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中,少林寺一战,是最精彩最刺激的。虽然论巅峰程度,不及东方不败一对四之战,但规模、气象远胜。尤其是任我行,堪称这一战的主角。这倒不是说任我行真的技压群雄,而是,此战把任我行性格中的所有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最精彩的,我觉得倒不是他和方证,左冷禅的交手,而是他对天下高手的评定。
任我行抛出的佩服的三个半人,以及不佩服的三个半人的论调,的确很新颖。作为江湖顶流人物,任我行是有资格煮酒论英雄的。但是任我行对佩服的三个半人,阐述得很清晰,但对不佩服的三个半人,却只说了左冷禅一人,而且,左冷禅还只是占那半个人的名额。
所以,笑傲江湖最大的悬念之一就是,任我行不佩服的三个人(去掉左冷禅的半个),到底是谁。

有人说,任我行只是重点想说自己佩服的三个半人,所以,所谓不佩服的三个半人的论调,只是顺带着随口一说,为了和佩服的三个半人对应起来。但我觉得,他心里的确有明确的名单的,毕竟这是他自己亲口设定的。
笑傲江湖当中的高手,其实没几个,如果硬找的话,对应任我行的设定,也许能找出不止三个来。但事实上,真的没那么多。要知道,能让任我行不佩服一下,已经算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其实这件事,绝就绝在,任我行已经明确表示,左冷禅就是那半个了,所以,左冷禅,实际上已经大大抬高了这件事的门槛。
我们看原文是怎么写的——你武功了得,心计也深,很合老夫的脾胃。你想合并五岳剑派,要与少林、武当鼎足而三,才高志大,也算了不起。可是你鬼鬼祟祟,安排下种种阴谋诡计,不是英雄豪杰的行径,可叫人十分的不佩服。
这就是任我行评价左冷禅的话。首先,左冷禅武功极高,不亚于任我行。单就这一点,已经淘汰了太多人了。比如,很多人觉得,岳不群是不是三个人当中的一个?但你看任我行对岳不群的态度,满满的不屑,看不起。他甚至觉得,岳不群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合自己说话。

所以,岳不群绝对入不了任我行的法眼。虽然是不佩服的三个人,但任我行既然把这个组合搬上台面,就已经确定他们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了。
因此,凡是武功在左冷禅之下的,都可以排除了。比如余沧海,定闲师太,天门道人等等。
再看任我行为何不佩服左冷禅。关键原因就是,左冷禅做事鬼鬼祟祟,不够大气。其实任我行佩服的人当中,要么是正人君子,要么是行事狠辣但干脆果断,比如东方不败。而左冷禅因为做事谨小慎微,反而让任我行觉得不爽。
既然左冷禅把标准抬高了,另外,结合左冷禅的个性特质,那么,江湖上只有一个人,有资格入围任我行不佩服的三个人的行列。
丐帮帮主,解风。

笑傲江湖时期,丐帮虽然不及天龙,射雕时期那么威风,但毕竟也是江湖第一帮会,势力极大。所以,解风至少也是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这种人,是可以入任我行的法眼的。再就是,解风不是什么好鸟,品德有亏,有私生子,江湖声望不佳。这其实就符合任我行不佩服的元素——虚伪。
还是那句话,你是坏人没事,就怕你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坏得不彻底。左冷禅如此,解风也是如此。而解风的武功,绝对比岳不群高。所以,他更有资格,占得任我行不佩服的三个人中的一个席位。
至于其他人,不用猜了,都不符合。起码,左冷禅这个门槛,他们都跨不过去。
很多人说,任我行不是挺认可宁中则的吗?要清楚,佩服和认可不一样。也许,任我行对宁中则也有一丝佩服,但分量肯定不够,而且宁中则的本事,也入不了任我行的法眼。再就是向问天,他和任我行关系亲密,二人之间根本谈不上佩服和不佩服。
原著分明说任我行三个半不佩服的人左冷禅居首,他什么时候变成了那半个?那是左冷禅说自己也有三个半不佩服的人,任我行是那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