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在世的中共一代领导人:曾任周总理秘书,晚年坚持做公益

诺言的卿史录 2025-01-23 11:38:53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2025年已经拉开了序幕,76年前见证新中国成立庄严时刻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很多都已经不在人世。

现在还在世的我党第一代的领导人,只有一个宋平老先生。

宋平曾经担任过周总理的秘书,建国之后的社会建设中,他做了一件非常厉害的工作。

后来退休,宋平退出政界,直到现在为止,也一直在坚持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

宋平的政治生涯有哪些成就?他坚持到现在的伟大事业究竟是什么?

1937年,正是全国军民投入抗日战争的时候。

在这最危险也最紧张的时刻,一个年轻人加入了我党,他就是宋平。

当时情况特殊,很多年轻的姑娘小伙儿即使经验不足,也必须在危难时刻顶上。

宋平也是这样,因为工作能力突出,他很快就身兼数职,其中一个职务是周总理的秘书。

这个安排,让宋平受益匪浅。

出生于1917年的他,相比于周总理和我党很多领导人来说,绝对算是晚辈。

之前还在上学的时候,他就听说过早期同志们留法勤工俭学,和地主阶级作斗争的事情。

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时,他的紧张和激动,多年后依然让他记得清清楚楚。

周总理成熟稳重的工作作风,细心谨慎的工作特质,以及令人如沐春风的气质,都是值得他学习的方面。

那时候,宋平负责起草文书工作,负责按照周总理的要求执行具体的任务。

还需要充当一部分交通员的角色,和同志们左右协同联络,忙得脚不沾地,同时也在飞速成长。

他的进步,周总理和其他领导同志们都看在眼里,在前辈们看来,宋平是个可造之才。

正因为有着多年来的积淀,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宋平才能被委以重任,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家干部。

虽然干部和普通老百姓在身份头衔上有所不同,但宋平本人完全不把这个当一回事。

在他看来,这片土地上,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是同胞,都应该守望相助。

至于干部,那是公仆,得真正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为老百姓服务。

外出调研工作时,宋平从来不搞特殊,专车接送是没有的,特殊规格的饮食是没有的,住得好穿得好也是没有的。

老百姓什么样儿,他就什么样儿,老百姓吃什么穿什么,他就吃什么穿什么。

不认识他的人,要是在路上看见他,准保会认为他就是个普通工人,根本看不出来,他竟然是个国家干部。

艰苦朴素,这从来不是坏事。

能够节省更多的资源,能够把这一美德贯穿自己人生的始终,宋平认为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与此同时,他也严格遵守周总理提出过的脚踏实地的要求,勒令自己和身边的其他同事下属,必须要说实话,干实事。

假大空的口号,美观漂亮的统计数据,宋平不需要,他要看到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

所以他才会多次走下基层,面对面询问农民和工人生活的问题。

农民告诉他,工分发放不及时,劳动没有积极性,他马上就发起改革,放出话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老百姓的担忧。

工人工作没保障,工厂环境不尽如人意,他也马上和工厂负责人谈话,严厉指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他成绩斐然,名声一片大好,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党中央对他又一次委以重任,派他去甘肃担任省委书记。

这可是一个大省的一把手,宋平内心惴惴不安,时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组织上的信任。

真正到了甘肃,他才知道,这省委书记不是那么好当的,组织上信得过他的能力,所以才让他解决这个疑难杂症。

甘肃土地面积不小,但土地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地形情况比较复杂,不利于开辟大面积的农业用地,尤其是种植业,至于第二点,也是相当棘手的问题。

甘肃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地带,降水少就不说了,城乡的蓄水功能都不好,而且对母亲河的开发也是寥寥无几。

这样下去可不行,甘肃的经济不可能发展起来。

为了对症下药,宋平伤透了脑筋,各种资料查个没完,经常到其他地方出差学习,记下来的学习心得有厚厚几本。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针对第一个地形地势的问题,他到东部的一些城市走访学习时,发现当地有采用梯田,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梯田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东部地区的梯田不能完全照搬到甘肃。

所以回到甘肃之后,他又亲自组织工作班子下基层,到不同地区的农村察看具体情况,再根据土地的实际使用问题来规划梯田的建设。

在他的领导之下,甘肃人民的米缸子渐渐能够填满,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吃上面粉,大伙儿再也不用饿肚子,再也不用抱着地里的红薯啃。

而且有了梯田,经济作物也能被推广开来。

老百姓种地就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可以通过土地来换取更多的经济回报。

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地方主政者最大的成绩,见到老百姓欢喜的笑脸,宋平心中无限喜悦。

针对甘肃地区缺水的问题,他下定决心,挽起袖子,组织水利设施的建设。

这个不是简单说两句话就可以的,建设水利设施是一项大工程,甚至在自己的任期之内,宋平都没有亲眼见到水利设施成功建成。

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不知道跑了多少次工地,不知道会见了多少批相关方面的专家,不知道和多少同事讨论过具体的工程进度。

一个省的一把手,真正做到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所以当宋平离开甘肃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对他极为不舍,而百姓最真实的情感,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时间一点点流逝,宋平的年纪也越来越大。

到了退休的时候,他主动退位让贤,给年轻人留下更多的锻炼机会。

对他来说,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样的事情。

退出政治一线之后,他也不会做出老学究的样子,对年轻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反而放放心心,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生活。

他十分低调,尽情享受着生活中的烟火幸福。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项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事业,那就是公益事业。

其实还没有退休之前,宋平就对慈善公益事业非常感兴趣,只是那个时候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没法全情投入。

退休后的他有能力,也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因此他亲自调查情况,资助贫困山区的小学生接受教育,资助没能达到基本生活温饱线的贫困家庭。

同时还积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很多公益活动发声。

眼看着身边的老同志在一个个离开,宋平的心态倒是很平稳。

他也会为老伙计们感到伤怀,但他不会畏惧死亡,因为在有限的生命里,他已经在尽可能拓宽生命的边界,实现自己的价值。

到2025年,老爷子就已经108岁了,着实是个长寿老人。

见证过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他,这些年来又看到过无数次五星红旗升起的样子。

衷心的希望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老爷子还能见到很多很多遍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还能再见证祖国的日新月异。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宋平在甘肃——《新西部》 2014年第6期64-67,共4页

2、宋平:为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发展》 2012年第10期50-51,共2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