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士族家风对个性塑造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发刚谈历史 2023-01-21 11:59:13

全文共287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现代教育思想中,始终强调「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可见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这种观念在很久以前就被古代的人们所重视,他们认为“以家为先,以家为本”的思想,即所谓的“家风教育”。

到了北宋,通过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训,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价值观。许多士大夫的家训故事,更是被载入史书,被人们所称颂。时至今日,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1.论范仲淹的家学

作为北宋有名的大官,范仲淹一度被称为“本朝第一人”、“范文正公”,其“以国为忧,以民为乐”,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言。

然而,范仲淹在二岁时丧父,家境贫寒,其后来的成绩,全靠自己刻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而逐渐取得。后世对他的评价,最多的就是“勤学居俭”。

“进了学堂,打扫一间房,日夜诵读,衣食住行,都是人所不能及的,公自刻之苦。”

范仲淹虽是孤家寡人,却有雄心壮志,立志为国而读书。早年,他为了养家糊口,白天给人打工,到了晚上,他就拼命地读书,而他的伙食,就是熬一锅粥,等凉了,再切成四片,“一天两片。”

然而,即便如此,范仲淹的“斗志”仍未消退,他甚至拒绝了朋友的赞助,刻苦钻研,最终获得了成功。

而在之后,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却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贫苦经历”,始终保持着“清廉守正”的本性,对自己的家族也是“居俭行简”,哪怕是在家里招待客人,也要遵守节俭的原则。

范仲淹的节俭,并非一般的“抠门儿”,而是“心怀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最高境界。

2.范仲淹的性格特点

《宋史·范仲淹传》中有很多关于他对学生的尊敬和帮助,以及他所倡导的“崇尚风节”的社会风尚。

同时,范仲淹从小立志为国,不畏权势,无私为国,不为荣辱,为国为民的信仰与操守,在最危急的时候,他总能挺身而出,为国家辩解,哪怕是被贬,也在所不惜。

范仲淹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一心为民,一心报国,在宋仁宗《上十事疏》中,他的“身在朝中,为民忧民,在江湖中为君担忧”,这才是真正的体现。

范仲淹的这种性格特征,对其家族的教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六十一字族规》是他亲自制定的,他甚至还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本《诫诸子书》。

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就是在这种严苛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最后还当上了宰相。然而,他却像范仲淹那样,一生俭朴,为官清廉,在挑选和重用人才方面,公正无私,公正无私,人称“布衣宰相”。

范仲淹后人将其教诲编撰为《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将其正心修身、勤学俭学、积德行善、相辅相成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

1.欧阳修的家训

与范仲淹一样,欧阳修在四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作为一个小官,他的父职原本就不多,欧阳修的母亲更是将他抚养得格外艰难,到了“一瓦一垄,一垄一垄,以遮天”的程度,不得不远道而来,投奔亲朋。

幸好,欧阳修的生母郑氏也是书香世家,她是个有教养的人,从小就对欧阳修进行了一次文化上的启蒙。

然而,欧阳修幼时连纸和笔都没钱,郑氏就从河畔折了芦苇,在沙滩上作画,以此来教导欧阳修,由此留下“欧母画荻”这一有名的传说,被载入《宋史》,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退鲊”,都被称为“四大贤母”。

郑氏除读书识字外,也时常向欧阳修述说其父为官期间的勤勉和廉洁,并嘱托并希望欧阳修也能如其父一般,有所建树,报效国家。

也是因为他娘的潜移默化,欧阳修从小就勤学苦练,没有书的时候,他还会去街坊邻居那里借来的书籍,学习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欧阳修在二十四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了官场。不过,欧阳修虽然入朝为官,甚至身居要职,但他依旧是个勤勉的人,为官清廉,不但在官府中住了一段时间,甚至还租了一处宅院,好不容易有了一处宅院,欧阳修也是四十二岁。

“四壁豁四达,幸而不积粮。”

2.欧阳修的个性特点

欧阳修为官期间,客观公正,敢于为人处世,哪怕是被人攻击,他也不会有任何怨恨。这也是因为她的母亲。

当他因拥护范仲淹改革改革而被发配到边远山区当官时,他的母亲微笑着说:“我们一家原本就穷,我在这里也就习惯了,你没事,我自然也没事。”这种宽慰,无疑是最能支持欧阳修的固执。

欧阳修继承了上一代的优良传统,在《与十二侄》中,他叮嘱过侄儿:“出门在外,不可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购买任何物品,以免被人变相贿赂,从而保持廉洁。”

欧阳修在北宋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人物。更难得的是,欧阳修在母亲的教导下,为官处世,爱惜人才,积极举荐,被誉为“千古伯乐”。

唐宋八大大家,除他本人和唐朝两位之外,其他五位都是他的弟子。欧阳修“世德”与“家风”,可谓是后人楷模。

1.苏轼的家教

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比,苏轼的家境算是比较好的了。但其父苏洵幼时游手好闲,「二十五岁起立志读书」,而苏轼的家教也是从母程氏而来。

苏轼十多岁那年,苏洵科举不成,开始四处游历,教导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苏轼的母亲身上,苏轼的性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苏轼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自己的母亲的故事,说自己的母亲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坑,然后在坑里找到了一个陶罐,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别人在这里埋下的宝贝。

苏轼的妈妈压根就没打算拆开看看,直接领着所有人走了,还警告所有人,千万别贪这种“外财”。苏轼也是如此,一株大树下的泥土被掘开,苏轼喜欢炼丹,以为是有人将这颗丹药藏在了树下,便要将它挖了出来。

苏妈妈劝道:“我觉得,如果她还在世的时候,不会这么做的。”苏轼觉得自己很丢脸,所以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苏母的“不贪”思想,甚至影响到了她的儿媳妇。

苏轼还在书中写道,他的母亲不许童仆打鸟,他的“仁慈仁爱”,这对后世为官的苏轼,在他的清廉、仁慈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家风”的种子。

2.苏轼的个性特点

苏轼的个性“不合时宜”,他的政治思想,从来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敢于大公无私,直言相告。

王安石变法时,他被新旧两党所不容,他首先反对王安石提倡新法,后又批评保守派司马光,却没有从朝堂上的权利入手,导致他被连番贬斥,险些丧命于“乌台诗案”。

但是,不论他的处境怎样,苏轼都有两方面的长处。一位仁心,爱民如子,力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又在杭州任上为后人筑起苏堤。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和审慎的心态,因而更有许多流传万世的佳作,显示出其独有的个性魅力。

这也与苏轼的家教密不可分。苏轼幼年时,研习《后汉书》《范滂传》,看到范滂被朝廷追捕,说他是个叛逆太监的人,他问他娘,你是不是也想让我变成范滂那样的人?

程氏的母亲说:“你能当范闲,我为什么不能当你的妈?”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教育,苏轼才有了今天的精神支柱。

一个人的“三观”,取决于他的性格,都会受到影响。从这三个北宋士人的家训故事中,可以看到他们及其祖先在教育后代、树立家族传承方面的智慧与准则。其实,像王安石,寇准,包拯,司马光这些北宋名士,其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族的教育。

发刚谈历史寄言

“家教是最好的教育”,无论古代的名人,还是普通人,童年的时候,都像是一颗幼苗,给予了多少阳光,浇灌了多少,就会影响到这颗大树的成长。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先贤的家训是一种伦理规范与传承,是一种精神遗产,应该加以继承。

0 阅读:3

发刚谈历史

简介:精彩内容分享,畅读古今中外