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见到的电脑,液晶显示屏越来越薄,边框也越来越窄...然而,80、90后第一批接触电脑的人,应该都看过又厚又重,俗称“大屁股”的CRT显示器。
这玩意儿在当年风靡一时,是全球普及度最高的电子产品,2005年销量一度达到1.3亿台的顶峰状态,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极果研究室
,赞25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LCD液晶显示器进入人们的视线,并逐渐取代CRT显示器。仅不到二十年时间,记忆中那个笨重的CRT电脑,如同胶片相机、万能充电器一样被人们遗忘。
好在近几年复古回潮,原本待在二手回收站的“大屁股”显示器,也重新进入人们视线。
下面,咱就好好来聊聊CRT显示器的事儿!
其实说起显示器,大伙最了解的就是分辨率,也就是1080P、2K、4K...而且一般分辨率越大,显示画面越清晰,但这说的是液晶显示器。而当年的大屁股CRT显示器,虽然也因为色彩丰富清晰,色彩还原度高等优势,受到大众推崇。但,它却不是靠“分辨率”实现的。
不过要说清楚CRT显示器没有分辨率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轴再往回拽拽。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是黑白的,那时的屏幕没有今天所谓像素的概念,玻璃内侧是一整片均匀涂布的荧光材料,电子束从阴极出发,经过电磁透镜聚焦,最后击中屏幕,就显示出来一个亮点。
而电子束的强度决定了击中位置的亮度,给电磁透镜加上适当的控制信号,电子束就能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一行一行向下扫描,从而显示出完整的画面。
当然,单色显像管能显示的细节是有限的,但这种屏幕分辨率的衡量手段和我们今天的标准截然不同。水平方向上虽然具有有限的细节,但却无限平滑,所以只能用垂直方向上的扫描线数量,来描述屏幕的显示能力,也就是多少多少p...
想不到吧,今天我们在网上“吵”的1440p手机,到底能不能叫3K屏这件事,其实是上个世纪就埋下的祸根。
顺带一提,在计算机和其他领域,也有为了可读性而改用绿色和琥珀色材料的例子,很多真空管朋克和赛博朋克作品,都还保留着这种独特的风味。
为啥提这事儿呢,因为不同颜色的磷光材料,是彩色电视的前置技能点,放大一个彩色CRT的屏幕,你会看到这些点状分布的三色磷光。
但这不是像素,我们后面还会说到这个问题。
黑白电视,让早期观众看到了屏幕上的人物突然活了过来,而彩色电视的诞生,则让人们的视觉享受更上一层楼。
这就不得不说到我们的主角——CRT显示器。它是由一个真空管、三把电子枪、三个荧光物质涂层和一个控制电路组成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在屏幕表面与涂层相互作用,激发荧光物质发光,从而显示出图像。
具体来看,三把电子枪成三角形排列,分别对应三原色,经过电磁透镜的调整,三个电子束正好就在纱网开孔的位置交汇。因为入射角度不同,穿过开孔以后电子,就会准确击中对应颜色的磷光点。
总之,CRT显示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电子束对荧光物质进行激发,产生图像显示的技术。它的显示方式不同于LCD的阵列式,而是扫描式,扫描方式也就无所谓了,不存在某个像素点不亮的问题,也就没有所谓的分辨率一说。
说起来,在当年有些“富哥”记忆里,大屁股电视的代表,绝对是彩色CRT时代真正的王者——特丽珑。
这里首先感谢资深家电媒体人马聪老师,给我们贡献出他的私人珍藏,KV1432CH。这是索尼彩电业务进入中国的第一台行货机型,1985年发售,拥有14吋屏幕,现在看跟个iPad差不多大,但在当年,这可是绝对的高端货。
并且,它的内部构造也完全不同。特别是跟枪比较多的美式方案不同,特丽珑的电子枪只有一把,但里面是三个水平排布的发射阴极,屏幕前的金属遮罩也变成栅栏形状。
同样是经过电磁透镜的调整,三条电子束最终在金属栅栏前面一点的位置汇聚,然后绕开栅栏,击中对应的颜色。
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之前三枪所用的金属网透过率比较低,导致扫描过程中大量的电子都撞在网上,根本没打中屏幕,显示亮度就不行,发热也很大。
而特丽珑就刚好避开了这些缺点,条状遮罩开口率远远大于金属网,屏幕也就更亮,发热更低。同样是电视上铺个湿毛巾偷着打游戏,有人露馅有人得逞,没准儿就是普通彩电和CRT之间的区别。
顺带一提,早期特丽珑的屏幕是一个柱面,而同时期的其它电视则是一个球面。
这是因为它在垂直方向上的颜色完全一致,即便汇聚点发生了轻微的移动,效果也是对的。
像三枪就不行,它必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严格保持正确的汇聚,所以屏幕是一个向外凸出的球面。
另外要说明一下的是,在特丽珑上呈现出来的彩色结构不是像素。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三块红、绿、蓝的单色显示器,进碎纸机里撕成条,再各拿三分之一拼起来的结果。
而每一个单色的小块区域内,水平方向上依然是细节有限,但无限连续的,所以彩色的CRT也只有「线分辨率」,因为这个技术效果确实好。
事实上,在CRT时代的电脑显示器和电视一样,「特丽珑」这三个字就是高端的代名词!
而除了自己品牌的产品,索尼也会把显像管卖给苹果和戴尔之类的第三方,即便到了索尼专利到期的CRT时代末尾,其他厂家生产的单枪三束显示器,也要在营销材料里塞上一个「珑」字。
说来好笑,特丽珑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的,因为条栅式的金属遮罩容易变形,实际制造过程中必须得用一到两根横向的「阻尼线」来固定加强,这根线会在屏幕上投下一条细细的影子。
在当年啊,很多人认为这条影子是缺陷,但现在,反倒成了复古发烧友眼中「正品特丽珑」的依据。
话说回来,其实现在很多人特意去淘换这些老的显示器,还真不是对旧技术的迷信,而是实力的认可。
举个直白例子。由于发光原理的关系,CRT在电子击中屏幕的瞬间即可发光,几乎没有响应时间,而且因为它的磷光层是自发光材料,可视角度也比早期的LCD好太多,甚至后期CRT的高端型号还自带高刷。
这样一看,好像前几年才开始普及的电竞高刷屏,其实在“大屁股时代”早就有了。
更难得的是,作为一种模拟时代的显示技术,CRT横向无限连续的屏幕,自带物理抗锯齿效果:超过推荐分辨率的图像,细节会小得看不清,但低分辨率的东西输入进来,却不会像LCD插值那样糊成一团。
事实上,有些老游戏是主动利用这种失真特性的,比如恶魔城月下夜想曲,德古拉的眼睛在CRT上显示出来是两条气场十足的红线。但在LCD上面,就会变成非常搞笑的红色豆豆眼。
所以,在液晶显示器刚出现的那个年代,看似笨重的CRT显示器,在画质方面完全吊打液晶。实际上索尼就是这么想的,结果差点把自己给送走。
而2001年上市的HS34M90平面直角特丽珑,配备了曾经日本高端型号独占的SuperFinePitch超细间距特丽珑,色度分辨率对比最早的型号大幅提升。
更狠的是,它还有模拟时代索尼的王牌绝技——DRC-MF倍线技术。这个功能基本可以理解成现在AI升频功能的前身,1080p喂进去,4K跑出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当时索尼工程师认为,自家的CRT显示效果是如此精细,以至于电视广播的画质,已经喂不饱这块屏了。
虽然在说明书和各种资料里,都没给这块屏具体的线分辨率,但索尼给了它最高720逐行,1080隔行的信号输入能力,也算它显示水准的一个侧面证据。
话说回来,虽然CRT显示器的画质确实可以,但奈何体积实在庞大,像HS34M90就足足86公斤,同系列38吋更是来到惊人的112公斤。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今天哪怕是100吋的液晶电视,重量也不过65公斤而已。可以说,这个大家伙特别好展示了CRT末期的尴尬:消费者想要越来越大的电视,可随着屏幕面积的增长,CRT的体积和重量是越来越离谱。
其实索尼后来也不是没研究新的显示技术,只不过搞的是OLED,死守画质,但没想到消费者太看脸。在液晶的面前,CRT可以说“除了画质一无是处”。
再加上门槛降低导致的价格战,以及当时整个索尼人事、组织、理念等各方面的变动,「技术的索尼」一时间是腹背受敌。
话虽如此,但在最看重画质的专业玩家眼里,特丽珑的画质好到足以广泛应用在彩监,寻像仪这种广播电视的制作领域。
因为分辨率受限,用于广播摄制的寻像仪在那个年代往往是对比度、分辨率更高的黑白机型。而清晰度更高的特丽珑,是为数不多的例外。
而直到今天,特丽珑彩监依然是不少复古玩家的梦中情机。虽然换代时期经历了不少的波折,但索尼在专业制作和民用领域的声誉,再加上过硬的技术,始终维系至今。
但话也说回来,现如今随着液晶技术的不断进步,分辨率、刷新率、视角、整数缩放这些,都已经不再是特别大的问题。
再加上模拟器中各种充分考虑CRT显示特性,力求还原的画面滤镜的诞生,现如今即使是用液晶显示器,也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显示效果。
至于很多人对“大屁股电视”的痴迷,似乎多少蒙上了一点消费主义年代恋物癖的味道。
人终究被年少不得之物困扰一生。那些在数字年代,依然愿意打开一台老电视的人,他们想留住的,可能无非是自己记忆深处,那些曾经的快乐时光。
人终究被年少不得之物困扰一生。
我现在还在用等离子电视,看电视不要太爽[点赞]
以前电脑显示器也是玻璃的,做广告设计,显示器上是什么色,印刷出来就是什么色,现在换液晶的不行了
可怜家里还是海信电视就是不坏[呲牙笑]
等离子很好,可惜现在没有了,液晶没法比像照片
重而且贵淘汰了正常,旧式电视机都是仿制日本线路,改革开放学日本技术最多,特别是广东使用的日本电器比较早,79年可以允许境外带电器回来后,谁家都有日本电器。
我家有台29吋的老电视,快有二十年了,没有坏呢
等离子松下[得瑟]好东西并不好卖
小编没有搞清楚。crt电视也是有分辨率的。做大的不同是那个时代都是模拟电视信号,不同于现在都数字化的。 模拟信号的下限和上限都可以做的很离谱。至少电子束强度可调制,lcd普通的8bit色彩亮度,高档的10bit,12bit的我还没见过家用的。电子束就没这说法,而且黑色就是黑色。
缺点是以前一打雷就把家里的松下电视机电源拔了
CRT就像胶卷、录音带、录像带…总有一少部分人抱着它当宝贝。实际上就是落后了,毫无价值了,淘汰了。
我就记得小时候家里那台彩色大屁股,时间长了屏幕色差开始失真,从部分区域到整块屏幕,花个一百多修好了过段时间又重复,最后干脆不修了就这么看了两年多少
我的17寸索尼CRT上,我自己还写了“抵制日货”,印象太深了,画质真的好[得瑟]
都快2024年了,我还在用创维25寸大屁股crt电视!
在怎么吹也改变不了大屁股伤眼的问题 淘汰的东西肯定都是有原因的[得瑟][得瑟][得瑟] 举列的胶片相机和万能充 前者胶片贵就不说了最主要还是不能删掉重拍还有照片要洗出来才能用 后者万能充那个年代电池充鼓包起火的也不在少数 给予最后一击的是苹果手机的不可拆卸电池全面推行一体化电池
说实话,家里还有一台索尼34寸贵翔,从画质到音质,一直都是让我舍不得卖掉,虽有液晶电视,都是没有那个感觉!
三菱钻石珑,真心不错
感谢科普
三枪投影机没有荫钢板的遮挡,也没采用荧光粉点布阵,应该是显示效果最好的
老式管机确实色泽还原度好!但是,科技是发展的!
分辨率没铺满整个屏幕感觉看起来不舒服。
电视信号的分辨率决定了一切。
以前长虹有一款32寸带电脑接口输入的,色彩真的很爽,也很清晰
[无奈吐舌][无奈吐舌][无奈吐舌]这内容是哪里复制来的吧?第一段后一大堆网友代码
我长虹29还在家里,结婚买的。当年8200元
当年,特丽珑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拥有的!
特丽珑显示器,真牛…颜色真舒服…清晰度真[点赞]
00年,一台52寸索尼特丽珑电视要1万出头,上海索广组装,这电视哪哪都好,就是要是座侧面看电视图像是凹进去的
除了占空间、分量沉和费电,其余都是优点。
以前的电视胶卷拍的,曝光度,彩色都比现在几千万像素拍的真实
色彩很好,就是辐射很高,我当年就是因为这样才换下来的。
卧槽,乱码了兄弟
我原来买的是LG的17寸纯平显示器。期间坏了两次,专门找车拉到中关村LG售后去
当松下把彩色显像管卖给北京说明CRT已经完蛋了。当IBM把笔记本技术供给联想说明手持电脑要被取代了。为什么是我们接最后一棒。
Lcd是垃圾,三星的oled早已吊打crt画质。
平面直角大彩电[笑着哭]
我家的等离子电视到现在一直也没有坏,还正常看着。[点赞]
crt算什么,皮影戏才是真高清
128nm的芯片就是比28nm的耐操
哪里剽窃的文章,代码都不删一下?
大屁股电视的显示效果是现在任何屏幕不能比的。
液晶显示白色有优势!而等离子显示黑色强!液晶干涩。等离子"润"。玩游戏球赛还是等离子好!高色域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显示,从来不省电包括液晶显示,同一挡次比较个人观感
画质好的价格也很炸裂,当年工资千把块钱,三十四寸的索尼彩电万把块钱,你现在要舍得花十几万买好的电视那画质不炸裂?
特丽珑确实不错,当年去电脑城装电脑,特地选了这种显示器。都二十几年前了,人都老了。。。
咋地,复制粘贴到乱码啦!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吹大屁股,真那么好就不会被时代遗弃
我们这里的照相馆还用的大屁股ps
做个CRT显示屏的手机
世界要淘汰你再吹都没用的
我家的TCL大彩电2005年左右买的还在看[哭着笑]
液晶除了轻便,省电,其他都干不过CRT。
我收过一台34寸的CRT,半人高,一个人搬不动,高压包坏了,本来打算买个高压包回来修一下,结果一搜,一个高压包400,还是放弃了。电视120收的,最后卖给收废品的卖了80[笑着哭]
90年代日本原装的索尼松下东芝彩电可以买到1w多甚至2w,啥概念?那时候普通工人工资300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