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车倒下了!库存成山长满青苔,网友:谁买谁是冤种

匠心Wang 2025-02-15 08:30:44

最近,一组照片在网上疯传:重庆某停车场,一排排力帆轩朗静静躺着,车身上的青苔比车标还显眼。

这场景,不知道让多少网友看得心酸。

从"轻骑"到"重伤",这个曾经的摩托车霸主,在汽车赛道上演了一出"翻车"大戏。

从两个轮子到四个轮子:一个注定的悲剧

力帆从制造摩托车配件起家,短短几年,从一个摩托车零配件制造商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力帆摩托几乎家喻户晓。有了钱,就觉得什么都能干。

但人家造摩托车是从齿轮开始研究,你造汽车是从"复制"开始。

力帆320酷似宝马MINI,620像极了宝马3系,轩朗活脱脱是福特S-Max的翻版,X80简直就是汉兰达的"双胞胎"。

网友调侃:力帆的设计师最擅长的不是画图,是PS。

便宜没好货,这次真不是谣言

当年力帆轩朗卖6万,办完所有手续7万就能开回家。

这价格,确实能让很多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心动。

但买车容易养车难。动力像挤牙膏,维修几乎要跑断腿,最要命的是——很多城市连个正经的售后点都找不到。

主力车型的发动机故障灯报警、熄火等故障是家常便饭,甚至发生过因转向失控导致的事故和人员伤亡。

有车主吐槽:买力帆,是真要“立翻”。

库存变"苔"存,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现在的力帆库存车,已经从"待售"变成了"苔售"。

厚厚的青苔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些车可能永远也等不到主人了。

因为汽车不是老白干,放得越久越值钱。

电池没电要充,发动机不启动会卡,变速箱不用会锈,整车电器泡水会坏。

这些长满青苔的车,与其说是库存,不如说是"僵尸车"。

市场从不以眼泪作交易

就在力帆还在靠1.5T、125马力的发动机死撑的时候,国产车市场已经天翻地覆:

比亚迪海豹上来就是140Wh/kg的刀片电池;

长城魏牌摩卡直接上L2+自动驾驶加高通8155芯片;

吉利银河E8的CMA架构,把造车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更要命的是,特斯拉Model Y上海工厂生产后,价格一降再降,直接把燃油车按地上摩擦,只差在地上到处找牙。

一句话,错过信息数字化,就等于错过未来

现在的车市,早就不只是拼价格的时代了。

没有智能驾驶?出局!

不懂电动化?再见!

芯片技术跟不上?慢走不送!

比亚迪2008年就开始研究电池,现在刀片电池都出到第三代了。

长城2020年就押注智能驾驶,现在L3级自动驾驶都能量产了。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在智能化、电动化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力帆,还在用15年前的技术想打今天的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有网友说得好:"两个轮子都没研究明白,就想来研究四个轮子,贪多嚼不烂。"

力帆要是专心研究摩托车,没准真能成为中国的"哈雷"。

研发动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产品定位又模糊最终成为压倒力帆的“三座大山”。

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技术不是选修课,而是主修课。

就像某位网友说的:现在的汽车,已经不是四个轮子加个壳的简单组合了,而是一台会跑的超级计算机。

看看海马、众泰、力帆的下场,但凡想在车市"躺赢"的,最后都只能躺平。

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呢?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欢迎指出。如确需购车,请以品牌官方信息为准。)

0 阅读:28

匠心Wang

简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