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的人在生产队太吃香了!是真的吗?

趣闻搜集人 2024-12-02 20:51:40

六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生在生产队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文化水平的需求,也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

高中毕业生的价值体现

掌握基础文化知识

当时,农民识字率普遍较低,而高中毕业生能熟练读写、算账,被视为“文化人”。在生产队中,他们常被任命为记工员、会计等职位,这些工作需要一定的计算和统计能力,比如准确记录社员的劳动积分和分配粮食等。

技术员角色的崛起

国家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鼓励科学种田,高中毕业生通常被培养为农业技术员或林业技术员,负责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由于掌握技术,他们在生产队地位较高,也更容易被村民敬重。

赤脚医生和文化传播者

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农村,高中毕业生还能胜任赤脚医生的角色,为乡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此外,广播员等需要文化素质的岗位也多由他们担任。这些岗位不仅劳动强度低,还能获得公社的固定补贴,是令人羡慕的工作。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例如,辽宁的一位老赤脚医生回忆,自己因高中毕业,被选派到县卫生院培训三个月后,成为村里唯一的医生,每年固定补助粮食和油料。此外,有统计显示,1970年代,一个村子往往只有1至2名高中毕业生,而他们大多能进入上述文化岗位,这与普通农民的劳动强度形成鲜明对比。

特殊时代的背景驱动

知识“吃香”的时代

虽然当时强调阶级斗争,但国家在某些领域仍鼓励技术发展和文化普及。高中毕业生,因接受了更多教育,被看作有能力承担“脑力劳动”的群体,相较于单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更好。

岗位短缺与尊重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经济以集体生产为主,但文化岗位稀缺,高中毕业者的稀有性让他们更受欢迎。同时,这些岗位常与国家粮票挂钩,也间接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结语:文化仍是生产力的关键

从这些案例中不难看出,高中毕业生在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的“吃香”,既反映了农村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在技术匮乏的年代,知识仍是改变个人命运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

今天的我们,更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经验。知识改变命运的规律从未改变,现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也表明,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始终是长远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网易新闻 - 生产队时,公社的“八大员”是当年社会上最吃香的职业

2、光明网 - 干什么吃香

3、360doc个人图书馆 - 公社“八大员”:当年的铁饭碗

0 阅读:2

趣闻搜集人

简介:带你了解世界不同的职业,陪你探索职业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