如起步、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与电动机会同时工作,瞬间动力性能较强。
而增程车只有一个电动机输出动力,动力大小取决于电动机的功率,是固定不变的。
如果喜欢动力性能好、油耗低的车,建议买插混车;如果想买高阶智驾的车,喜欢纯电车的安静平顺,建议买增程车。
总体来说,市场上的插混车销售高于增程车,比亚迪只有纯电和插混,插混车更接近燃油车,也是很多人选择的原因,能加油,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开起来跟燃油车差不多。
两种车都可以买,不存在谁更好,谁更坏的情况,只在于你喜欢哪一种,很多人买车并不在意动力方式,而是看外观、内饰、配置、油耗、品牌,选定之后,不管是增程还是插混,都会买的。
插混车没有智驾?这个说法不成立。(最近,比亚迪已经推翻这个说法) 另外,插混两套系统分工合作,都可以一直工作在各自舒适区。有利于增寿,降低故障率。 而增程在长途时,发动机高功率输出,反而会折寿,增加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