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红岩魂纪实——叶挺被扣押

追寻一下历史 2025-03-26 11:18:55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从泾县云岭北移。6日行进到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突然袭击。我军历时7个昼夜浴血奋战,除1千多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被杀害,军长叶挺被扣留,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期间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率部强攻汀泗桥,智取贺胜桥,勇登武昌城,一路所向无敌,被誉为“铁军”。后升任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警备司令。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于8月1日与周恩来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领导广州起义,任前敌总指挥。 起义失败后,被迫流亡海外,失掉党的关系。抗战爆发前,他回到祖国,国民党许以高官厚禄,要他反 共,但遭到拒绝。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叶挺曾在北伐时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党中央考虑由叶挺任新四军军长。叶挺欣然受命,前往延安,受到热情接待。 毛泽东在欢迎会上致词说:“我们今天为什么欢迎叶挺军长呢?因为他是北伐名将,他愿意担任我们新四军军长,他赞成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所以我们欢迎他。”叶挺在致答谢词时,以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他回归革命队伍的决心,他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路险,勇于登攀;我有一段,爬到半山,又折回头去,如今才追赶上来。今后一定在党中央领导下,与大家团结一致,抗战到底!”。 在叶挺领导下,新四军纵横驰骋于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与日伪军作战4000余次,战功卓著。毛泽东高度评价“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这支抗日有功部队,却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恨。一方面克扣、拖欠其军饷弹药,使之陷于困境,同时又设下种种阴谋,必欲歼之而后快。 1940年10月,蒋介石指使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新四军军长叶挺发出代电,强令在长江、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为顾全抗战大局,中共中央同意将驻皖南新四军部队移防江北,同时电告新四军领导人,提高警惕,准备应付突然事发。但是,掌握部队实权的中共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右倾机会主义思想严重,在行军路线上,不执行中央指示,下达错误命令。 当部队在茂林宿营时,侦察部队发现周围有可疑情况,叶挺建议改变行军路线,却被拒绝,仍按国民党指定路线行军,中了敌人的圈套。而当部队遭到突袭,作为军部领导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却突然失踪,以至群龙无首,直至10日方才归队,战机贻误殆尽。部队在叶挺指挥下,虽拚死抵抗,然战至13日,敌人包围圈越缩越紧,以至可交互穿射的程度。 鉴于目前局势,经研究决定:军部领导以叶挺、饶濑石为一路,项英、周子昆为一路,分别率领少数精兵突围。其余各部,根据情况,向四面八方分散突围。分别时,叶挺饱含愤激地对同志们说:“反动派不打鬼子,专门屠杀我英勇抗日的新四军,真连秦桧不如。月有阴晴圆缺,革命也有团聚离散。突围出去一个,就为革命保留了一粒火种,留得火种在,自有燎原时。”自此各部分散突围。 14日,部队转移途中,饶以中共东南局副书记身份,命叶挺下山与顾祝同谈判,叶衔命而去,即被扣留。杨顺仁在《撩开神秘的纱幕》一书中记述了叶挺下山谈判被扣经过:“14日,饶石从后面赶来,与叶挺一起歇息时,饶以商量的口吻向叶提出:‘你是北伐名将,与顾祝同又有同窗之谊,估计国民党决不敢加害于你,能否请你去三战区长官部与顾谈判,争取他们让出一条路来,让我们渡江北上。’叶挺道:‘身为败军之将,手中无一兵一卒,哪来与人谈判的条件。’沉思有顷,又补充说:‘广州起义失败,我离开党十年有余。此一惨痛教训,我实刻骨铭心。宁肯战死沙场也发誓不能再有第二次。在这关键时刻,我决不能离开革命队伍一步。’ 饶濑石这时拿出中共东南局副书记身份,进一步对叶挺说:‘问题性质十分清楚,不是你自己要去,而是执行军分会决定,此事我自会电告党中央。而且军部军法处长李一氓,组织部副部长余立金、参谋处长张元寿、军医处长王聿先等均在场,只要有任何一人突围出去,日后均可向中央证明,是党组织决定派你去的。叶挺见事情提到组织原则高度,又默思了一阵,正色答称:‘作为党的决定,我自然服从。’ 14日下午,叶挺携同王聿先和副官、警卫员等下山谈判,在鹿角山为蒋军五十二师扣押,旋解宁国县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总部。” 另一路人马在项英、周子昆带领导下,来到位于泾县皮岭和延岭之间的蜜蜂洞隐藏,伺机向江北转移,讵料副官刘厚总丧失革命意志,竟将项、周二人杀害,下山投向国民党,后被投进渣滓洞和白公馆关押,“11·27日”大屠杀释出,下落不明。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