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规划,为未来10年农村土地改革勾勒出清晰且具体的路线图,着重围绕“五块地”展开全面部署。
在耕地方面,规划着重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各类耕地占用统一纳入管理范畴,确保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
坚决守牢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所在。
同时,积极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通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土壤肥力等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支撑。
承包地改革稳步推进。规划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并健全延包配套制度,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安心投入农业生产。
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探索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例如鼓励发展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经营模式。同时,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设施农用地迎来发展新机遇。大力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聚焦建设标准规范、装备先进、产出高效的现代种养设施。
鼓励发展农业工厂等新形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智能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宅基地管理更加规范。加强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在保障农民居住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
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还能促进农村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有序展开。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在土地增值中获得更多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通过“五块地”的改革部署,为农村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