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苍生俱饱暖。”
回良玉非常喜欢明朝杰出政治家和大诗人于谦的诗句,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对吃饱穿暖的向往和渴望,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抱负和情操。
几十年前,老百姓们还吃不饱饭,但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终于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回良玉长期从事农业工作多年,是基层农业生产亲历者和见证者。
1944年10月,回良玉出生在吉林榆树县城,父亲是普通的职工,每月有40多元的收入,但家里有6个孩子,要养活这么多孩子,生活非常拮据。
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养了一头牛,挤了牛奶后,家里人舍不得吃,都要卖了换钱。
每天上学时,回良玉会沿途给客户送牛奶,放学回家后还要把奶瓶收回来,每天都是如此。
为了上学不迟到,回良玉每天都要提前一个多小时出门,晚上回来时已经很晚了,还要跟着姐姐一起去山坡放牛,趁着牛吃草的空闲,割一些青草和野菜当饲料。
这样的生活虽然有些辛苦,但也带着些许温馨,成了童年时期难得的回忆,这一代人的生活很多都是如此,那时生活条件比较差,物质条件也不丰富,祖祖辈辈延续着勤劳简朴和实干的精神。
榆树县城的冬天非常寒冷,教室里的门窗四处透风,屋内几乎和外面一样寒冷,回良玉和小伙伴们冻得瑟瑟发抖,小手又痛又痒。
老师们会带着大家去捡木柴、拔豆根,给大家生炉子取暖,有的老师直接把自家的柴禾带到了学校,度过了滴水成冰的冬天。
让回良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困难时期,那时他正在上初中,家家户户吃不饱饭,到了下午,老师们带领大家去农田里捡玉米和豆荚充饥。
到了交学费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交不起钱,便辍学了,学校和老师一直在积极想办法,有的同学买不起学习用品,老师们就自制三角板和尺子送给他们。
回良玉的家里兄弟姐妹们很多,他初中毕业后,父亲想让他去读个中专,早点出来减轻家庭的负担,于是回良玉去了吉林农校学习,后来一辈子和农业有了不解之缘。
1964年,吉林农校毕业后,回良玉在榆树县农业局工作,时常要下乡包片蹲点,他包的是卡岔河一片,每天住在老乡的家里。
白天他和老乡们一起下乡劳动唠嗑,晚上会和同事们一起开会,研究农业工作。
那时候政府工作人员下乡工作时,没有固定吃饭的地方,由生产队长安排每家每户轮流留饭,轮到哪家就是哪家,吃完饭后工作人员会把粮票和钱交给农户。
农民们平时省吃俭用,但对回良玉很好,会把省下的鸡蛋做鸡蛋糕吃,用柴火把火炕烧得暖暖的。
公社也对回良玉很照顾,有时去开会时,公社食堂知道他是回民吃不了猪肉,便帮他找来一些牛肉和羊肉补充营养。
生产队的生活非常辛苦,冬天冒着凌冽的寒风,回良玉和老乡们一起,赶着牛车和马车,往田里运送农家肥和粪坑冰块,给农田填肥料。
榆树县是粮食大县,也是财政穷县,人均财力不及全省平均水平,让回良玉十分忧虑,他经常深入乡村,不辞辛苦地忘我工作。
他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推动出台惠农富农的政策,深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看着榆林县从一个缺粮的地方终于能自给自足。
回良玉在县乡农村工作了13年,和农民兄弟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农村撤点后才回到了城里,又从县里调到省里工作。
1987年,43岁的回良玉担任吉林省副省长,那时候副省长一般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名,但是在省人大会议上,很多人却联名提名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大家的支持让回良玉感慨万千,经组织的批准,他当选了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样的意外提名,让回良玉感到始料未及,也深感其中的责任和压力。
为了寻找吉林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出路,回良玉多次到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学习当地发展的经验,帮助吉林省构筑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
在多方的努力下,吉林从缺粮之地变成天下粮仓,获得了粮食主产区的称号。
1988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灾,全国要紧急调集100万吨粮食,中央领导同志表示:“每调集100斤粮食就可以救活一个人。”
吉林承担了重任,调出了82万吨粮食,圆满地完成了国家交付的任务。
1998年,54岁的回良玉出任安徽省委书记,后来又调往江苏担任省委书记。
2003年,59岁的回良玉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兼任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亲历了农村农业改革的重大事件。
在他工作的第二年,中央连续下发了1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强调惠农富农政策的顶层设计。
回良玉在安徽和江苏农村调研时,农民对减免农业税有强烈的渴望,很多农民表示:“原来依法缴纳农业税是应该做的,但现在国家实力增强了,要求减免农业税也是合情合理的,可以让农业农村更好的发展。”
经过多次的开会研究和讨论,中央形成了共识,农村改革就是要改掉不合时宜,束缚劳动生产力的陈规。
2006年1月1日,国家正式宣布废除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回良玉在考察农村科技工作时,一位乡镇干部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原来是乡村农技站的。”
这句话给回良玉带来深深的触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环境差,人才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
很多选择了农业的科技人员,放弃了进城的机会,把汗水洒在田间,他们热爱农村科技事业,但待遇却很低。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做出了全面部署,实现农业县和农技推广机构覆盖乡镇和在岗人员工资,和基层事业单位和水平相衔接。
除了农业工作外,回良玉还和残工委推动了许多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大政策,见证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重庆云阳县双石镇老人王国云,脚部难以站立,但却在几十年间,靠着自己用稻草和铁片编打的铁草鞋,在村里义务种下了3万棵树。
福建长汀的普通农民兰林金,双臂残缺一目失明,但他仅凭个人之力,种绿了一座山,他开出了10公里长3米宽的山路,挖了8万多个树坑,连续3年种下了10万多株树苗。
兰林金表示:“我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荒山可以重绿,生活可以重来。”
作家史铁生靠透析维持生命,后半生长期在轮椅上生活,但他依然很乐观。
他还幽默地调侃自己:“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2012年,云南遭遇了特大旱灾,回良玉和消防官兵们一起赶往受灾最严重的乡村,为村民们送水。
平时乡亲们挑水都要走十几里山路,在当地的村民中,有位残疾人紧紧握住回良玉的手,不停说着谢谢。
看到这样的场景,回良玉感到很愧疚,有的地方民众生活条件很差,普通人都十分辛苦,更何况这些残疾人。
为了深入了解民众的生活,回良玉也经常去贫困地区调研,他亲眼看到有的农村残疾人一年只能吃到两三次肉,很多人饮水困难,有的人生病后只能硬撑,让他非常心酸。
回良玉在中央工作的10年间,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残疾人生存的发展显著改善。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回良玉都要参加“全国助残日”活动,参与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残疾人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城乡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在全面推行。
2013年,回良玉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他在闲暇之余很喜欢写作,连续发表了7篇与“情”有关的文章。
在文章中,他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对农业和黑土地的描写十分温馨而含情脉脉。
如今,回良玉已经80岁了,他依然关注农民们的生活,关注慈善事业。
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回良玉的政治生涯中,尽管变化了很多岗位,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工作的主业一直是三农,他和三农是今世有缘。
回良玉曾表示,三农事业在他的心灵上是刻骨铭心的,离开三农,就不是他真实的人生。
一点一滴见真情,情字沃土缘在农,很多像回良玉这样的干部,对农民和土地始终饱含深情,他们从神经末梢感知农民的需求,他们的决策便有了大地的厚度,也有了普惠的力度。
《农民日报》:回良玉:我的三农情缘 2013年12月18日
《吉林日报》:回良玉:我的家乡情结 2014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