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风平浪静,这个词语放在俄乌战场上似乎有些诡异。
对关注俄乌战争的人来说,乌克兰俄占区是彻头彻尾的“寂静之地”。
没有消息、没有报道,这里的一切似乎与外界隔离了。
生活在俄占区的人民们,他们过得还好吗?
一、克里米亚之争要搞懂如今俄占区人们的现状,就必须弄懂俄乌人民的关系、历史渊源。
而克里米亚,这个乌克兰治下的一个自治国,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引起了国际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
其实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俄乌战争的祸根,早在十几年前就埋下了。
克里米亚是自治国,类似我们的自治制度,有极大的自主权,但没有国际意义上的独立地位。
所以毫无疑问,公投入俄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可在现实中,依然是谁的拳头大谁有理,俄乌双方为此对峙数年,并在各种矛盾的激化下,最终悍然开战。
克里米亚事件,其实就是不少乌克兰人的缩影。
他们认同自己是乌克兰人,并在苏联解体之时争取了国家独立,希望能借此过上好日子。
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告诉人们——生活在乌克兰,他们所获得的只有贫穷。
不少人的心思开始活跃起来,甚至想要重回俄罗斯的怀抱,克里米亚是一个开始,却绝不是结束。
一旦有了先例,我相信乌克兰会有成群结队的地区想要回归俄罗斯,乌克兰敢开这个先河吗?
而从克里米亚事件中也折射出了一点——在乌克兰人的眼中,民族重要,可自己的生活,更重要。
俄占区的现状,似乎如此就解释得通了。
二、战争前期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俄罗斯共占领了乌克兰四大州。
而双方在初期的相处,至少是不够融洽的。
根据法国媒体当初的报道,在不少俄占区内都存在大大小小的游行示威行为,要求俄罗斯人退出乌克兰,离开自己的国家。
在情绪最为激烈的赫尔松州,游行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俄罗斯对此的措施也很简单——不表态、不退出,只是默默地驱逐这些群众。
催泪瓦斯、眩晕手雷乃至橡胶弹等非致命武器频繁上演,双方的矛盾算是愈演愈烈。
事实上,平民并非俄罗斯行动的主要针对目标,不少当地的官员才是。
2022年3月11日,梅利托波尔市的市长费多罗夫被俄罗斯人绑架,以此来打断当地准备执行的危机预案等等。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以此来瓦解当地的行政体系。
市长费多罗夫 右
失踪、绑架,在最初的俄占区随处可见,而断电、断气等极端措施也是日常执行。
当然,俄罗斯并未切断这些地区的供水,算是留了最后一点情面。
失去电源,人们自然就无法向外界发声,也失去了求救和娱乐的手段,总之,在俄罗斯占领之初,双方闹得并不愉快。
在这时候的俄占区内,不少乌克兰人都仍然坚信,自己的国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也依然认为,自己是乌克兰人。
可这种身份的认同感,随着时间的过去而缓慢消散。
三、绝望中的乌克兰开战已三年,乌克兰做的可以说是十分差劲。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乌克兰的人口并不多,战争对经济的打击还是其次的,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人口上。
乌克兰的年轻男性,其实已经快绝种了。
在堪称夸张的征兵力度下,几乎任何适龄男性都必须前往战场,可等待他们的往往只有送死
——一个仅仅训练几个月甚至更短的士兵,真的能在战场上发挥什么作用吗?
并且,本身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装备就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再加上糟糕的指挥系统。
对乌克兰军队来说,叛变、违令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谁也不想平白送死。
所以,乌克兰如今的现状,高层是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的,他们几乎打光了乌克兰的全部有生力量,却连一丝一毫的优势都未取得。
曾经有一个视频,乌克兰的一个村落里,一名妇女大骂前来征兵的官员,表示他们已经将全村的男人抓走了,一个都没回来!
无论乌克兰官方绝不绝望,至少如今乌克兰的年轻人是无比绝望的,他们早已看不到国家的未来。
2023年,希望求和的乌克兰人仅仅占总数的27%,而到了2024年,这个数据已经飙升到了52%。
并且十分讽刺的是,如此巨大的数据变化,人们心理上的转变或许还是其次。
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愿意保家卫国的乌克兰人都死在了战场上。
战争的残酷性,从中可以窥见一角。
然而,和大多数乌克兰人的绝望不同,俄占区内的乌克兰人,似乎已经过上了好日子。
在最初的雷霆手段后,俄占区的基本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然,俄罗斯的治理手段也跟着变了。
自去年5月份开始,俄罗斯宣布将会对俄占区内的乌克兰人每月发放10000卢布,折算人民币1200元。
多吗?不多,在中国,这样的生活保障都算是低的了。
然而在乌克兰,哪怕是没打仗前,这些地区的百姓的平均养老金还不到4000格里夫纳,大概只等于6400左右的卢布。
所以,对绝大多数的乌克兰人来说,俄罗斯人真的算得上是仁慈了。
除此之外,俄占区的物价也有了显著的下降。
原来,过去的乌克兰人只能通过欧洲进口食物、肉类等,价格居高不下。
然而俄罗斯虽然自己国内的轻工业也不行,可有着我国这个巨大的“供应商”,他们的物资也算是丰富了起来。
于是连带着,就连俄占区的物价都开始“顺眼”了起来。
手里的钱多了,开销也小了,不少乌克兰人心中的怨言,也渐渐平息了起来。
说到底,双方的文化、历史几乎都是相同的,乌克兰人的潜意识里,其实是把自己当作半个俄罗斯人看待的。
开战前就有不少人想要回归俄罗斯,而开战后的今天,俄占区内的乌克兰人也的确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最后,绝大多数愿意保家卫国的人们都战死在了沙场上。
几大原因加起来,或许就能解释俄占区的诡异现状了,虽然被敌国占领,可他们却不算在意。
毕竟,就连乌克兰如今也放弃了这些地区——泽连斯基为了和谈不断加码。
这些俄占区,在他的心目中早就和乌克兰没有什么关系了。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齐鲁壹点 《民调显示过半乌克兰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去年这一数字还是27%》
2、中国青年报 《逃兵猛增 乌克兰或继续降低征兵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