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冬季气温常常能降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那个年代,虽然日子过得艰苦,却也不乏欢乐和温暖。今天,我们就从取暖、家庭活动等几个方面,聊聊那个时代的冬天到底冷到啥程度,以及人们是怎么取暖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那时候,家里的窗户大多是单层玻璃,清晨起来,玻璃上常结满了厚厚的霜花,有时我们用硬币往霜花上一按,能冻住不掉,这成了孩子们的小乐趣。大人们却要面对更现实的问题:如何保证全家人不被冻坏。
家家户户的主要取暖方式是烧火炉子,用劈柴或煤块生火,炉子上还常放着一壶热水,既供暖又方便随时喝热茶。但即使炉子烧得很旺,屋里也只能达到“能脱掉外套”的程度。寒冬里,水缸里的水会结冰,得用热水一点点融化。晚上睡觉时,炕头是最暖的地方,但炕梢还是有点冷的。冬天的东北,不仅冷得扎实,还有一种“冷中有趣”。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我们常常摘下来当“冰棍”舔着玩。大雪覆盖了地面,出行变得困难,但那雪景真是美得让人陶醉。
寒冷带来的不便也很多,冻疮是常见问题。每到冬天,孩子们的手脚上总有几个又痒又疼的红肿包。为保暖,妈妈们会给我们穿厚厚的棉衣,棉裤鼓鼓囊囊,整个人像一个“粽子”,行动起来笨拙又搞笑。虽然日子寒冷艰苦,童年却充满了乐趣。记得有一次上山捡柴火,冻得直哆嗦却收获满满,回到家里用柴火烤馒头片,焦香的味道至今难忘。冬天的河道结冰后,我们用废旧木板做成冰车,在冰面上滑来滑去,有时不小心摔倒,甚至会被冻晕过去,醒来却哈哈大笑,继续疯玩。
这些活动既是为了生存,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夏天摸鱼、冬天滑冰,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视,简单的快乐却能让人记一辈子。东北冬天的家,离不开“炕头的温暖”。家人围坐在一起,炉火里烧着木柴,火苗跳跃。母亲会在炉上炖上一锅炖菜,炕边还能闻到烤地瓜、花生的香味。
下雪后的日子,父亲带我们堆雪人、打雪仗,玩累了回家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菜汤,整个人都暖和起来。到了晚上,我们围在炕上听母亲讲故事,炉火映着每个人的脸,那种温暖至今难忘。那个年代的东北农村,冬天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和食物。比如,为了御寒,人们用浆糊封住窗户缝隙,防止冷风灌进屋里。地下储藏室“地窖”里,存放着土豆、白菜、萝卜等冬储菜。腌酸菜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冬日食材,杀猪过年更是一年里最大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分到新鲜的肉和猪油。
这些习俗和美食,虽然简单,却带给人们无尽的满足感。即便物质匮乏,大家仍然能从一碗热汤、一顿炖肉中找到幸福。
东北的冬天不仅仅是冷,还有漫长的风雪带来的考验。学校离家远,路上积雪厚重,孩子们必须顶着寒风步行上学。我的父亲常常说,那时候能坚持读书,靠的就是一份韧劲和对未来的希望。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网民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民A:那时候穿棉鞋 里边垫毡垫或苞米叶子 但脚说冻就冻 完了用茄子的杆泡水 把脚放里边泡 那时是真冷啊
网民B:冬天时,厨房做饭时烧玉米秸秆,烟道经过卧室的土炕,炕就变热了。另外,玉米秸秆的炭火,会被收集到一个火盆中,火盆放到炕上,用于烧火取暖!
网民C:那个窗花是每天早晨爱看的,现在是真看不见了,还有水缸里的冰都得到明年开春才能化掉
网民D:那时候好像也没感觉多冷 那时候睡觉前都有暖脚丫暖手的,早上妈妈都是把棉裤棉袄烤热了直接穿上,那时候幸福开心
网民E:小时候在东北长大,记得冬天下雪的时候小伙伴们一起在雪中嬉闹,结果把棉裤都弄湿了,后来就撅着屁股在火炉边烤,结果把棉裤烤着了
结语回望那段岁月,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冬天虽然艰苦,却也充满了韧性和欢乐。我们用火炉子取暖,用炕头分享亲情,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乐趣。这样的生活,或许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但正是那种简单和知足,让人回味无穷。
今天,条件改善了,取暖有地暖、空调,出行有汽车、火车,生活更加便利。但那种一家人围着炉火说笑的画面,那份纯粹的幸福,却成了很多人记忆中最珍贵的财富。愿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时,也别忘了珍惜当下,用一颗知足的心去感受生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