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调医疗》疏调气机法在郁病中的应用

慕疏调学派养护说 2024-09-07 16:53:37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不相同,治疗应从实际出发,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则用疏调气机法治疗郁病的案例。

刘某,女,17岁,学生。

主诉:失眠2年。

现病史:眠差,入睡困难,晚10:00上床需1小时后方能勉强入睡,睡中多梦易醒,醒后易疲乏,记忆力明显减退,心慌心悸胸闷,夜间咽干、烘热汗出,脘腹胀痛,口干口苦口腻痰多,不思饮食,便溏,矢气多,小便调,近期体重下降4-5kg。经询问了解到患者平素胆小内向,近年来学习压力较大,常常情绪焦虑、心境低落、心情不好时还伴发心慌、气短、手抖、手麻,一旦出现这种状态,睡眠就更差。到多家医院请多位医师诊治,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经朋友推荐前来求治。

既往史:无特殊。

过敏史:无特殊。

月经史:经期规律,伴痛经,腰痛,月经色黑。

家族史:无特殊。

中医舌脉诊:舌边尖红苔白腻,脉弦。

体检:无特殊,血压108/68mmHg。

辅助检查:无特殊。

分析:

1,患者平素胆小内向,近年来学习压力较大,常常情绪焦虑、心境低落,胸闷腹胀、舌边红、脉弦,说明患者存在肝气郁滞的气机改变,情志压抑,气郁成结,病害渐生。

2,眠差,入睡困难,晚10:00上床需1小时后方能勉强入睡,睡中多梦易醒,心慌心悸,提示病人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扰心神,使神不得入于阴而失眠心悸。

3,口干口苦、心慌、舌边尖红、脉弦,是郁而化热的气机变化。

4,夜间咽干、烘热汗出,心悸、舌边尖红,显示阴虚生热,虚火内扰的气机状态。

5,疲乏、气短,提示气虚的病机改变。

6,口腻痰多,不思饮食,便溏,矢气多,体重下降,乃脾运化不及,痰湿内蕴,身失所养。

7,心情不好时还伴发心慌、气短、手抖、手麻,说明在特定情况下患者有气逆、气乱的气机改变。

8,经期伴小腹痛、腰痛、月经色黑,是病人存在气滞血瘀的气机状态。

9,综合分析看本例患者,病为郁病,证候的核心要素是:气、火、痰、湿、血,证候的基础要素是:气郁、火盛、气虚、痰盛、湿壅、血瘀,证候的病位要素是:肝、心、脾、肾。具体证候有:肝气郁滞证,肝火扰心证,心气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壅盛证,气滞血瘀证。

国医大师张震指出:“抑郁症一般皆由忧思、疑虑,情智内伤所致。病变部位与心、肝、肾、脾密切相关。其病机复杂多变,然而其核心乃是肝失疏泄、体内气机陷入郁滞紊乱,继而引发湿滞、痰阻、瘀血等实证病候。当病情迁延日久,气机不利、木郁侮土脾运失健,气病及血,酿热化火、阴伤液灼,导致心阴不足、肾阴亏耗、脾虚失运等脏腑功能失调”诚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言“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由思虑过深,更兼脏气虚”(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诸郁源流》)。《丹溪心法》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气机失度”。

中医诊断

病名诊断:郁病。

证候诊断:肝气郁滞证,肝火扰心证,心气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壅盛证,气滞血瘀证。

治则:疏调气机,疏肝解郁,清火宁心,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化痰除湿,行气化瘀。

方药:疏调解郁汤加减,具体药物如下:

龙骨30g(先煎),滇柴胡10g,郁金15g,

丹参10g,川芎10g,枳壳15g,

白芍10g,薄荷10g,刺蒺藜15g,

玫瑰花10g,甘松15g,首乌藤10g,

合欢皮15g,麦冬20g,醋香附15g,

陈皮10g,法半夏10g,佛手15g,

豆蔻15g,竹茹15g,姜厚朴15g,

炒酸枣仁20g,地骨皮40g,夏枯草20g,

甘草10g。

三付,水煎服。

2022.6.9.二诊:服药后感心情舒畅,本周未出现心境低落的情况,心慌心悸胸闷消失,入睡困难较前改善,口干口苦减轻,腹胀纳呆缓解,但仍然多梦易醒、疲乏、夜间咽干、烘热汗出,舌边红苔白腻,脉弦。上方加太子参15g,枣皮15g,知母10g,黄连6g, 肉桂5g,三付水煎服。

2022.6.16.三诊:患者连续2周心情愉快,未出现心境低落。失眠改善,每晚11:00上床,30分钟内可入睡,第二天早上7:00起床,偶尔做梦,精神饱满,疲乏消失,夜间咽干、烘热汗出较少出现,饮食二便正常,胸腹不胀,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守上方4付调畅气机以巩固。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