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1岁的陈希永是山东沂源县医院的护士,在这里他认识了相伴一生的爱人朱彦夫,他的身份有些特殊是一名志愿军战士,陈希永见到他的时候,朱彦夫已经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四肢和左眼,陈希永听闻朱彦夫的英勇事迹对他钦佩不已,她经常安慰情绪低落的朱彦夫,对他从敬重换变为爱意。
姑父看出陈希永对朱彦夫有好感,主动为二人牵线搭桥,可是朱彦夫无论如何都不同意,他认为自己身有残疾配不上陈希永,女孩却坚定的说愿意一生陪伴朱彦夫,55年的婚姻陈希永就是朱彦夫的“拐杖”,2010年陈希永因肺癌去世,朱彦夫不吃不喝,他不顾反对坚持要为妻子披麻戴孝。
陈希永为何执意要嫁给朱彦夫?55年婚姻他们经历了什么?妻子去世朱彦夫为何为她披麻戴孝?我们一起走进跨越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的感人爱情。
朱彦夫
一、战争失去四肢和左眼,身体残缺几度崩溃1933年,朱彦夫出生在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家里生活贫困温饱都无法解决,小时候他亲眼见到国土被日寇铁蹄践踏,听父亲讲过很多军人保家卫国的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感人的故事内心就无法平静,久而久之,朱彦夫心里埋下一颗保家卫国的种子,随着年纪增长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
朱彦夫14岁加入革命队伍,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他在军队中出生入死身心皆受到磨炼,1949年他火线入党全心为人民服务,新中国建立仅一年朝鲜战争爆发,作为一名军人朱彦夫主动请缨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此去万分凶险母亲知道儿子的志向,虽然不舍只能叮嘱他“孩子要活着回来。”
母亲哽咽的声音时常回荡在朱彦夫耳畔,他再次踏上保家卫国的征途,被列入第九兵团多次参与一线战斗,最惨烈的是长津湖争夺250高地战役,敌军不仅有着先进装备,还利用坦克作为辅助,长津湖战役打响第二天,阵地上硝烟弥漫枪炮声不绝于耳。
朱彦夫
战士们一边和敌军对抗一边忍受着刺骨寒风,身后就是祖国和人民,他们绝不能退缩,朱彦夫所在连队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和敌人奋战三天三夜,战友们一个个倒在猛烈的炮火中,朱彦夫腹部不幸中弹,没有亲身经历过无法想象战争残酷,腹部中弹后他强忍着巨痛。
朱彦夫已经很久没有进食,身体的困意和疼痛以及强烈的饥饿感瞬时将他包裹,他告诉自己一定要集中精神不能失去意识,就在这时不远处一枚炸弹爆炸,巨大的冲击把朱彦夫掀翻在地,重重的撞在旁边的石头上,他的左眼被散落的弹片击中,右眼也一片血色,疼痛和疲惫再次袭来。
朱彦夫想挣扎着站起来,可是身体根本不受控制,天渐渐黑了炮火声逐渐消失,他和战友们倒在冰天雪地中陷入无边的黑暗,等他再次醒来时眼睛几乎看不清东西,全身被剧痛裹挟,强烈的求生意识让他用最后的力气向前爬,当时长津湖的气温低至零下四十度,他爬到一条河边体力耗尽再次昏迷。
朱彦夫
好在朱彦夫被志愿军战救回军营,他之所以能被发现是因为爬行之处,留下一道长长的血迹,朱彦夫被送到战地医院只能为他简单处理伤口,他的伤势太重需要送回国医治,医生给他进行全身检查,他的左眼感染已经保不住了,好在细菌没有侵入脑部,不然将会凶多吉少。
朱彦夫在雪中爬行四肢被严重冻伤,无奈之下医生给他做了截肢,三个月治疗阶段做了47次手术,昏迷93天后他终于苏醒,可想而知他的意志力非常坚毅,对生命的渴望格外强烈,朱彦夫醒来的时候感到身体沉重无法动弹,看到四肢被纱布包裹,强撑着身体努力想坐起来,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图片来自网络
二、身体残疾欲轻生,人生出现一缕曙光1950年,朱彦夫在长津湖战役中身受重伤,医生对他进行截肢手术、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3,他恢复意识后难以接受身体残疾的现实,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阴影,他不知怎么面对以后的人生,身体的残疾让朱彦夫认为自己是个“废人”,他经常想为什么没有牺牲在战场上,甚至多次想结束生命。
身体的残疾让朱彦夫极度痛苦,有一次他痛哭着骂自己无能,一天深夜他想结束生命,就在此时传来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她哭着说“孩子你可千万不能做傻事啊”,看到母亲悲痛欲绝的神色,朱彦夫意识到自己太自私了,放弃自杀的念头,这件事惊动医院领导和朱彦夫的老领导,他们赶忙来医院看望朱彦夫。
朱彦夫
看到已经残疾的朱彦夫,老领导十分心疼,不禁想起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一样身负重伤的战友,朱彦夫骁勇善战,经历无数战事多次身负重伤,然而眼前的朱彦夫泪流满面,老领导看着他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他对朱彦夫说“战友们有多少再也回不来了,你现在不仅是为自己活,也是为失去生命的战友而活。”
老领导的话犹如一记重拳,终于让朱彦夫清醒过来,所有人都很关注他的身体恢复情况,他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也逐渐接受了身体的残缺,朱彦夫振作精神重新面对生活,走出阴影后他的内心再次强大起来,从军休所回到老家,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能成家,女方听闻朱彦夫是残疾人都退缩了。
朱彦夫旧伤复发再次住院,在这期间遇到护士陈希永,她就像一束光照进朱彦夫的人生,在治疗过程中他不愿意把脆弱的一面暴露给外人,穿衣吃饭洗漱都是独立完成,陈希永敬佩朱彦夫的精神,后来她的姑父将朱彦夫的英雄事迹告诉陈希永,她被朱彦夫的精神感动。
朱彦夫
朱彦夫身体残疾之后,就没把成家的事放在心上,陈希永突然提出想照顾他一辈子,他没多想就拒绝了,陈希永性格乐观在她的影响下,朱彦夫开始和她说起过往,他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震撼着陈希永,对朱彦夫的好感也随之加深,陈希永总是在他情绪低落时给他安慰,朱彦夫越来越习惯陈希永陪的陪伴。
陈希永也经常和朱彦夫说自己的事情,虽然都是学校里的生活,他却听的津津有味,女孩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了朱彦夫,和陈希永相处的时候他格外轻松,暂时忘了身体残疾,或许他也察觉到自己对陈希永的感情不一般,因为身体残疾他不能给对方任何承诺。
陈希永的姑父是民政局局长,他看出二人对彼此有好感主动撮合他们,这对有情人的感情持续升温,朱彦夫和陈希永说过担心拖累她,朱彦夫的一举一动她钦佩还来不及,如果他们能走到一起不存在谁拖累谁,朱彦夫有着高尚的灵魂这比什么都珍贵。
朱彦夫和陈希永
陈希永的父母很敬重朱彦夫,但是却不同意两人的婚事,陈希永已经认定非他不嫁,即使父母反对她也坚持内心所想,现在他们处于热恋中,婚姻更多的是柴米油盐,朋友劝她不要和朱彦夫结婚,不然婚后肯定会吃很多苦头,陈希永还是坚持和他走到一起。
三、相濡以沫55年,丈夫为妻子披麻戴孝1955年,22岁的陈希永和朱彦夫在山东沂源县举行婚礼,父母心里始终气不过没有参加婚礼,朱彦夫心里不好受他很心疼妻子的处境,如果陈希永现在反悔,他不会有半点怨言,陈希永什么都没说只露出耀眼的笑容,这个微笑一直印在朱彦夫脑海中让他永生难忘。
陈希永和朱彦夫
结婚之后陈希永和丈夫住在张家泉村,她每天早上帮朱彦夫装上假肢、穿好衣服,再把毛巾搭在他的手臂上,他们经常一同出去散步,陈希永几十年如一日的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结婚前她曾悄悄来到朱彦夫老家,家里只有几间破屋子家徒四壁。
可是她没有放弃这段感情,除了朱彦夫她心里再也装不下其他人,他是英雄自己不能这样弃他而去,善良的陈希永仍然选择和他结婚,婚后不仅要照顾丈夫,多病的婆婆也要她照顾,他无怨无悔撑起这个家,家里的农活也落在她肩上。
最困难的时候陈希永用野菜树叶充饥,日子过的艰苦她仍然乐观面对,担心丈夫产生愧疚情绪,她从来不提自己的苦累,妻子为了这个家的付出朱彦夫怎会不知,他想让陈希永过的快乐轻松,也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朱彦夫带领大家一起修水渠拓荒地,还在村里建设图书馆和夜校。
陈希永和朱彦夫
大家共同努力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当然离不开默默支持他的陈希永,朱彦夫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非常关心大伙的生活,经常去烈士遗属和孤寡老人家中探望,他为大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有时候还把节省下来的钱和生活用品送给有困难的村民,丈夫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陈希永也没闲着。
生产队里需要陈希永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即使在怀孕期间也仍然坚持,她这么做是为了丈夫在村里更有号召力,朱彦夫和陈希永相濡以沫55年,他们总是为对方着想,跨越半个世纪的相守依旧恩爱如初,2010年初陈希永因为肺癌病倒了,没过多久就与世长辞,她一生都在为他人着想,离世后很多村民自发为其送行。
朱彦夫和陈希永
妻子离世朱彦夫忍不住悲伤的情绪,一整天水米未进也不和人说话,朱彦夫说“生命走到现在完全都是她的功劳”,提到她朱彦夫心里只有感激和愧疚,他经常梦见陈希永,在梦里他们仍然和以前一样,陈希永去世朱彦夫坚持为妻子披麻戴孝,儿女劝他这些事情不用他亲自做,他却说“我欠她太多,这件事我必须亲自做”
葬礼结束后朱彦夫回到家。坐在小院子里看着妻子生前打理的花花草草,他恍惚间仿佛能看到妻子在花间忙碌的身影,他们携手走过55年光阴,陈希永的善良勤劳是他一生最深刻的眷恋,成为他内心永远不褪色的回忆,斯人已逝希望朱彦夫老人能朝前看,健康平安度过以后的人生。
陈希永和朱彦夫
参考资料长津湖战役中失去四肢和左眼,山东老兵朱彦夫“感动中国”!——齐鲁电视台
爱情故事:“红嫂”陈希永做了朱彦夫55年的“拐杖”——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