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高盛预测,全球未来5年,将发射70000颗低轨卫星

雪莲果谈历史故事 2025-03-22 05:03:21

卫星通信,正悄悄酝酿一场全球科技大洗牌。

据高盛最新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将发射多达7万颗低轨道卫星(LEO),其中我国计划就占了53000颗,几乎三分之二!

这不是拍脑袋的新闻,而是高盛从投资角度发布的重磅行业预测,信息量非常大:

卫星数量暴增?中国为何突然加速?传统5G/光纤会不会被“替代”?会不会形成“天上的新基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背后的“星链大战”。

一、什么是低轨道卫星?为啥这么火?

简单来说,低轨道卫星就是离地球最近的那一圈卫星,高度一般在160~2000公里之间,跟咱们传统印象里的“高空卫星”不太一样。

它的好处也非常直接:✅ 信号传输延迟更低(打游戏、远程手术都能用)✅ 可实时覆盖全球偏远地区(连珠峰都能上网)✅ 不依赖地面基站,抗干扰能力强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马斯克的“星链计划”(Starlink),现在已经发射了超过5500颗低轨卫星,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无死角的互联网系统。

但现在,我们也来了!

二、高盛预测:5年内全球7万颗卫星,中国发一大半?

根据高盛的最新报告:

未来5年,全球将发射7万颗低轨道卫星。其中中国计划发射53000颗,占比约75%。

高盛还预计,到2035年全球卫星市场将从目前的150亿美元,增长到1080亿美元,一个比5G还要大的市场就要崛起了!

意味着什么?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布局“太空互联网”,地球上网不再靠基站,而靠“天上的星星”发信号!

三、中国为啥“砸出5万多颗”?意图很明显!

从数量上看,我国这波出手非常有冲击力,连马斯克都要压力山大了。

原因很直接:

✅ 1. 不被卡脖子,打造自己的“太空网络主权”

过去咱们的通信基础设施靠地面,万一被“卡网”,影响非常大。而低轨道卫星通信是全新赛道,中国必须抢先布局。

✅ 2. 拉开差距的不只是网速,是“太空主权”

谁先占住太空轨道、谁就有话语权。卫星不是想发就发,轨道资源有限,早发早占坑。

✅ 3. 布局下一代“星基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是未来连接AI、无人驾驶、边远通信的关键,是5G之后的下一代战略基础设施。

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太空军备竞赛”?

别以为卫星只是商用,它同样是我们安全博弈的关键节点。

当前已有多方进入战场:

美国:SpaceX、Amazon Kuiper欧盟:IRIS²计划中国:国资系+新锐企业纷纷入局

各国都在抢轨道、抢频段、抢发射窗口。谁先形成“网络闭环”,谁就能主导太空通信话语权。

简单说就是:谁能先把“网线”拉到太空,谁就能定义未来的通信规则!

五、普通人关心什么?对我们生活有啥影响?

你可能会问:发7万颗卫星,跟我有啥关系?有,关系大了!

✅ 1. 偏远地区也能高速上网

不管是农村、山区、沙漠,未来都能接收到高速网络信号。

✅ 2. 手机可直连卫星,不再依赖基站

华为、苹果都已推出“卫星通信手机”,未来可能变成主流。

✅ 3. 出国、出海、出轨道,都不断网

卫星互联网的普及,可能改变我们对“联网”的定义。

✅ 总结:太空不是想象,是下一个流量入口!

这不是某家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国家级的战略性科技突围。

高盛的预测不只是数据,而是一种信号:

通信新格局正在重塑,谁能抢占“太空”,谁就能主导地球的连网方式。

我们用53000颗卫星宣告——不仅要追上,更要赶超!

你期待“卫星互联网时代”吗?马斯克的星链能守得住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