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协定》的签订与破裂
1946年的《双十协定》签署仪式在重庆举行,国共两党的代表坐在一起,表面上是为了和平与国家的未来,实际上各有各的盘算。国民党代表团的席间,蒋介石的亲信和多位军事将领出席,他们的表情严肃,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这段和平时期重新整顿和强化兵力。与此同时,共产党代表团则表现得更为低调。签署完毕后,双方交换了文件,握手的那一刻,摄影师的闪光灯不断闪烁,捕捉这历史性的瞬间。
尽管国民党在军事上占据明显优势,但对东北地区的战略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将重点仍然放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认为这些地方才是政权稳定的核心。东北,尽管有丰富的资源和完备的工业基础,却被蒋介石视为偏远的边陲之地,重要性远远低于关内。蒋介石更倾向于巩固江浙一带的优势,因为那是他政权的经济命脉所在。于是,东北在国民党的整体战略中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这种轻视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相较之下,毛主席及党中央对东北的地位有着清晰的认识。自从苏联红军占领东北后,这片土地便成为战略焦点。东北靠近朝鲜、苏联,与华北的解放区又容易形成连通,是发展壮大的理想区域。党中央迅速决定,要把东北作为解放全国的重要根据地。中共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前往东北,组织地方政权、恢复经济生产,并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土地改革。对于东北的布局,步步为营,毫不松懈。
与此同时,国民党接手东北的工作却一团混乱。由于缺乏对东北局势的了解,国民党将主要接收任务交给杜聿明和熊式辉等将领,他们手下的部队多从西南和其他地区临时调集,既不熟悉当地环境,也难以适应东北的气候和地形。军队的后勤保障极其不足,加之士气低落,很难有效控制局面。再加上国民党接收干部在东北的行为极为糟糕,这些人并非为了恢复东北经济、发展生产,而是为了自己谋取利益。他们大肆掠夺资源,将从日本关东军手中接收的工业设备、物资甚至黄金装车运回关内,有些干部甚至公然腐败,与地方豪强勾结。
国民党在东北的种种行为导致民怨沸腾。许多东北民众原本对国民政府怀有期望,但接连的压榨和腐败让这种希望迅速破灭。所谓的“五子登科”(金子、票子、车子、房子、女子)成为国民党在东北的代名词,基层行政体系一片混乱,许多地方政权名存实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产党在东北的迅速行动。他们从苏联红军手中接收了部分城市和资源后,第一时间开始恢复生产,整顿秩序。共产党的部队纪律严明,与民众相处融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土地改革的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东北曾是日本关东军经营十多年的重要工业基地,其经济总量一度超过日本本土。铁路、矿山、重工业设备在这里一应俱全。这片土地上还有大量的农业资源和丰富的森林、矿产,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区域。然而,国民党并未把这些资源用于东北的建设,反而将大部分运往关内以支持自己的统治。这种短视行为直接加剧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混乱,也让共产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共产党的战略部署与快速扩张
到1947年,共产党在东北战场的局部反攻已初见成效。此前经过周密的组织和规划,共产党将各地部队整合为东北民主联军,并通过灵活的游击战术逐步蚕食国民党的防线。这种逐步推进的策略让国民党措手不及。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地区,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和组织群众的方式迅速获得支持,基层力量愈发稳固。在各解放区之间,运输线和情报网也被进一步完善,部队之间的协调能力显著提升。
1947年年底时,共产党已成功收复了东北33座城市,这些城市的经济和战略价值为共产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大量歼灭国民党部队,被歼灭的国民党军队数量高达二十万。
进入1948年,共产党继续加强攻势,逐步将国民党军队压缩到沈阳、长春和锦州三座城市。这些城市成为国民党在东北最后的据点,但已显得极为孤立。在此阶段,共产党通过对这些城市外围的封锁和逐步蚕食,将战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手中。在锦州,共产党采取了切断补给线的策略,逼迫城内国民党军队陷入物资匮乏的境地;在长春,共产党围而不攻,依靠心理压力与持久战术瓦解了守军的意志。
此时,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大幅下滑。在沈阳、长春和锦州三地,守军内部对于如何应对围攻意见不一,部分将领主张突围,另一些则希望固守待援,但最终因缺乏统一决策而失去了主动权。与此同时,共产党继续利用外围地区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动员人力和物资支援前线,形成了强大的后勤保障。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拉开序幕。毛主席在指挥作战时,果断作出“关门打狗”的战略决策,优先攻打锦州。这一决定意在切断国民党东北守军与关内部队的联系,使他们彻底孤立无援。解放军迅速调集主力部队,对锦州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攻。锦州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扼守了东北通往关内的唯一交通要道,如果拿下锦州,国民党在东北的退路将彻底被封死。
攻打锦州的战斗极为激烈。锦州城内,国民党军队负隅顽抗,试图凭借坚固的城防和充足的弹药阻挡解放军的攻势。然而,共产党军队在炮火和步兵的配合下逐步逼近城墙。他们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战术,昼夜不停地发动攻击,同时对锦州外围的国民党增援部队进行有效牵制,防止敌军突围。经过多日苦战,锦州终于在10月中旬被解放军攻克。
锦州战役结束后,解放军迅速调整兵力,将目标转向长春和沈阳两座城市。在长春,国民党守军已经被解放军包围多月,城内的物资几近耗尽,依靠空投勉强维持。随着锦州的失守,长春守军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10月中旬,国民党驻长春的60军宣布起义,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
此时,国民党在东北的最后据点只剩下沈阳。沈阳是国民党在东北的指挥中心,聚集了大批精锐部队和军事物资。然而,锦州的失守和长春的起义让沈阳的形势急转直下。解放军在锦州战役后迅速抽调主力部队向沈阳集结,形成了对沈阳的全面包围。国民党守军试图依靠坚固的城防和密集的火力抵御解放军的进攻,但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防线逐步崩溃。攻打沈阳的战斗持续了数周时间,解放军通过分割包围、逐个击破的战术,将守军逐步压缩到城内。
11月初,沈阳战役进入最后阶段。解放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发动了全面总攻。经过激烈的巷战,沈阳城最终被解放军攻克,城内守军大部分被俘或缴械投降。随着沈阳的解放,辽沈战役正式宣告结束,国民党在东北的主力军队彻底覆灭,东北全境基本实现了解放。
国民党的失败与反思
有一种说法流传已久,认为如果蒋介石能够在辽沈战役之前及时将东北地区的兵力撤回关内,或许能够扭转内战的颓势。蒋介石本人在晚年也多次提到,未能及时将东北的精锐部队撤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战略失误。然而,战争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撤军不及时吗?
他曾认为,美械精锐部队是国民党的“王牌”,在任何战场都能压制共产党军队。然而,这些士兵虽然装备先进,却缺乏足够的战斗意志。相比之下,解放军虽然物资短缺,但官兵上下目标一致,士气高昂。尤其在辽沈战役中,共产党依靠对东北民众的深厚影响力,获得了强大的群众支持,后勤补给畅通无阻。这种战争中的民心向背,直接决定了双方战斗力的高下。
蒋介石的反思中忽略了一点,即使他及时撤回东北兵力,这些军队回到关内后也未必能够改变战局。彼时,国民党内部早已因腐败和派系斗争而四分五裂,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重重。即使蒋介石能保存更多的兵力,这些军队面对共产党军队时,仍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
辽沈战役后,蒋介石开始主动寻求和平谈判,希望通过划江而治的方式保住南方的统治地位。但局势已经不容挽回。解放军迅速推进,跨越长江,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计划。即便国民党能够延缓失败的时间,也只是多维持几年的政权罢了。
参考资料:[1]董学升.蒋介石对东北的认知与经营(1914~1948)[J].民国研究,2017(1):1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